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祭蓝釉又被称作霁青、蓝釉等。祭蓝是一种高温釉,即在石灰碱釉中掺入适量的天然钴料做着色剂,在窑内1300摄氏度左右与坯胎一起一次性烧制成功的瓷釉。 祭蓝釉始创于元代,一直延烧到今天。1964年河北保定出土了元代祭蓝瓷器,以后又发现了不少元代祭蓝釉瓷器,如扬州博物馆收藏的传世祭蓝釉白龙纹梅瓶,景德镇出土了大量元代祭蓝釉瓷片。明代永宣时期官窑生产了不少祭蓝釉瓷器,其釉水质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被后人...
元 青花釉里红鸳鸯砚滴 青花釉里红是瓷器釉下彩品种之一,青花是一种高温釉下彩装饰,以金属钴为着色剂,罩透明釉高温烧成便呈美丽的蓝色。而釉里红也是一种高温釉下彩装饰,以金属铜为呈色剂,装饰和烧成工艺和青花一样。这种将青花、釉里红两色同施于一器的装饰方法便称为青花釉里红。 由于青花着色剂是钴,釉里红着色剂是铜,二者性质不同,烧成温度以及对窑室气氛的要求也有差异,因此两者施于一器,而且红...
赤橙黄绿青蓝紫,明清两代景德镇的窑工烧制了许许多多颜色釉瓷,黄釉在明清时代有着特殊的意义。黄釉瓷器有全黄的 (器内器外皆为黄色),有半黄的 (器外黄色,器内白色)还有黄底上加五彩、加珐琅彩、加粉彩的等等。黄釉在拍卖市场有着不俗的表现,其价位高的已达数百万元。只要是官窑,只要是精品,这个价位上应该还有潜力。 明清帝皇钟爱黄釉 黄釉的滥觞期在唐代,其时黄釉瓷器发色不稳定,也较为粗糙,故...
釉里红,瓷器釉下彩装饰手法之一,主要使用釉里红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即釉里红瓷,也常简称为釉里红。历来被人们称为瓷中瑰宝,它以特有的那一抹艳红征服了所有的人。“釉里红”创烧于宋,发展于元,它以铜的氧化物为着色剂高温还原后呈现红色。釉里红与其他瓷器比起来,釉里红的烧制难度极高,古代瓷工在制作釉里红瓷器时,要先在瓷坯上描绘图案,然后施上一层透明釉色后,再进窑在1300°C左右的高温中一次烧成。由于釉里红...
长治市博物馆收藏了一件明代嘉靖白釉红绿彩三国人物故事罐,高28.5、口径17.5、底径21厘米,重6954克。直口,圆唇,短颈,丰肩,鼓腹下收,平底,无盖。颈部绿彩勾出云纹如意头,红彩米格纹为地,中部绘一朵莲花,如意纹间饰缨珞纹。肩部红绿彩绘缠枝牡丹纹一周。腹部红绿彩绘三国人物刘、关、张三顾茅庐故事。近足部彩绘双龙戏珠纹。器内施白釉,胎质白细厚重,器形宏大。 红绿彩属于釉上彩。最早出现于宋...
宣德一朝在位时间仅为十年,但却是中国陶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段时期,瓷器的品种、数量和质量,都是相当可观的,后人对于宣德朝的青花、釉里红、红釉、甜白釉和仿官、仿哥瓷器,都是推崇备至。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展开,宣德釉上彩瓷更加引人瞩目。 此件高足杯是宣德时期著名的釉里红品种,其敞口、弧腹,下接高足。平砂底,杯身外以釉里红装饰,釉里红色泽明亮艳丽,所绘三尾鳜鱼,头圆而尾大,皆采取了涂抹的绘画...
