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今天是享誉世界的舟山定海籍作家三毛的诞辰。在三毛家人的大力支持下,舟山博物馆联合定海区台办、小沙街道和区文联主办的“走马过红尘——纪念三毛特展”今天上午在舟山博物馆开展。 本次特展设在舟山博物馆3楼多功能展厅,将从3月26日一直持续到8月31日(周一闭馆)。本次特展上,主办方精心挑选了200余件珍贵的三毛遗物,有荷西和三毛的爱情信物———骆驼头骨、三毛的书画作品、三毛作品的手稿原件、三毛的宝...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全省文物消防安全紧急视频会议精神,3月12日,舟山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市文化体育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普—朱管委会和普陀山消防支队,对普陀山境内的各级文保单位进行安全巡查,对涉及砖木结构的文保单位内用火、用电等消防安全进行了重点检查。 此次巡查对象包括法雨寺、普济寺、下法如庵等17处国家级、省级文保单位及“三普”登录点,巡查人员对文保单位内放置的消防器材、消防栓进行了仔细检查,确保...
2018年12月下旬,历时近一年的舟山市第一批摩崖石刻(嵊泗境内)传拓项目拓片成果经专家审核验收,达到预期效果,较好反映石刻本体面貌,具有良好的展示效果,标志着嵊泗摩崖石刻传拓项目的顺利完成。 为及时保护风化、盐化严重的海岛地区石质文物,本项目于2018年1月中旬进行前期调查,7月24日正式开始实施野外传拓,11月1日结束,其后进入室内补拓和托裱阶段。共对分布在嵊泗县五个岛礁上的八处十六个点...
近日,舟山市定海区马岙村古建筑内,村民们正在演示人工蒸年糕粉、搡年糕团等传统习俗,前来观赏的游客络绎不绝。 舟山共有34个村落被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村落,各村因地制宜建设美丽海岛乡村,实现了村落保护和村民增收致富的双赢。 “我们引导渔农民科学、适度发展历史文化村落的乡村旅游,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与村落保护的良性互动。”舟山市农林与渔农村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舟山对历史文化村落进行规划编制,根...
西汉四铢半两 朱家尖出土大量汉古币引起市民关注。上周六,本报摄影记者赶赴朱家尖对出土现场和追缴的古钱币进行拍摄。当晚,记者在查看图片时,发现其中一枚古币上“半两”两字相当清晰,但不知是汉半两还是秦半两,记者马上将图片发给中国钱币学会古代钱币专业委员会委员盛观熙先生,盛先生仔细审查鉴别后回电说,确认这枚古币是四铢半两,系西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前157年)铸造币,以前汉半两在我市从未出土,...
此次传拓对象为嵊泗区域内的八处明代至清代摩崖石刻,年代最早可至明代万历年间,均属省级或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山海奇观”“东海云龙”等著名景点,分布于枸杞、黄龙等岛屿上。因大多位于悬崖峭壁,通过传拓可以将其转变为方便研究、易于保管的资料。 这些石刻为舟山特有的文化遗产,内容一部分为舟山优美海洋风光的赞颂之辞,是海洋文化的重要文化载体,另一些题刻对研究海疆抗倭、职官兵备等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舟...
5月23日,舟山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组织人员,对普陀山新发现的几处高僧墓葬等遗迹进行了专业调查。 新发现的几处墓葬遗迹位于普陀山岛东南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白华庵”东侧一处池塘。经现场勘查,塘坝的表面嵌满墓葬石制构件,包括石条、石券、石板望柱、墓碑等,共发现有文字篆刻的石刻5方,其中3方为墓碑,两方分几列文字横刻,1方单排竖刻。两方墓碑内容分别与“白华堂”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澄心堂”法统传承的高...
网络配图 日前,记者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规划局)获悉,金塘镇大鹏岛被列入2018年中央财政支持范围“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是继岱山东沙成为舟山首批传统村落之后,我市的第二个国家级传统村落。据了解,被认定的中国传统村落,中央财政将给予平均每村300万元的资金支持。 什么样的村子能列入名录 要列入“中国传统村落”,有严格的规范标准。包括要求现存建筑有一定的久远度,文物保护单位的等...
记者昨日(5月2日)从荆州博物馆获悉,为加强两地文化间文化交流,由荆州博物馆、舟山博物馆联合主办的“金灿银辉--荆州博物馆馆藏金银器展”于五一期间在浙江舟山博物馆开展,精致奢华的金银饰物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去参观。 据了解,此次展出的文物以明清时期金银器为主,大部分为首饰、服装佩饰和生活用器,文物数量达148件,其中一级文物6件。这些金银器虽然型小,但大都造型别致、纹样丰富、工艺精巧,无论造型、...
4月18日至20日,为期三天的舟山全市业余文保员业务技能培训班顺利结束。此次培训班由舟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承办,全市各乡(镇、街道)业余文保员与各县(区)、功能区管委会文物行政、监察及业务部门共60余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课程分别由市文物监察支队陈焕超、省文物局文物安全处沈坤荣、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斌及宁波市优秀文保员李本侹主讲,内容涉及不可移动文物巡查、文物安全、文化遗...
近日,舟山市首届“2018舟山文物故事讲解大赛” 暨“讲浙江故事——全省博物馆优秀讲解案例展示推介活动”舟山赛区选拔赛在舟山博物馆多功能教育厅举办。 本次比赛共有来自舟山博物馆、普陀区博物馆、中国灯塔博物馆、舟山名人馆、白沙渔俗馆及舟博志愿社的11名选手参加。讲解围绕“舟山文物故事”,生动再现了文物的生命历程。 经过激烈角逐,来自舟山博物馆的宣教员王程凯和舟博志愿社的蒋欢乐分获专业组和...
清末民国时期和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舟山一些殷实之家盛行购买豪华床榻。可以说拥有一张华丽富贵的床是主人身份、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制作精良的豪华大床上,那些繁花似锦的吉子就成了点睛之作。 什么是吉子 吉子,又称节子和结子,是浙东传统家具上的一种木雕构件。据考古发现,距今7000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已出现木雕鱼。当时出土的两件木雕鱼,尺寸大小如同今天的吉子,一件鱼眼和鱼鳞都...
新年伊始,春节临近,舟山市文保所工作人员赴嵊泗县黄龙、枸杞、洋山等地开展石刻类不可移动文物专项巡查。 嵊泗县地处长江口海防要塞,历代石刻类不可移动文物众多,是舟山市除普陀山外保存此类文物最为丰富的地区。巡查中发现,嵊泗县石刻类文物保存状况整体良好,相关部门对文物保护给予了充分的认识和重视。山海奇观摩崖石刻、东海龙云摩崖石刻,圣姑礁、小洋山石刻群周边环境都经过整治,以公园或景点的形式对公众开放...
1月15至18日,舟山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组织人员对嵊泗县境内的摩崖石刻群开展了专项调查。 嵊泗县地处长江入海口与东海交界处,地理位置重要,历来为海防军事前哨,明清时曾为两省巡海督汛会哨处,保留了大量与海防和咏景有关的摩崖石刻题记。 此次调查主要围绕嵊泗县境内尚存的摩崖石刻,调查范围涵盖县内黄龙乡、枸杞乡、洋山镇陆域,涉及三普登录不可移动文物14处摩崖石刻,其中包括1处省级文保单位,8处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