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兰溪市博物馆藏嵩山窑执壶 ■浙江金华 曹兆浦 在浙江金华兰溪市东北部柏社乡,有一座北宋青瓷窑址——嵩山窑,位于嵩山水库边上。该窑址面积约有五百平方米左右,堆积层约80厘米,可见其烧造时间不长。窑址除了匣钵、垫圈外,瓷片较少,可以得知此窑址成品率较高。由于当年做嵩山水库,部分窑址包括窑头已经破坏。1979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冯先铭来考察嵩山窑后认为该窑研究对金华地区古陶瓷的历史和中国青瓷的...
东阳博物馆藏 歌山窑瓷 ■浙江金华 曹兆燎 东阳歌山窑是婺州窑青瓷的重要产区,为婺州窑之上品。歌山窑创建于初唐,当时主要烧制玉璧足碗。到五代,产品有碗、盘、粉盒、执壶等,其代表作为高足花口碗(见图)。碗的做法是仿唐代金银器造型,上海博物馆镇馆宝贝之一的海棠式碗,就是东阳歌山窑的产品。 那为什么歌山窑能烧造出如此精美的青瓷呢?从目前婺州窑窑址考古发掘报告资料分析:晚唐五代至北宋早期...
著名的五大名窑 它们正式开创了烧制的“瓷器”时代,事实上,在宋朝以前我国的烧制实用器皿与观赏器皿绝大多数都是陶器,是不同的种类,所以说,五大名窑的到来是真正意义上的瓷器时代的到来。 汝窑 为冠绝古今之中国瓷器名窑。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故名。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淡粉、粉青、月白等,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称。釉面有细小的纹片,称为“蟹爪纹”...
明清时期的制瓷业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顶峰,官窑和民窑的数百个烟囱昼夜红焰蔽空、烟火相望,“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炸天,夜令人不能寝”,可谓盛况空前。而且,各类陶瓷艺术品璀璨生辉。以青花瓷为代表的彩瓷:五彩、斗彩、素三彩、釉下三彩、珐琅彩、粉彩等集陶瓷艺术之大成,进入炉火纯青的境界,极富艺术魅力。单色釉品种也不断创新,其中有:霁蓝釉、祭红釉、郎窑红釉、豇豆红釉、黄釉、孔雀绿釉等等。 景德镇...
1.辽阳窑 在今辽宁辽阳东30公里江官屯,故名辽阳窑。产品以白釉粗瓷为主,也有少量白地黑花、黑瓷及三彩陶器白瓷及白地黑花。胎体较粗,均挂化妆士。白瓷茶具、碗、盘、瓶、罐等器,黑釉则烧大器。此外,还烧黑釉、白釉、小俑、狗、马、骆驼等小玩具。 2.林东窑 在今辽宁昭乌达盟巴林左旗林东镇,故名林东窑,共发现上京窑、南山窑及白音格勒窑窑址三处。上京窑为辽代官窑,烧白瓷、黑瓷及...
一、柴窑 柴窑一名最早见于明代曹昭《格古要论》,万历以后的《玉芝堂谈套》、《清秘藏》、《事物绸珠》、《五杂姐》、《博物要览》、《长物志》等书多论及此窑,但众说纷纭。基本有两种见解:一为周世宗姓柴,当时所烧之器都叫“柴窑”;一为吴越秘色青瓷即“柴窑”。对其形质,曹昭认为:“柴窑天青色滋润,细腻有细纹,多是粗黄土足,近世少见”;张应文则谓:“柴窑不可得矣,闻其制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
窑口的器型演变及时代风格,可代表中国瓷器的演变和风格。但典型器物在全国众多的窑场中也是南北各有差异;即使是典型器物,各地流行时间也有先有后,一般是距离制瓷中心越远的窑口,典型特征的出现越迟。所以,我们在鉴别年代久远的瓷器时一定要先掌握其窑口的一些基本情况。 青瓷扁壶 一、越窑 创烧于东汉,其后发展极快。主要生产青瓷,所产瓷器胎体细密坚硬,上釉用浸釉法,施釉常不...
青瓷火盆 瓷器的产地俗称“窑口”。中国古代瓷窑在元代以前基本是南、北方较为均衡,窑址遍及全国,名窑星罗棋布。其中宋代著名的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窑最令世人注目。汝、官、钧窑以釉色见长;哥窑以纹片著称;定窑有着丰富精美的装饰花纹。明清时期又出现了全国的瓷业中心—景德镇。 瓷器的窑口是由考古工作者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或实地发掘所逐步了解的。关于从实物来研究印证方面,最好的方法是调查瓷窑遗址...
