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完成了重庆合川区东城半岛考古调查工作,共发现文物点41处,丰富了嘉陵江流域的考古史实。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介绍,发现的41处文物点包括地下文物27处、地面文物14处。其中,地下文物包括商周至宋元时期遗址9处、汉代至明清时期墓葬18处,地面文物包括古街区、古建筑、石刻造像、碑刻、古桥和古井等。 考古专家指出,此次考古调查收获颇丰,发现的文物点不但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包含了从商周...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在永川区发现17座明代家族墓葬。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介绍说,明代家族墓群位于重庆市永川区双石镇五龙桥村十五组,是在该段公路改造工程施工时发现的。该墓群有明代石室墓17座,其中10座墓由于被降雨塌方所损毁而无法清理,实际发掘清理墓葬7座,发掘面积100平方米,抢救文物16件。 考古专家指出,根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品判断,该墓群为一处明代家族墓地,该墓群的发掘清理,为重现当地明代社会...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在重庆双桥区工业园区工地发现了一处具有罕见红彩风格浮雕的元代墓葬。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有关人员介绍,该墓葬是在重庆双桥区工业园区的施工中发现的,墓葬顶部有一处方形洞孔。经过初步考古发现,墓葬为石室墓,长约3米,宽约2.5米,内壁两侧均设有长方形壁龛,后壁壁龛略呈宝瓶状,并绘有火焰状彩绘图案。墓顶门楣雕刻缠枝牡丹,花上绘红彩。 考古专家指出,墓室浮雕绘有红彩在重庆地区已发现的元...
现场发掘出的三件青铜器:斤(左)、钺(中)、带钩(右) 小田溪战国墓群位于涪陵区白涛镇乌江西岸一个小山坡上,面积8万平方米。从1972年起,重庆市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所等单位先后在此进行了4次发掘清理和一次中日联合物探工作,共发掘清理墓葬9座,出土大批战国时期珍贵文物。 2002年9月至12月,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对小田溪墓群进行大规模发掘,发掘面积5000平方米,发现并发掘战国墓葬10座,汉代...
墓葬的破损情况令考古工作者非常遗憾。昨日,林必忠告诉记者:“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去清理盗墓贼挖掘后的残羹冷炙,做点打扫的工作。”他介绍,重庆99%的墓葬都被盗过,并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古玩市场的管制。 上千座汉墓被盗 。 “我从事考古工作20多年,发掘汉墓上百座,只有一座是完整的!”林必忠告诉记者,我市99%的墓葬都被盗过,盗窃情况最为厉害的集中在三...
“巴蔓子墓”文物保护牌 在渝中区七星岗28层的渝海大厦下面,隐藏着巴蔓子的古墓。古墓的石拱里边没有灯,没有干净宽敞的平台,也没有肃穆安静的氛围。 这一切明年有望得到改变。渝中区文广局有关负责人昨天表示:他们将马上对巴蔓子古墓进行修复。 28层高楼下藏古墓 七星岗一带的老居民把巴蔓子古墓称为将军坟。对每一个打听将军坟具体位置的人,他们都会热情相告:顺着通远门往下走,...
重庆巫山古人类化石出土现场 这不过是两个普通的齿骨,一段左侧下牙床,一个内侧门齿,由于年代久远,泛出淡淡的琥珀色泽。在1985年10月13日被发现前,它们深埋在8米之下的钙质黏土中,地点是重庆市巫山县宇镇龙坪村的一个小山坡。 两块看似不起眼的齿骨,近日成为科学界和舆论关注的焦点。半个月前,不少媒体以“重庆发现我国最早古人类化石”为题进行了报道:发掘者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
位于沙坪坝区的大学城,已发现两处至少是唐宋时期的古遗址。那么,占地33平方公里的大学城地下,究竟还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宝藏呢?昨日,市考古所负责人透露,预计下月进入大学城地下文物“探宝”阶段。 2003年,因为虎溪镇一带要修大学城,村民田某在搬迁祖坟时,从地下挖到一个将军罐。昨日,市文物考古所所长助理林必忠说,这个将军罐是云南玉溪窑产品,系元代早期的青花瓷,具有很高的文物价...
