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遗产编号 ⅳ-18 所属地区 福建·南平·邵武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福建省南平市 申报日期 2006 流行于闽北邵武、光泽、建宁、泰宁等县市。因其初始仅由生、旦、丑三个角色并用邵武方言演唱而得名,在邵武民间又称“三脚班”。据考,闽北三角戏与江西、浙江农村流行的采茶戏、睦剧等民间小戏有渊源关系。邵武三角戏因独具地方特色而深受群众欢迎,业余剧团遍布农村...
遗产编号 ⅲ-4 所属地区 福建·南平·邵武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南平市邵武市 申报日期 2006 邵武系福建闽北山区的一个县级市,以其在武夷山之南而名。 傩舞,是古人驱疫逐鬼的一种仪式,约形成于商周时期的中原地区,秦汉时已非常盛行。据和平镇前山坪村遗存的一方清道光十五年( 1835 年)碑刻载,邵武傩舞始于宋代。邵武南区五个乡镇,都处于崇山...
宋人《斗茶图》(局部) 邵武是闽北重镇,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尤其是宋代,邵武非常拉风,非常吸引人的眼球。 宋代邵武战略要塞的位置受到朝廷的重视,把邵武的建制由县升格为军。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邵武城从故县的乌坂城迁移至现在所处的位置,建置为军。宋代军与府、州、监同级,与现在的南平大市的级别相当,辖邵武、光泽、泰宁、建宁四县。宋代往往在战略要地设置军,提高朝廷抵御侵扰的能力。 ...
近年来,各类文物保护单位火灾事故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为了进一步落实文保单位安全责任。1月27日,邵武市和平镇消安委办牵头组织安办、综治办、派出所、文化站、统战室等单位,对辖区22处省市文保单位开展安全专项检查,其中检查省级文保单位2处,县级文保单位20处。 通过细致的检查,发现隐患问题23处,集中突出在灭火器失效、配备不足,电线线路杂乱、老化等方面。根据检查情况,共发放文物火灾隐患整...
在著录和收藏的宋代铜镜中,特别在南宋时期,较常见的一种是在镜背素地上铸有纪地纪字号铭的铜镜,多见的如湖州镜、建康镜、饶州镜和成都镜等等。笔者收藏一件铸有“邵武姚十四造”即既有纪地又有商标字号铭的宋代铜镜,现介绍出来供铜镜研究者和收藏界朋友参考。 该镜呈六出葵花形,圆钮。圆径14.3厘米。镜背圆钮右侧的长方形框内竖写有“邵武姚十四造”六字楷书铭记见附图。 据明嘉靖《邵武府志》19...
邵武和平古镇 一处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 青砖琉瓦,雕梁画栋,有进有厅,气派非凡---明清时代中原地区屡见的豪华民宅如今已成稀世珍宝。然而,有一个地方依然存留了近200栋---它便是邵武千年文化古镇和平。和平,虽为闽北边陲的山区小镇,却有着千余年悠久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2012年6月1日,闽北邵武民间收藏家廖穆赓展示一幅珍藏已久的民国时期发行的“国民政府有奖公债”票证。 这位民间收藏家展示的“国民政府有奖公债”票证共3幅,面额均为“伍圆”券,票幅均为18.5×12.5厘米,发行时间为公元1926-1927年间,其中的两期票证上方正中印有“孙中山”标准头像,...
堪称“福建第一街”的和平古镇,主街砌鹅卵石 5月3日,施工人员在堪称“福建第一街”的和平古镇主街砌鹅卵石。 千年文化古镇和平,是一处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其众多古建筑是中国迄今保留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文物保护单位18个(其中省级达2个),有已成稀世珍宝的近300幢明清民居建筑,还有纵贯南北堪称“福建第一街”的古镇...
和平古镇瓦房受灾严重,村民们很快投入灾后自救 和平古镇碎瓦一地 日前,我省南平、三明等地遭受罕见的冰雹灾害,部分民房、农作物受损严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孙春兰、省长黄小晶等省领导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立即开展抢险救灾,妥善安置群众生产生活,迅速组织灾后恢复重建,力争把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3月6日,受省委书记孙春兰、省长黄小晶委托,省委副书记于广洲带领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赶赴灾情最为...
张三丰是元末、明初集道学、文武学、医学于一身的传奇人物,更被武林中人视为一代宗师。那么,他的祖籍在哪?日前,南平文史研究人员意外在邵武市和平镇坑池村发现一套清朝光绪八年重修的张家家谱,并由此推测张三丰祖籍邵武。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到家谱发现者之一、南平文史研究人员卓三。他表示,当时听说在和平镇坑池村保存着一套老家谱,就和南平市人大原主任徐肖剑等人实地寻找。在村民张常山家中,他们看到了这套家谱。家...
近日,福建邵武市一收藏爱好者无意中收购了一份清代奏折,这是一份清乾隆二十五年 1760年十二月十五日,山西巡抚鄂弼谨为五台山寺庙行宫修缮工程事的“朱批奏折”。该奏折已装裱为卷轴装,横幅纸本,横102厘米,纵29.5厘米,馆阁体楷书30竖行共345字。乾隆帝御笔朱批2竖行28字,奏折上共钤印有“五玺”朱红阳文印章。 经查阅《历代文献考据》、《传世文物...
近日,邵武市一古董收藏爱好者无意中收购了一份清代奏折,这是一份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二月十五日,山西巡抚鄂弼谨为五台山寺庙行宫修缮工程事的“朱批奏折”。该奏折已装裱为卷轴装,横幅纸本,横102厘米,纵29.5厘米,馆阁体楷书30竖行共345字。乾隆帝御笔朱批2竖行28字,奏折上共铃印有“五玺”朱红阳文印章。 现收藏者为进一步辨别其真伪,特查...
邵武大修宝严寺原结构、原构件修复将尽量采用传统手法 始建于唐代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邵武宝严寺大殿即将动工进行修缮,重新恢复其当初精巧的构件和美丽绝伦的彩绘,这是记者昨日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的。据悉,修缮工程预计投入500多万元,目前修缮方案已经由安徽省文物保护中心拟定完成。 大殿没用一颗钉子体现各朝代建筑风格 宝严寺大殿位于福建省邵武市新建路,气势巍峨。令人称绝的是,如此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