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汉 西汉 佩饰物 1955-1960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长14.5厘米,高10.4厘米 此扣饰作4人并排站立舞蹈状。4人均头戴尖顶高筒帽,帽上饰带柄的小圆片,帽后有两条下垂及地的飘带;身着长衣,肩部披帔,腰束带,带上佩圆形扣饰;右手执铃,左手挥舞于胸前;口微张,似乎在说教。这四人服饰相同,均头戴冠,作舞蹈状。西南地区的民族自古以来均能歌善舞,喜以吹笙、击鼓相伴,踏歌为乐。...
扣饰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古滇青铜器物,因其背面有矩形扣而得名。在战国到西汉时期的滇池区域特别流行,在古滇青铜文化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滇国青铜扣饰造型非常丰富、不拘一格,技术精湛,题材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了古代滇国社会生活及自然的各个方面,考究各种扣饰造型特征,可以加深我们对古滇国人的生活方式及审美理念的了解。在已出土的器物中,青铜扣饰在服饰装饰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如一些圆形扣饰常...
青铜扣饰是用青铜铸造的背面有矩形齿扣可供系戴、悬挂的一种装饰品。它主要流行于战国到西汉时期的滇池区域,是滇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在云南发现最早的青铜扣饰出自曲靖八塔台古墓群。该地出土一批圆眼、宽鼻头的圆形动物纹扣饰,直径在10厘米左右,时代约为春秋早期。战国至西汉时期,云南青铜扣饰以江川李家山、晋宁石寨山、官渡羊甫头等地出土的为代表,形式多样、工艺精湛,堪称云南扣饰艺术的顶峰。东汉以后,随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