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从公元263年魏灭蜀以后,连年战乱,北方出现了五胡十六国的局面。西晋灭亡之后,许多门阀士族渡江南下,先后建立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并与同时代北方的北朝统称“南北朝”。 一、南北方迥异的瓷器 此时,南北方的制瓷业发展不平衡,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长江流域广大地区相对稳定、社会经济发展较快,钱币铸造业的发展和厚葬的风尚在民间盛行,这些都为制瓷手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
汉代以后,瓷器开始迅速发展起来,东汉就有真正意义的瓷器出现了。陶器迅速退出历史舞台,瓷器迅速崛起。 三国两晋时期的瓷器很有意思。过去说书的老说一句话,叫“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汉代以后,中国是分裂的局面,三国两晋南北朝,只有西晋出现过短暂的统一,剩下的时间都是四分五裂。但是,这个时期中国人的文化背景非常丰富。由于国家处于分裂的局面,很多士大夫就很烦社会现实,逃离政治。可以说,中国...
在河北邢窑遗址内丘城关窑区发掘的8座早期窑炉和早期堆积层,证明了邢窑烧制瓷器的历史追溯至北朝时期,也证明了内丘城关一带正是早期邢窑瓷器生产的重要区域。 邢窑是中国古代的制瓷窑场,以烧制白瓷著名,有“南青北白”的称谓。目前在河北内丘、临城、邢台、高邑四县广大范围内发现北朝至元代各时期的邢窑窑场遗址近30处。在邢窑诸窑址中,历史等原因造就了内丘城关窑场的核心地位,是邢窑考古发掘和研究的重点区域...
“蝉冠菩萨像”高120.5厘米,雕刻有巨大圆形头光。菩萨衣着得体,戴高冠、披帛带、着长裙;装饰也十分华丽,佩项链、嵌宝珠。菩萨像身躯修长,衣服略薄而贴体,衣褶密而不厚,整体呈现受北魏晚期影响的东魏造型,并有北齐薄衣透体的造像新风,距今约1500年。 “蝉冠菩萨像”作为佛教沿海上丝绸之路在山东地区传播发展的鼎盛之作,对于研究佛教文化的传播及山东地区佛教造像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佛教约于两汉之际...
新华网石家庄11月2日电 邺城考古队专家近日对邺城遗址内赵彭城北齐佛寺遗址发掘中,发现了佛寺大殿基址和塔基,并在塔基下发现了瘗埋舍利圣物的砖函。考古专家对这一特殊的瘗埋形式研究后认为,南北朝时中国寺院尚未形成地宫形制的舍利圣物瘗埋制度,砖函形式为瘗埋舍利地宫制度之滥觞。 位于河北邯郸市临漳县的“邺城遗址”是中国36大遗址之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邺城作为中国历史上六朝古都曾显赫一时,在东魏北...
内容提要 本书收集方立天先生六十年代以来先后发表在《新建设》、《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世界宗教研究》、《百科知识》等刊物和《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一书中的十篇佛教论文。其中关于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八篇是本书的主体,另外二篇是关于隋唐时代或总论性的,则作为附录。《论魏晋时代佛学和玄学的异同》和《论隋唐时代佛教宗派的形成及其特点》,系和石峻先生合作。 宗教是长期的社会历史现象和...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时期,南北制瓷业的发展也不平衡。在比较安定的南方,以浙江早期越窑为中心,继承并发展了东汉青瓷的成就,这些青瓷习惯上被称为"六朝青瓷"。北方则由于连年战乱影响,瓷器的生产起步较晚,直到6世纪初期的墓葬中才有随葬青瓷发现,但晚期的墓葬中却出现了白瓷。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青瓷的生产以浙江地区最为发达,窑场广泛分布在浙江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分别是唐代德清窑,越...
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士族、势族、世家、巨室等。那些有功的大臣以及他们的后裔为了彰显自己的业绩,所以在大门两侧竖立两根柱子,左边的叫“阀”,右边的叫“阅”。 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姓氏家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特长。直到唐代,门阀制...
莫高窟第254窟 南壁前部中层 降魔变 北魏 段文杰先生曾写过《敦煌壁画中的衣冠服饰》与《莫高窟唐代艺术中的服饰》两篇文章,对敦煌石窟中所出现的服饰做了一个总的概括,其中提到了佛教人物服饰。杨鸿先生《试论南北朝前期佛像服饰的主要变化》一文,对南北朝佛像衣着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但主要还是针对造像的衣纹、风格进行分析,具体到佛陀衣着的形制并没有非常具体的说明。阎文儒先生在写到关于云冈石窟的研究时...
“突然挖出一拱形建筑,一开始还以为是下水道,等中午看到铭文砖,才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座古墓。”7月29日,赣州市文明大道原水泵厂棚改地块建筑工地发现一墓葬后,一肖姓经理立即向市博物馆报告。30日,赣州市博物馆研究员万幼楠告诉记者,经考古发掘,初步判断这一墓葬为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墓葬。 发现:初以为下水道 7月30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现场了解情况。此时,现场已经拉起了警戒线,考古人员...
南朝乐府 南北朝时代也像汉代一样,中央政府设有专门的乐府机构,负责采集诗歌,配合音乐演唱。南朝乐府包括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乐府,现存诗约五百四十多首。南朝乐府主要保存在宋代郭茂倩收集整理的《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之中,约五百多首,主要有“吴歌”和“西曲”两大类,另外还有民间的祭歌——神弦曲。其中吴歌共三百二十六首,以《子夜歌》、《子夜四时歌》、《读曲歌》、《华山几》等曲辞为多。它产...
赣州城区发现古墓葬 初步判断为东汉至南北朝时期所建 “突然挖出一个拱形建筑,一开始还以为是下水道,等中午看到铭文砖,才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座古墓。”7月29日,赣州市文明大道原水泵厂棚改地块建筑工地发现一墓葬后,一肖姓经理立即报告了市博物馆。30日,赣州市博物馆研究员万幼楠告诉记者,经考古发掘,初步判断这一墓葬为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墓葬。 7月30日10时许,记者来到现场了解情况。据工地建设方肖经...
7月1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中国古代古墓的挖掘很多未取得很宝贵的结果,很多墓葬被破坏的很严重,考古学家在河北赞皇西高村2000米的岗坡上挖掘发现了一处西高墓群,据考察这个墓群是“北朝四大家族”之一赵郡李氏家族墓地。 据悉,该墓群出土随葬品150余件,种类包括陶俑、青瓷器、陶器、铜器和墓志等。墓群出土的随葬品组合清晰,纪年明确,可谓“北朝墓葬研究的标尺”。更加令人惊讶的是,墓葬中出现了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