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8月9日,参观者在观看、拍摄各类新石器时代的玉器。 当日,由山东博物馆与浙江良渚博物院合作展出的“玉润东方——大汶口-龙山·良渚玉器文化展”在山东博物馆拉开帷幕,共有300余件大汶口-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代表性玉器参加此次展览,参展玉器包括玉牙璋、玉璇玑、玉璧、玉琮、玉圭、玉琥等多个类别。据介绍,大汶口—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均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代表性文化,前者主要分布于鲁南、皖北、苏北等地区...
日前,宁夏彭阳县白阳镇出土了一件玉琮,其出土地点为打石沟新石器时代遗址。彭阳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杨宁国介绍,这件玉琮属于青玉,高7.7厘米,宽8厘米,内圆外方,两面穿孔,是难得一见的玉器精品。 为配合青石嘴至彭阳一级公路的修建,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彭阳县文物管理所对距今已有4000年历史的打石沟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发掘出保存较为完整的袋状窖穴、半地穴和夯土墙体房址30多处,出土...
近日,勉县勉阳镇边寨村村民魏建安在拉土过程中,捡到一件类似石斧的石块。他将此“石头”无偿捐献给县博物馆,经过文物专家鉴定,石斧属于距今10000年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物,经过与博物馆现有类似的文物比照,此石斧应属国家二级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6月18日,魏建安介绍,这件石斧是他前些天在边寨村四组挖楼房地基现场获得。当时他在工地上负责拉土,挖掘机正在往他的农用...
考古人员日前在河北省尚义县的石井乡四台蒙古营发现4000年前龙山文化时期的古墓葬,挖掘出遗骸一具。 其中陪葬物品有夹砂黑陶片21片、石斧一把、石铲一把、石磨轮两个及颈项佩戴饰品。考古人员认定此处为4000年前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 据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刘文清介绍,此墓葬出土的夹砂黑陶、打磨石器、骨器等随葬物品,对研究龙山文化以及当时葬俗生活习俗有着重要意义。 ...
男,籍贯扬州,1969年7月出生。1991年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本科毕业后,进入南京博物院从事考古工作。1996年—1999年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1999—2001年在南京博物院《东南文化》编辑部工作。2002年—2003年赴日本奈良橿原考古学研究所进行专业研修和学术交流。现任职于考古研究所。 近年来主持了江苏句容土墩墓、溧阳神墩、宜兴西溪、南水北调淮安...
5月29日,记者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该所会同乐安县博物馆,组织专业文物工作人员,对昌宁高速红线范围乐安县境内的文物点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山砀松山遗址、万崇凤形山古墓葬群、万崇月形山遗址、罗陂松山遗址等古遗址群。该古遗址群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考古发掘遗址遗迹面积3500平方米。经过发掘清理,出土一批新石器晚期石器与陶器标本,商周时期石器、陶器与铜器标本,东...
博物馆内的汉代五层彩绘陶仓楼 想看古代建筑不需跋山涉水,咱郑州就有。 2014年5月20日上午,至为博物馆开馆典礼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展开幕仪式正式开启,从此,这里将向公众免费开放。当天,郑州市管城区委、郑州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处、收藏家协会、客家商会、博物馆协会、陶瓷委等,以及各大媒体均现场道贺。 至为博物馆,全称郑州至为古代艺术博物馆,是徐志伟先生创办的一家民办博物馆,位...
任式楠,男,汉族,1936年10月出生,籍贯:江苏省无锡市。 1948年9月~1954年7月,无锡荣巷公益中学学习。 1954年9月~1959年8月,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门化(1958年7月改为考古专业)学习。大学本科毕业。 1959年8月起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7年5月起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直至2010年10月退休。 专业: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
严文明,1932年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国文明的起源研究。 目录 1著作 2主要观点 3考古研究 4古城评价 1 著作 1.《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 2.《中国通史(二):远古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略论中国文明的起...
记者从河北省保定市政府获悉,两处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古遗址最近开始在保定发掘,为揭示新石器时代和战国到西汉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记者在位于保定的容城东牛遗址和定兴北台上村遗址的发掘现场了解到,容城东牛遗址占地约1700平方米,规划挖掘70个探方。“东牛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段,距今大约有5000多年的历史。”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商周研究室主任徐海峰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清理出数千片陶器碎片,大部分以红...
内蒙古文化厅28日对外发布消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专家认为,该遗址的发现对研究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庙底沟阶段的文化遗存分布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内蒙古察右中旗新发现遗址,位于该旗库伦苏木克力孟嘎查,是这里的牧民在放牧时发现一些零散的、造型奇特的石器。经初步确认该遗址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据介绍,该遗址位于察右中旗库伦苏木克力孟嘎查北约500米处...
1963年,考古工作者在大同盆地西南角朔州的峙峪村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一件用水晶制成的小石刀,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一件玉器。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北方含有细石器的诸文化遗址中,已能见到水晶、玛瑙、翡翠、碧玉雕琢而成的石镞、石叶,说明人们已经由毫无意识地使用这种石料,转向开始有目的地选择和加工。后来,随着人们对装饰品和祭祀品需求的增多,玉石开始主要用于这一方面。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
省博披露去年我省考古工作成果 闽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蓄水池 三明明溪南山史前遗址发现了福建省内迄今最早的蓄水池遗迹。同时,这也是福建地区第一次发现新石器时代的蓄水池。 昨日,福建博物院举行2013年度考古工作汇报会,会上披露了包含明溪南山史前遗址、邵光高速沿线、闽清南木墩遗址以及福州汉代冶城遗址(屏山地铁工程)等几大考古发掘项目的进展和成果。 “最早”蓄水池里设置水井 据介绍,明...
“高淳是个文化宝库,目前有库藏文物3万多件,国家三级以上文物300件之多。”谈及高淳的文物,今年64岁的老文保所所长濮阳康京如数家珍。而今年11月底,高淳有史以来首座博物馆即将开馆。 大量文物首次面世 10月31日,记者来到高淳区石臼湖南路上,新建成的博物馆紧挨着高淳图书馆,建筑面积有5337平方米。走进博物馆,一楼为城乡规划展示馆和东吴馆,二楼则展示了高淳从新...
10月8日,记者从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所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洪河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取得新进展,发现黑龙江省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房址,为研究嫩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提供重要资料。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伟向记者介绍,此次发掘的主要收获为新石器时代和明代两个时期的重要遗存,发掘新石器时代房址两座,为半地穴式,是黑龙江省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房址。 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