山西省: 平定窑:在今山西平定县,故名。始烧于唐而终于金,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瓷。其产品特征与鉴定要领是:(1) 胎色灰白,白瓷釉色洁白,黑瓷漆黑。(2)白瓷产品受邢窑和定窑影响,造型装饰与两窑有共同处。唐五代器形主要有玉璧底碗、唇口碗、花口盘等。宋代的印花莲瓣纹碗,莲瓣的轮廓划以双复线,具有定窑作风。(3) 黑瓷器物有印花碗、剔划花盘以及北方习见的露胎五角、六角纹盘碗等器。(4)碗、盘...
湖南省: 长沙窑:在今湖南长沙市铜官镇,又名铜官窑。以烧制青瓷为主,兼烧少量的白釉、褐釉、酱釉、绿釉和蓝釉等,是唐代南方的重要青瓷窑。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胎呈灰白或青灰色,少量黄褐和微带红色,后者往往再敷一层化妆土。胎体较疏松。(2)釉色多种,以青釉为主,青釉青中带黄色者为多。釉面均有细小纹片。(3)产品以盘、碗、碟、杯、壶、瓶、灯等陶瓷日用品为主,还有猪、羊、马、狮、青蛙等玩...
江西省: 景德镇:在今江西景德镇,故名。据文献记载始烧于唐玄德年间,但目前考古发现瓷窑遗址,最早为五代,烧青瓷和白瓷。宋代烧制青白瓷。元代青白瓷继续烧制,并创烧青花、釉里红及卵白釉瓷。明代一跃成为全国瓷器生产中心,明清两代烧制青花、彩瓷及单色釉瓷,成就卓著,名闻暇耳。 洪州窑:在今江西丰城县,唐代属洪州,故名。是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始烧于东晋,终于晚唐。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
宋 建窑兔毫盏 福建省: 建窑:在今福建建阳县,故名。晚唐、五代烧青瓷,宋代以烧黑瓷为主,兼烧白瓷和青瓷。建窑以宋代盛产的黑釉瓷器最为闻名,所制供饮茶用的"兔毫盏"最受人欢迎,北宋后期曾为宫廷烧制御用茶盏,元以后黑釉器停烧。其黑釉茶盏的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胎体厚重坚致,胎色紫黑。(2)釉色黑而润泽,器内外施釉,底部露胎;釉汁垂流厚挂,有的凝聚成滴珠状。釉面呈现黄色或褐黄色的细毛状花...
河南省: 扒村窑:在今河南禹县扒村,故名。创烧于唐,终于元,属磁州窑系,以烧白地黑花瓷为主。其产品特征是: (1) 胎色深灰或米黄,白釉呈乳黄色。 (2) 白地黑花与磁州窑风格相似,不同处是纹饰笔调粗放凝炼,黑彩浓厚,也有在白釉上画红、绿、黄等彩色花卉的。 (3) 器形主要有瓶、盆、罐、盘、碗、枕等,以折沿花卉大盆最具代表,盆内用黑彩绘莲花、荷叶、水波等纹饰,纹饰布局层次繁多,为扒村窑装...
东晋瓯窑青瓷点彩牛形灯 浙江省: 瓯窑:在今浙江温州一带,汉代已烧造原始瓷器,至唐宋时期成为浙江境内仅次于越窑的青瓷瓷窑。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瓷胎呈色较白,白中略带灰白。三国西晋时胎质较粗,坯体没有完全烧结,到了东晋,胎质细腻,有很大提高。唐至宋瓷胎呈灰白或淡灰白。(2)三国两晋时釉色淡青,透明度较高,亦有少量青黄色和青绿色。南朝时釉色普遍泛黄,开冰裂纹,胎釉结合不好,易剥落。唐...
高温下(一般>800 C)烧制产品的热工设备 广义的工业用窑类型很多,包括应用于冶金、化工、建材和轻工等部门的各类窑。由于以硅酸盐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如瓷器、水泥、玻璃和耐火材料等无机非金属材料)都是用窑烧制的,这类窑的类型最多,数量也很大。现代工业用窑一般均指硅酸盐工业常用的热工设备。 沿革 “窑”字渊源于古代烧羊制佳肴的“穴”。中国是世界上使用窑炉生产陶瓷制品最早的国家。约在公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