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张大千 水殿荷香 设色纸本 镜框 一九七四年作北京永乐2013年春季拍卖将与5月12日在北京银泰中心柏悦酒店举槌,预展为5月10日-11日,将为大家呈现中国书画、中国瓷器及艺术品、中国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三大版块项目。 自古以来,荷花以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高雅气质备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成为他们经常描绘的对象,画荷...
5月7日上午,由齐齐哈尔市总工会举办的全市第七届全市职工书画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在齐齐哈尔市博物馆隆重开幕展出。市相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作品展迎和齐齐哈尔市首届职工文化艺术活动周,展示我市职工文化建设成果,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激发职工创造活力,激励广大职工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三化”美丽城市的实践。全市第七届职工书画摄影大赛活动共收到500余件书画摄影品,体裁多样,立...
4月28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办,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承办的“文化书法:北京大学王岳川教授书法作品展”暨“书法寻宗: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师生书法作品展”,在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开幕。 开幕式由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改民主持,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
4月28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办,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承办的“文化书法:北京大学王岳川教授书法作品展”暨“书法寻宗: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师生书法作品展”,在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开幕。 开幕式由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改民主持,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王岳川和陕西书画界领导等200多人出席开幕...
龙门石窟海外回归国宝面见公众 4月27日,经过几年努力从海外征集回归的七件“国宝级”洛阳龙门石窟流失佛雕,在洛阳龙门博物馆首次与公众见面,并将长期展出。 这七件佛雕文物系20世纪上半叶,不法奸商自龙门石窟盗凿出境,是北魏晚期至盛唐中国造型艺术极盛期的优秀作品。这七件征集回归的佛雕分别为龙门石窟北魏时期佛头像一件,唐代佛头像两件,唐代观音、天王头像及飞天造像各一件,北魏风...
将在北京艺术博物馆展出三个月 26日,出土自妇好墓、张家坡墓地、前掌大墓地的240件(套)玉器,开始在北京艺术博物馆对公众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展出。这些玉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珍藏,是出土以来在北京的首次集中亮相。 据介绍,妇好墓出土玉器是商代玉器的精华,体现了商王室用玉的特点。这批玉器种类齐全,以功能而论,有璧、琮之类的礼器,戈、戚之类的仪仗器,各种动物题材的装饰品,圆雕的艺术品,以及其他...
中华玉文化先后经历几个承前启后、不可替代的重要发展阶段。现代中国,人们仍然贵金重玉:金器宣示富贵;玉器昭示人的品德,代表人的精神,寓意人的信念,表达人的愿望。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王朝,恢复唐制,在冠服上用玉来体现等级贵贱,规定玉是统治阶级的专用之物,因而明代也成为我国琢玉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 明代在江西分封了宁王、益王、淮王三蕃,经考古发掘的数十座与这三个藩王系统有关的墓葬,出土...
“母亲”主题户外艺术。美国芝加哥现代艺术博物馆近期在门前展出英国艺术家马丁·克里德的大型装置艺术品《第1357号作品:母亲》。作品由“母亲(MOTHERS)”的7个英文字母组成,主体为白色霓虹灯,高6米,宽14米,可以360度旋转。展览将持续至6月9日。 马丁·克里德生于1968年,成长在英国的格拉斯哥,2001年获得英国当代视...
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黑龙江省的农业发展一直紧跟时代的步伐,农具的使用有着漫长且久远的发展史。4月25日,黑龙江省博物馆展出馆藏精品文物,一尊来自唐代的“渤海铁犁铧”,将灿烂悠久的黑土农耕文化展现在观众面前。 据黑龙江省博物馆历史部研究人员介绍,人类使用犁的历史可以追溯至4000到5000年前,铁犁则由古时一种叫做耒耜的农具演变而来。本次展出的唐代渤海国时期的铁犁铧...
火烧圆明园的过火木首次亮相 昨日起,数百件圆明园的珍贵文物在中华世纪坛免费向公众展出,展期持续到5月25日。1860年火烧圆明园遗留的过火木首次亮相。 记者看到,很多圆明园出土的瓷器、玉器、铜器等文物都经过前期的修补,如康熙年间制造的青花二龙戏珠碗,残破的局部用石膏填补,更显出一种沧桑感。展品中还包括西洋楼的石构件、部分木建筑的雕花嵌饰,这些雕工精美的构件使人联想到当年圆明园的精致与奢华。在展...
北京故宫院长单霁翔(左)和台北故宫院长冯明珠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4月23日报道 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19日在台北故宫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将出借包括乾隆皇子时期的书法习作、乾隆御笔经文、清人画弘历图轴、乾隆时期紫檀木楼钟、乾隆款瓷器等42套藏品,用于台北故宫今年10月举办的 “十全乾隆——— 清高宗的艺术品味”大展,这将是北京故宫文...
毛泽东主席的毛利斗篷借展新西兰国家博物馆 新西兰国家博物馆23日举行仪式,迎接由新西兰毛利国王赠送给毛泽东主席的毛利羽毛斗篷,到该博物馆展示。 为进一步加强中新两国的友好往来和文化合作,中国国家博物馆日前将珍贵馆藏展品、新西兰毛利国王考洛克1957年赠送给毛泽东主席的毛利羽毛斗篷,出借给新西兰国家博物馆用于展示和研究。 新西兰国家博物馆馆长霍利翰感谢中国国家博物馆多年来对该藏品的悉心呵护,感...
近日,由无锡博物院和保利艺术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皇家气象——元明清宫廷遗珍展》,在无锡博物院展出。60余件展品以瓷器为大宗,另有玉器、书画等珍贵历史文物,多为皇家宫廷珍品。展览将持续到6月20日。 红、黄、绿、茶色……各种釉色的陶瓷,包含着古代工匠与文人在文学、美学和哲学上的诸多愿望,让观者兴致盎然。一个国家的荣誉让一个器物(CHINA)来承载,可见...
4月19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左)赠送郎世宁的复制画给“台北故宫”院长冯明珠。 陈晓星摄 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19日在“台北故宫”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将出借包括乾隆皇子时期的书法习作、乾隆御笔经文、清人画弘历图轴、乾隆时期紫檀木楼钟、乾隆款瓷器等42套藏品,用于“台北故宫”今年10月举办的“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艺术品味”大展,这将是北京故宫文物第四度赴台,“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 ...
记者从荔湾区召开的“十三行博物馆文物征集及布展大纲编撰工作”研讨会获悉,十三行博物馆设想选址在广州文化公园内的展览大楼,建筑面积为1.2万多平方米。力争经过合理改造,在今年内建成。 十三行作为广州市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六张新名片之一,目前,荔湾已建成海山仙馆十三行史料陈列馆。据介绍,十三行博物馆建成后,将与周边的“中国海关博物馆”、“广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