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在永城市龙岗镇,人们在修桥时,在桥下土中发现一块明代石碑。该碑长220厘米、宽83厘米、厚27厘米。该石碑碑面朝下长期埋在土中,碑文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可辨。 从碑文内容看,该碑为《重修东岳庙碑记》,刻于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碑文为楷书,字体工整秀丽,文辞优美,遣词造句很有气势。如今,碑文中出现的“浍河”“龙岗”之名仍在沿用,“清河”“裴村”之名位置有待考证。永城市博物馆原馆长李...
近日,记者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省考古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英德市博物馆等单位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在位于英德的青塘遗址黄门岩1号洞,发现了广东乃至岭南最早的古代墓葬,并从中发掘出保存较为完整的人体骨架。这是广东保存最完整的1万多年以前的古人类化石,为广东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考古取得重大突破。 华南地区的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一直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经测定,此次发现的人骨年代距...
记者独家获悉,近日,广东省考古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广东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重要遗址——英德青塘遗址进行主动性课题发掘。目前,发掘面积约30平方米,取得两个阶段性重要收获:其一,发现广东乃至岭南最早的古代墓葬;其二,发现广东保存最为完整的距今1万多年以前的古人类化石。 在青塘遗址黄门岩1号洞地点发现的墓葬地层关系清晰,葬式为较明确的“蹲踞葬”。人骨共存碳样经加速器质谱(AMS)测...
近日英国著名杂志《Nature》报道称,考古学家在一处著名的地中海沉船遗址拯救珍贵古物时,意外发现了 2,000 年前的人类遗骸。这份科学杂志上写道,如果能够从 8 月 31 日在希腊海岛安迪基西拉岛 (Antikythera) 海岸发现的遗骸中提取到 DNA,则有望找到遗骨身份的线索。此外,这些保存十分完好的遗骸(包括一块局部头骨、两个臂骨、几根肋骨及两块股骨)也能够解开可能在风暴中沉没的公元前...
继今年8月“喷雪飞涛”古石刻重见天日后,新会区博物馆近日根据有关历史记载的线索,在石刻附近又找到了失踪已久的“龙王坛”!所谓“龙王坛”,是指明清两代新会县当局举行求雨祭礼的地方,即俗称的求雨坛,古称雩台。此前,“龙王坛”的消失曾让不少考古迷为之心痛,而此次“龙王坛”的重见天日可谓让考古迷精神为之一振。 考古人士介绍,此次龙王坛的发现,在考古价值上甚至比“喷雪飞涛”石刻的发现更胜一筹。 ...
《汉语大词典》和《汉语大字典》是目前为止中国有关姓氏收录最为全面的辞书。然而,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的张显成研究发现,在20年前出土的长沙走马楼吴简中,存在15个姓氏并未被这两部大型语文辞书收录。 张显成日前在长沙举行的“纪念走马楼三国吴简发现二十周年长沙简帛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交的这个学术成果称,经过全面整理发现,这15个姓氏是:丞、睾、宙、棋、業、敉、掶、忩、粻、蓴、蔦、給、繼...
“禁革一切人夫、猪羊、什物、生兽并陆路塘坊、公馆以及竹木、柴炭、豆麻、灰草等件,毫不累民……”9月20日,记者在九嶷山下的宁远县湾井镇路亭村见到了一块清代“减负”石碑,碑名“奉宪禁革”,立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 路亭村是从宁远县城去九嶷山舜帝陵必经之处,距县城25公里。历史上,经停路亭村前往九嶷山的祭舜官员众多,既为村民带来荣耀,也给村里造成沉重负担。清乾隆年间,路亭乡绅向县里反映...
准格尔旗文物管理所日前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魏家峁乡寨子峁村境内新发现一座城址,并暂将其定名为寨子峁城址。该城址是准格尔旗文物管理所今年首次发现,在以往的考古调查中未曾见。初步判断城址年代应为宋、西夏时期,年代下限不超过元代。 据悉,该城址修筑于一座独立的山体顶部,四面临沟,与周围山体距离较远,其所在的山体为此处地势最高点,可将整个周边地区尽收眼底。城址平面呈圆形,利用原有山体结构黄土夯筑...
鄂尔多斯文物考古研究院昨日发布消息称,日前在准格尔旗魏家峁乡寨子峁村境内新发现一座城址,并暂将其定名为寨子峁城址。初步判断城址年代应为宋、西夏时期,年代下限不超过元代。目前,我区已发现3座宋代城址。 据介绍,该城址修筑于一座独立的山体顶部,城址平面呈圆形,利用原有山体结构黄土夯筑墙体,使夯墙与山梁共同形成城墙。考古专家认为,根据对寨子峁城址结构及遗物标本判断,城址遗物在整体面貌上与准格尔...
近日,我市某施工队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处古墓葬。市博物馆考古人员目前正在现场抢救性清理。 从现场判断,其中一座为保存较为完整的同穴异室夫妻合葬墓,墓顶距现地表一米左右。从填土中出土的数枚铜钱来判断,墓葬年代为北宋时期。依据墓葬形制、规模判断,该墓葬为一座平民墓,从已经清理的过程中发现,该墓葬已遭到破坏。
昨天,记者从位于桃园路南侧的南港码头现场了解到,这里发现一段古代城墙遗迹。根据地层堆积、夯筑状况、出土遗物以及史料记载情况判断,已被常州市文物专家认定为兴建于五代杨吴时期的常州罗城城墙。 据了解,这里的古城墙,要比西瀛门城墙早建400年。 罗城城墙遗址是在南港码头工业遗存改造建设过程中发现的,遗址发掘面积160平方米,为一条夯土城墙遗迹,残宽6米,高1米,走向和大运河基本平行。 ...
郑万高铁、蒙华铁路南阳段文物调查近日结束,方城县将军庙墓葬群、社旗县东岗里遗址、宛城区洪营遗址、新野县西李庄遗址、西峡县安沟遗址、内乡县王营遗址、淅川县马庄墓群等21处文物遗迹被发现。 昨日记者从市文研所了解到,文物部门正在对这些文物点进行钻探,之后将根据钻探结果进行考古发掘,“两铁”考古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21处文物遗迹,呈现南阳历史厚度 为配合郑州至万州高速铁路...
9月10日,央视播出的一个画面,让正在漯河家中吃午饭的马宝光灵光一闪,他很快奔赴画面拍摄地安徽淮南市,发现近200件旧石器时代的石质文物。 漯河市回族考古学者马宝光,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生产工具史学家荆三林教授的入室弟子,他几十年如一日进行考古调查和研究,多次荣获省市社会科学奖和考古学会优秀论著奖。 几年前,他带领学生对河南岩画——凹穴天书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先后在16县市发现岩...
中秋节期间,蓝山县文体广新局组织省市县联合考古工作队,在塔峰镇赤蓝桥一村民宅基地成功发掘东汉砖饰墓一座,收获文物20余件。 9月14日下午,文化文物部门接到报告,赤蓝桥某村民宅基地上发现古墓一座。闻讯后该局主要领导带领相关人员及时赶到现场,采取保护措施,并决定假期加班加点考古发掘古墓,确保文物安全和村民基建两不误。
马宝光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石质文物。 9月14日,记者从市文广新局了解到,我市考古学者马宝光在安徽淮南发现旧石器时代的石质文物。 据了解,马宝光的发现来自于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9月10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报道了一起发生在安徽省淮南市焦岗湖风景区的刑事案件。今年春节后,在焦岗湖进行清淤时,工人们发现了一个用渔网包裹着的白骨化男尸。与男尸一起包裹的还有几块石头。最终,经过淮南警方的努...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