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博山炉是古代焚香用的熏炉,焚香以驱赶蚊虫,也可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熏炉早在商代就已经出现,而博山炉盛行于两汉至六朝时期,其炉盖雕镂成高而尖的山峦形,象征海上的仙山——博山。李白《杨叛儿》诗云:“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人们在古墓中常见有青铜博山炉出土,最为精巧者当数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错金博山炉。这里介绍两件江西地区六朝墓出土的青瓷博山炉。 一件出土自丰城市东晋...
此藏品青瓷博山炉,为越窑器,系南朝之器物,高21厘米、底直径8厘米。器身上部堆塑莲瓣16片分三层,一层8片,二层4片,三层4片,瓣长7.5 12厘米,莲瓣当中有一伸颈向前眺望的鸟,香烟冒出后,鸟似在云雾中飞翔。莲瓣下部由一托盘支住,托盘上面的莲瓣丛中有一向下延伸的洞孔,托盘下部有喇叭形的支柱,底部直形圆盘作承盘。通体施青釉,青中泛黄,釉层薄,厚薄不均,色泽透亮,开细小纹片。底露胎,胎灰白色,火石红...
汉代 底盘直径28.2厘米,高27厘米 征集
【类别】:铜器 【年代】:西汉 【文物原属】:河北满城汉墓陪葬品 【文物现状】:河北省博物馆、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收藏 西汉错金铜博山炉是一种熏炉,是古代豪门贵族的奢侈用品。1968年在满城汉墓中出土,是国内现存最精美的西汉青铜器之一。2010年作为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展品展出。 炉高26厘米,通体用金丝错出流畅、精致的纹饰,金丝有粗有细,细的犹如毫发。炉座铸出透雕的纹样,作三条...
记者日前从河北省世博会办公室了解到,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汉墓的代表性器物、国宝级文物“海上仙山汉代错金银博山炉”将亮相韩国世博会。 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是中国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所用的器具,因像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将于6月5日至7日在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馆展出的这件博山炉,通高26厘米,炉身的盘和座是分铸后用铁钉铆合,通体错金,表现出当时手工业和工艺美术方面的...
新华网石家庄5月8日电 (记者 曹国厂 张硕)记者日前从河北省世博会办公室了解到,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汉墓的代表性器物、国宝级文物“海上仙山汉代错金银博山炉”将亮相韩国世博会。 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是中国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所用的器具,因像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将于6月5日至7日在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馆展出的这件博山炉,通高26厘米,炉身的盘和座是分铸后用铁钉铆合,通体错金,表现出当...
在西汉初期,汉武帝之前,已经有了许多专用于焚香的香炉。特别是在南越(今两广地区),熏香的风气更胜。但所用香炉造型大都非常简单。 相传,汉武帝嗜好熏香,也信奉道教。道家传说东方海上有仙山名曰“博山”。武帝即遣人专门模拟传说中博山的景象制作了一类造型特殊的香炉——博山炉。 初期的博山炉大都是铜炉,也有以鎏金或错金(错金是金银镶嵌的一种工艺)装饰的高档器物。博山炉设有炉盖,并...
应上海世博会邀请,经国家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批准,省一级文物“汉错金银博山炉”,将于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展出。 “汉错金银博山炉”为满城汉墓代表性器物之一,高26厘米,出土于 1968年7月,现收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器型似豆形,盖肖博山,通体错金。座把呈透雕三龙出水状,龙首顶托炉盘。炉盘装饰以错金流云纹。盘上部铸出峻峭起...
应上海世博会邀请,经国家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批准,省一级文物“汉错金银博山炉”,将于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展出。“汉错金银博山炉”为满城汉墓代表性器物之一,高26厘米,出土于 1968年7月,现收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器型似豆形,盖肖博山,通体错金。座把呈透雕三龙出水状,龙首顶托炉盘。炉盘装饰以错金流云纹。盘上部铸出峻峭起伏的山峦,山间神兽出没、虎豹奔走,小猴蹲踞在高层峰峦...
中国古代器物中,使用最广泛而又差别颇大、造型各异的就属香炉了。在一般人观念中,香炉似乎是点燃线香的器具,于是说到香炉的样式,大多数人脑子里总会出现宋代哥窑或龙泉窑的双耳炉,再就是明代的铜质宣德炉及其仿制品了。其实,香炉的种类和用途远不止于此,其历史渊源也起码在两千年以上了。 前人笔下香炉,大多是言及其物而已。近年有专门于香炉之类的研究,一是扬之水的《古诗文名物新证》中关于香炉和香薰的美文;一是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