一块块鹅卵石,密密麻麻地铺满10余平方米墓室的地面,墓主人的棺材放在上面。昨天,市文物考古所所长助理林必忠告诉记者,近日,他们在江北区鱼嘴镇发现了一个东汉时期的墓葬群,其中一座用鹅卵石铺成地板的墓室非常独特。 在位于长江边的发掘现场,3个东汉时期的墓葬首先暴露出来。 在这3个汉墓中,一个用鹅卵石铺成地板的墓室,让现场的考古队员们感到诧异。林必忠说,在汉代,“事死如事生”...
为开办音乐学校筹款 市场估价高达800万 即将于12月1日、2日在成都举办的首届成都金沙2007首届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将于明天开始在重庆市三峡博物馆二楼西展厅进行三天参拍品预展,金沙秋拍会的部分精品将提前亮相,与重庆观众见面。昨日,记者了解到,本次预展中,人们将看到一把市场估价高达800万人民币的天价小提琴,这把小提琴目前的拥有者是重庆音乐家杨光熙,而真正的收藏者是他父亲、上世纪40年代重...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日前在对重庆市合川区草树土汉代遗址考古勘探过程中,发现汉、唐房址以及汉至六朝时期的灰坑等遗迹。 据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朱寒冰介绍,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考古工作队于6月下旬至9月对草树土遗址实施了考古勘探、发掘,勘探面积4000余平方米,发掘面积725平方米。考古人员发现并清理汉代房址两座、唐代房址1座、汉至六朝时期灰坑1座、唐代灰沟1条、明清时期灰沟3条。房址、灰坑中出土的遗物有金银器、...
重庆巫山古人类化石出土现场 “巫山人”左侧下颌骨,距今204万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供图 我国科学家在重庆市巫山县龙骨坡发现的一颗牙齿化石经过年代测定,距今204万年,这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由此将我国人类起源的时间往前推进了100万年!昨天,在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主办的“巫山龙骨坡远祖之谜”研...
“它的发现让我们兴奋不已!”昨日,谈起刚刚在炉堆子窑址发现的一座罕见窑址,重庆市考古所考古队员朱寒冰显得格外高兴。经过考古专家的仔细研究和分析,这座窑址很有可能成为近年来现身山城的首座稀有龙窑。 炉堆子窑址位于合川市盐井镇,是我市目前发掘规模最大的一个窑址,今年8月份曾在此出土了大量宋元时期的陶器和陶片。此次发现的窑址长约10米,宽约1.2米,修建年代为宋元时期,它的发现...
刘伯承元帅20年代位于重庆大坪六店子的一处旧居(六店村新铺社60号)最近被发现,经重庆市文化广电局(文物局)组织有关专家多次踏勘,确认该处旧居属于重要的不可移动文物。 据了解,1924年至1927年,刘伯承元帅在大坪六店子居住并开展革命活动。1926年11月,刘伯承在此召开中共重庆地委军事委员会会议,确定了泸顺起义的方针、策略和作战计划。建国初,刘伯承与邓小平、贺龙等来到六店子旧居,回顾当年革命...
位于重庆奉节县境内的著名历史文化遗址白帝城将得到更为严格的保护。重庆市政府常务会近日审议通过了《奉节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按照《规划》,奉节县将全力打造以生态、文化旅游为主的山水园林城市。《规划》特别强调保护文物古迹,其中重点保护白帝城,以及包括遗址、古迹、馆藏文物在内的历史文化遗存。重点保护区内严禁新建任何项目,不得改变和破坏历史形成的格局和风貌,不得任意改变外貌和环境。此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