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时间: 2006 类别: 传统音乐 地区: 广东省 编号: Ⅱ-12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中山市 咸水歌又称咸水叹、叹哥兄、叹姑妹,是家人自娱自乐的一种歌唱形式。广东中山坦洲镇的民素有从事农业劳动或行船时对唱互驳、斗歌竞唱的习俗,特别是在谈婚论嫁、丧葬等过程中,往往触景生情,随编随唱。中山咸水歌的主要类别包括长短句咸水歌、高棠歌、大缯歌、姑妹歌和叹家姐等。 咸...
这个国庆节,许多中山人的朋友圈被《10月8日,中山人要记得收看CCTV1》的微信文章刷屏。在8日晚播出的央视中国民歌大会上,东升姑娘周炎敏和胜龙小学20名小学生登上央视舞台,让全国观众领略了原汁原味的咸水歌。 据介绍,中山咸水歌于2006年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升、坦洲、民众等镇区均是中山咸水歌的核心传承镇区。2009年6月,东升镇胜龙小学获批成为中山市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
中山网讯 我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日前开始公示,记者从中山文化信息网上的公告中看到,中山咸水歌传承人等18人榜上有名。 据了解,经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组认真评审,确定了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共18名,包括早已成为省级、国家级的传承人10名,其中新纳入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共8人,中山咸水歌、东乡民歌、六坊云龙、三...
中山网讯 记者日前获悉,我市“非遗”保护工程又添一传承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山咸水歌传承基地的牌匾在坦洲镇新合小学的大门口挂了起来。 中山咸水歌是极具特色的民歌,于2005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坦洲镇是中山咸水歌的主要传唱地区之一,而地处大涌口的新合村又是坦洲咸水歌的主要发祥地,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农民、渔民都喜欢...
昨日,一位来自三乡的木偶收藏者在展示区摆放木偶。 本报记者黎旭升摄中山网讯 昨日逢源商业街文化广场热闹非凡,我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示会暨咸水歌演唱大赛在此举行,向市民展示了我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和资源。 为了庆祝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进一步挖掘中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潜力,推动中山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我市于6月20日至21日,在石岐逢源商业街文化广场联合举办“中山市非物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