明弘治·黄釉描金双耳罐 此罐罐内施白釉,外施黄釉。罐身上下共有描金弦纹7道,双耳上各有青花线2条,下腹部相对的两面以金彩绘二牛。底素胎无釉。明代黄釉瓷器以盘、碗居多,黄釉描金罐唯弘治朝有。此类黄釉描金罐除置曲带式耳者外,尚有置兽耳者,也有不置耳的,均属宫廷祭祀用器。其传世品多属清宫旧藏。
古玩淘宝一直是收藏者必须修炼的功课。当您正在为眼力不够而茫然无助时,当您正在为家里古玩之真伪而焦头烂额时,当您正在为想淘宝而无从下手时……本报“淘宝”栏目将引导您漫游于博大精深的艺术之海,助您早日成为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的行家里手。 中国传统的低温黄釉,从汉代开始历代就都有烧制,但明代以前的低温黄釉的色调不是真正的黄色,多数为黄褐色或深黄色。黄釉瓷到清代达到顶峰。清代黄釉瓷在沿袭明代黄釉瓷的基...
郎窑红釉凤尾尊,清康熙,高45.5cm,口径12.7cm,足径14.4cm。 尊口微敞,短颈,肩以下渐收,胫部外撇,圈足。无款。内壁施白釉,外壁通施郎窑红釉,底足内施白釉,微泛黄并开有细小纹片,俗称“米汤底”。 凤尾尊又称观音尊,是清康熙时期流行的瓷器式样。郎窑红釉是一种高温铜红釉,因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理御窑厂窑务时创烧而得名。以地方官督理窑务是清初御窑厂的管理制度和特征之一,是对明...
绿釉陶器属低温铅釉陶,它是汉代出现并广泛流传的一种施釉陶器,是汉代制陶工艺的一项杰出代表。早期汉代壶为釉陶壶,通常素面无纹或于肩部饰以水波纹、席纹等,及至中、晚期铅绿釉出现后多于肩部饰浮雕,纹饰通常有人物纹,瑞兽纹,狩猎纹、车马纹等,十分精美、传神。汉代绿釉为铅釉,故时间久了釉面会生成一层金属泌出,呈银白色,非常美丽。 这件陶壶通高56.9厘米,直径25.8厘米,长颈,口微侈,削肩,凸腹敛...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产生于东汉时期,这一时期在前代陶器和原始瓷器制作工艺发展,东汉时期,北方人民南迁以及厚葬之风的盛行的基础上,以中国东部浙江的上虞为中心的地区以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中国瓷器的发源地。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
宋代婺州窑青黄釉卷草刻划纹盏 此盏高5.5、底径5、口径16厘米。敞口,口沿下施弦纹一道为饰,斜弧壁,小圈足。盏口沿下刻划卷草纹,内底刻划月华团花,外壁刻划扇骨,施青黄釉,盏足无釉。此盏刻划工整,釉质莹润,为宋代婺州窑所烧造“珠光青瓷”代表作。
唐代彩绘釉陶戴风帽骑马女俑 早在千年之前的中国唐朝时期,长安城的女子早已是时髦装饰方面的先驱,“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写的《时世妆》一诗就是最好的证明,而《旧唐书》里“风俗奢靡,不依格令,绮罗锦绣,随所好尚……上自宫掖,下至匹庶,递相仿效,贵贱不讳。”更描绘了唐代社会人们在服装衣饰方面的大胆开放。唐朝长安城不仅是政治、经济中心,更是文化、时尚之都,开放的社会...
釉里红鱼盘 邮电部1991年发行过一组(六枚)中国瓷器邮票(T166),其中第五枚为现代“青花釉里红”鱼盘。这种鱼盘市场上较为多见,由于存世物品甚多,市场少见仿品,但精品、妙品也少有。 笔者收藏的这件“青花釉里红鱼盘”,口径为26厘米,圈足“鱼背露胎”,内外施釉,釉洁而莹润,盘内绘青花釉里红水藻鱼纹,青红互映,栩栩如生。此盘虽为晚清至民国民窑烧制,但青红两色均发色纯正、鲜艳,较为难...
清雍正霁蓝釉弦纹盌(一对) 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清乾隆蓝釉描金粉彩开光转心瓶 明宣德蓝地白花折枝花卉纹盘洛克菲勒基金会藏 元代霁蓝釉白龙纹菱口盘原欧洲私人收藏,2014年由中国藏家购藏 不久前,与友人一起前往南京,参观了在南京博物院举办的堪称2014年岁末国内最重量级的学术展览“藏·天下——庞莱臣虚斋名画合璧展”。此展由南京博物院联手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共同推出,为新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