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重庆直辖十周年到来之际,由重庆新博雅礼品发展公司组织10多名工艺品专家,精心创作的《重庆必赢》、《新重庆赋文具》和《纯银邮票珍藏册》三个纪念品于6月3日面市,并在新世纪、重庆百货大楼和洪崖洞景区“巴人艺坊”上柜销售。据悉,这是由我市民间开发设计的庆直辖10年的第一套具有收藏价值的纪念品。 《重庆必赢》礼盒外观非常精美,里面有1支重庆玉笔,2枚镀银直辖纪念章(如图)。玉...
三峡库区著名古桥——陆安桥复建工程日前在重庆万州青龙瀑布景区开工,复建完工后的陆安桥将成为三峡黄金旅游线中新的亮点。 陆安桥原址位于三峡库区淹没线以下的万州苎溪河陆家街,始建于1871年,在川江重镇的万州城曾发挥过极其重要的连接作用。陆安古桥在中国桥梁史及川江交通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其建造工艺和造型也堪称一绝。 文物工作者反复考证,最终决定把陆安桥整体原样搬迁到具有“亚洲...
日前,受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的邀请,意大利文物保护专家法森纳及中国文物研究所专家一行五人,对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宝顶山千手观音造像进行了现场勘察,对该龛造像及大足石刻的保护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保护思路和建设性意见。该次考察将有助于积极推动中国和意大利政府间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保护文物保护合作项目的开展。(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
“五一”黄金周结束之后,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针对大足石刻游客增加,宝顶山石刻景区出现的新问题进行认真研究,提出三点新的措施:一是拓宽景区面积,实行社区分离,解决单纯以大佛湾作为核心参观点的局限,以此疏散缓冲游客,同时还可更全面展示景区的形象;二是扩建核心景区部分参观路段,如大佛湾内正觉像至华严三圣一带的参观走廊,急需扩建,并设置部分护栏;三是目前个别旅行社导游文物保护意识...
重庆綦江县三角镇老瀛山一山腰处,75平方米的绝壁上有100多个大大小小的恐龙足印。在对老瀛山地区大量“足印”实地考察后,重庆市自然博物馆原馆长、地层古生物学研究员周世武近日正式向綦江县国土房管局传去了书面鉴定:这是首次在西南地区白垩纪地层中发现的恐龙遗迹化石,形成时间大约有1亿年,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在世界古生物界也赫赫有名的万州新田盐井沟再次有了新发现——一具保存较为完整的东方剑齿象化石几日前出土于此,这也是三峡库区首次发现这样保存较为完整的东方剑齿象化石。在接连两天冒雨抢救性发掘后,5月11日晚,这具对研究三峡地区几万年来古动物、古地理、古气候有着重要科考价值的东方剑齿象化石已经运抵万州区博物馆,准备修复装架。 发掘发现,这具东方剑齿象化石仅象牙化石一颗门齿就有1.78米长,骨骼长约3米...
新华网重庆 5月20日电(记者 张琴)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日前完成了酉酬水电站库区文物调查考古工作,首次在重庆境内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制造场。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考古队长白九江介绍,酉酬水电站库区发现了笔山坝、牛角田、跃溪坝3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填补了酉水流域重庆段新石器时代的空白,对建立重庆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发展序列、谱系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此次考古还首次在重庆境内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制造场,不仅分...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以及湖南和湖北的文物考古专家近日完成了小南海水电站库区一期考古调查,发现文物点180余处。 据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有关人员介绍,本次调查取得重大收获,发现了遗址、墓葬、民居、会馆、寺庙、桥梁、摩崖题刻、造像等文物点180余处。 考古专家指出,此次考古的意义主要在于:一是基本认识了渝西地区长江河段古代地下文物的分布规律,为以后的文物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首次在重庆江津地区发现了...
继去年新发现三宝寺、圣公庙石刻后,重庆大足石刻近日又发现了十王殿石刻造像,显示出印度佛教传入后与中国文化结合的特点。 记者从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获悉,十王殿石刻造像是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干旱时期新发现文物调查小组”在上游水库发现的,时代为南宋时期。该十王殿造像位于中敖镇上游水库长源村库区,共5龛。其中第1号地藏与十王龛是摩崖造像龛,雕刻技艺娴熟,十分精美。第2号龛...
新华网重庆5月3日电(记者张琴)继去年新发现三宝寺、圣公庙石刻后,重庆大足石刻近日又发现了十王殿石刻造像,显示出印度佛教传入后与中国文化结合的特点。 记者从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获悉,十王殿石刻造像是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干旱时期新发现文物调查小组”在上游水库发现的,时代为南宋时期。该十王殿造像位于中敖镇上游水库长源村库区,共5龛。其中第1号地藏与十王龛是摩崖造像龛,雕...
近日,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干旱时期新发现文物调查小组”在上游水库发现南宋时期的十王殿石刻造像。这是继去年新发现三宝寺、圣公庙石刻之后,又一重要的发现。 该十王殿造像位于中敖镇上游水库长源村库区,共5龛。其中第1号地藏与十王龛,系摩崖造像龛,其雕刻技艺娴熟。第2号龛,有残像2身。第3、4、5号龛为空龛。十王造像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倍受研究者关注...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消息:三峡库区四期文物保护工程将于2007年基本结束田野工作。 三峡库区三期文物保护工程于2006年初全面完成,涉及地下文物保护项目120个,发掘面积306395平方米,勘探面积1386400平方米。 四期工程涉及地下文物保护项目173个,发掘面积399860平方米,勘探面积1951300平方米。截至目前,四期工程已开展发掘项目89个,完成发掘面积191007平方米,完成勘...
日前,从正在重庆市涪陵区从事考古发掘工作的山东大学考古队传来好消息,考古队从两座保存完好的战国和西汉时期的墓葬中发掘出土40余件青铜器和20余件玉器,为古代巴国和西汉巴渝地区的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一批珍贵实物资料。这是山大东方考古研究中心继重庆万州余家坝重要发现之后在三峡考古中的又一重要收获。 此次已经发掘的这两座墓葬规格都相当高。属于战国时代的4号墓,共出土了包括鼎、釜、盒、钫、壶、盆、盘、匜、...
重庆市要举办首届“文化艺术节”了,预定6月17日开幕。 此届盛会期间,包括中国书画、陶瓷玉器、古籍善本在内的200余件文物艺术品将亮相,并在万豪酒店内鸣槌拍卖。 6月下旬在万豪酒店拍卖 昨日,文化艺术节组委会人士称,第十届中国古玩艺术品博览会也将在首届文化艺 术节期间举办。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古董精品将齐聚山城。 据了解,这场由重庆华夏文物拍卖有限公司承...
重庆市要举办首届“文化艺术节”了,预定6月17日开幕。 此届盛会期间,包括中国书画、陶瓷玉器、古籍善本在内的200余件文物艺术品将亮相,并在万豪酒店内鸣槌拍卖。 文化艺术节组委会人士称,第十届中国古玩艺术品博览会也将在首届文化艺术节期间举办。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古董精品将齐聚山城。 据了解,这场由重庆华夏文物拍卖有限公司承办的“重庆华夏文物2007年春季...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