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景德四景之太清观书(国画) 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中国美术史上,与浩浩荡荡的男画家队伍相比,女画家显得太为稀少了,而能让女观众参观画展的例子就更为稀罕了。不过,在宋代,着实发生了一件这样的稀罕事,而且女同胞们看的还是外国元首的画展,这一高端的艺术策展事件与太清楼这座北宋皇家图书馆相关。 太清楼位于北宋皇宫崇政殿的西北,在迎阳门内的后苑中。此楼作为皇宫后苑主要的藏书楼,贮四库之书,包含...
世界各地官方或民间信仰中,保护水上航运的神祇是生活、生产不可缺少的一个神明。历史上,我国的水神(海神)信仰繁多,如擅长治水的传说君主禹帝、掌控水源的水德星君、管理海洋的东海龙王、保护舍利子东来的招宝七郎等等。但他们的影响力都不及观音菩萨(慈航道人)和妈祖(天妃、天后)。 千百年来,妈祖的影响力由福建莆田湄洲传播开来,对东亚和东南亚海洋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009年10月,妈祖信仰还被入选联...
抱银鼠的女子(油画) 意大利 列奥纳多·达·芬奇 恰尔托雷斯基博物馆藏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岩间圣母》等最为人们所熟识,这些画作表现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女性美的审美理念和追求。相比这些名作,达·芬奇还有很多其他画作也非常优秀深邃,展现了其精湛的艺术造诣,如《抱银鼠的女子》。 我知道这幅画的名贵缘于十年前一部波兰电影《盗走达·芬奇》在中国的上映——被盗的正是...
图为名家梵高于 1882 年绘制的经典画作《沙丘上补渔网的女子》,拍前估价为 500 万欧元。 图为名家梵高于 1882 年绘制的经典画作《沙丘上补渔网的女子》,拍前估价为 500 万欧元。 中国文物网4月13日编译报道:近日,由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 创作完成的纸面嵌板油画《沙丘上补渔网的女子》 (Women Mending Net...
李银花和市博物馆文物专家交谈 “专家同志,你们来看看俺家的这个水壶吧,我想把它捐给市博物馆。”3月28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黑龙潭镇张德武村村民李银花,打通了市博物馆副馆长赵永胜的电话。 随后,记者和赵永胜来到李银花家,看到了她捐献的“宝贝”。 刚到李银花家门口,一块大青石引起了赵永胜的注意。 “这是一个过门石,在古代大户人家可以见到。”赵永胜对李银花说。 李银花将一...
隋 明器 1956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桂子山出土 通高37.5厘米 此女俑头梳双髻(丫髻),身穿圆领窄袖长衫,下着裤,腰束带,脚穿尖头履。左手牵缰绳,右手作握鞭状,骑于马上;神态似在驯马。马上鞍勒辔饰俱全,胸前股后均络以皮带,胸前饰以8个铜铃,股后两侧各有杏叶形饰8枚。此俑形态生动逼真,不失为艺术珍品。
古代“高跟鞋” 资料图 本文摘自:光明网,作者:佚名,原题为:《古代女子已流行“高跟鞋” 高度可达至25厘米》 古往今来,女性穿鞋并不只是为了走路,讲究的是“足下生辉”。据有关记载,2200多年前,周朝女性所穿的礼履,就是圆头高底的鞋子,姑且称之为“古代高跟鞋”。 《玉台新咏》中有首《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诗:“履高疑上砌,裾开特畏风。”写得很形象,那“高跟鞋”是有相当高度的,否则...
中国女子受教育的历史不长,不过百年。女人能够公开接受教育,是社会身份被认可、提升的标志。 1840年以后,北京城内,女校的创立让人们对女性的自我发展逐渐多了包容与支持,“女子有才也是德”。 北京第一所女子学校,是1864年由美国传教士裨治文夫人创办的“贝满女塾”。建校之初,专为穷困和流浪女孩儿提供读小学的机会。后设立中学课程,其校舍曾在义和团运动中被焚。1902年,该校在北京重...
当时的妇女节,也是在“三八”这天。民国时,女权初起,当时的妇女节,又有争取女子权益和男女平等的内容。 很多高校,也因女权运动的影响,成立了女学生团体。而团体的领袖,用当时的头衔来称呼,就是“主席”。1931年,在上海就发生了这么一则趣事。 这则趣事,见于一位女同学的日记中。 事情是这样的。照往年的惯例,在当天的庆祝大会上,各个高校的女子团体领头人,都会轮流上台发表演讲...
现代人可以选择离婚,女人不用一年到头都背着一个“醋葫芦”,而古人就很少能够选用这一招。 大概自从婚姻诞生以来,双方就一直在想方设法打败对方,取得家庭的主导权。 古代中国为了将女性局限在家庭中,甚至采取了裹小脚等变态方法,可奇怪的是,男人们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强势,至少在夫妻生活的狭小空间里,他们有时更悲催,特别是不幸摊上个爱吃醋的老婆。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特别喜欢浓墨重彩...
殷商奇女子妇好墓文物亮相长沙 为殷墟目前出土的唯一能与甲骨文联系的完整王室墓 10月26日,长沙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布展。 10月26日,“殷商王后——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妇好墓出土文物特展”在长沙博物馆向媒体开放探馆。此次展览共展出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的青铜器、玉石器、甲骨器等珍贵文物474件,27日起在长沙博物馆特展1厅、2厅正式开展。 “...
元张渥《九歌—云中君》 国画大师傅抱石于1954年创作的《云中君和大司命》(下文简称《云中君》)将于一年内进行亚洲范围内的多地巡展。美术史上的古画对云中君和大司命的描绘,呈现的均是男性形象。与之相比,傅抱石的《云中君》很特别:傅抱石不仅将以往《九歌》题材中的“云神”云中君画成曼妙女子,还与大司命同框“谈恋爱”。昨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知名艺术批评家杭春晓向记者讲述了这幅名画创作时的背景,...
有媒体报道,一个女孩从16岁开始穿高跟鞋,到31岁的时候,足部变形,只能拄拐杖行走,网络称之为“高跟鞋事件”,让众多爱高跟鞋的女士“谈鞋色变”。 古往今来,女性穿鞋并不只是为了走路,讲究的是“足下生辉”。据有关记载,2200多年前,周朝女性所穿的礼履,就是圆头高底的鞋子,姑且称之为“古代高跟鞋”。 《玉台新咏》中有首《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诗:“履高疑上砌,裾开特畏风。”写得很形...
号称“百搭万金油”的网络热词“伤不起”,如今已经成大众口头语。有人总结说,这是人在面对灾难和社会不公时,所表现出的呐喊、诉求、抱怨和无力承担的自嘲等情绪。笔者以为“总结”正确,但略显消极。若是“伤不起”,那我们活着还有何意义?请随笔者走进《红楼梦》,看看那里的三位平凡小女子,如何面对“伤不起”。 平儿:自然面对“伤不起” 若论谁的境遇最难,红楼梦里当数平儿。看似最早落实了地位的...
日前,著名旅法艺术家李晓玲个展《山水女子/化时》在北京798悦美术馆隆重开幕,该展览由法国著名策展人Ashok Adiceam担任策展,展出李晓玲最新的六幅油画作品,并首次呈现李晓玲的两件装置作品,是李晓玲艺术精神和形式的集中体现。 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原党委书记、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赵树栋参加了展览开幕式并致辞。出席开幕式的嘉宾还包括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