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正在展出陈独秀、梁启超部分信札。该博物馆成立于10月26日,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历代家书展出地,荟萃了上千封历代家书精品,展出所选家书均为手写件,最早的写于明末,最晚的写于2011年。展览按时代划分为不同单元,其中以陈独秀、梁启超的部分信札最为引人注目。吴凡摄
一批康有为、梁启超、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书信13日亮相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这是这批珍贵文物2009年入藏该馆以来首次面向公众展出。 当日展出的名人信札共26通64页,书法作品17件(套),绘画作品2件。其中,“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13通信札曾亮相2009年春拍。国家文物局决定对该拍品按照成交价行使国家优先购买权,交由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正式收藏,购买资金550万元人民币由该校校友胡陆军、黄曙明捐赠...
3月29日,陈独秀旧居内已修缮完毕,院内北房上挂着《新青年》编辑部的牌子,正进行装饰布展。 箭杆胡同20号院的陈独秀旧居,院内正进行布展陈列。 史家胡同博物馆内,陈列着胡同老居民玩过的玩具。 故宫、国子监、史家胡同,陈独秀旧居、老舍故居……这些在历史上声名显赫的文化地标,集中分布于东城区,成为东城区特有的文物文化资源。 如何将这些资源转化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并提升市民的文化权益?近...
3月29日,陈独秀旧居内已修缮完毕,院内北房上挂着《新青年》编辑部的牌子,正进行装饰布展。 故宫、国子监、史家胡同,陈独秀旧居、老舍故居……这些在历史上声名显赫的文化地标,集中分布于东城区,成为东城区特有的文物文化资源。 如何将这些资源转化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并提升市民的文化权益?近日,东城区文委介绍,该区已通过修缮开放名人旧居、引进社会力量参与等多种方式,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渠道。 据悉...
东城区北池子箭杆胡同20号,这里曾是陈独秀的住所。两年前,这里还混杂居住着6户居民,密密麻麻的私搭乱建、高高低低的棚子占满了全院,丝毫感觉不到当年的文化氛围。东城区今天宣布,陈独秀故居已完成腾退修缮,下一步将会向社会开放。由于百年前由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编辑部原貌已无从考证,将不会强行复制,只能在其内部设置图书室、展示厅等,将过去的一些文物放在旧居中展示。 曾被私搭乱建掩盖变成危房 100年...
5月13日,“尺翰之美—中国传统家书展”亮相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展览首次公开了镇馆之宝—陈独秀、梁启超致胡适的部分信札。 跨度四五百年最长2.5米 展览共展示家书实物1000封,相关老照片500张,所选家书均为手写件,其中最早写于明末,最晚写于去年,时间跨度达四五百年。 信件以平民家书为主,但也不乏名人手迹。清代家书中有李鸿章、张之洞、康有为等,笺纸精美,书法秀逸;民国家书...
林语堂致钱玄同信、田汉致鲁迅信……为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昨日,北京鲁迅博物馆举办了馆藏近现代名人书札展。展览以北京大学、《新青年》杂志同仁等新文化人物为中心,展出鲁迅、陈独秀、胡适、周作人等近百位名人的150余件书札。 不同于公开发表的报刊文章和出版著述,此次展出的书札多为文人学者师友交往的私函。比如,胡适与鲁迅在“五四”时期,同属《新青年》团体,同是文学革命倡导人,又同在北京大学执...
“五四运动”九十周年之际,近代文化名人陈独秀、梁启超和徐志摩写给胡适的信札在30日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以744.8万元的高价成交。 根据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13通27页以554.4万元成交,梁启超致胡适词稿及信札11通34页以78.4万元成交,徐志摩致胡适信札3通9页以112万元成交。 这些信札一直由胡适家人保存,之前从未公开拍卖。其中包括...
陈独秀旧居现状。 清华寺现已破败不堪。 从私搭乱建的大杂院中抢救出建于明代的清华寺、修缮曾是《新青年》编辑部的陈独秀旧居箭杆胡同20号……记者昨天从东城区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了解到,今年东城区将继续腾退修缮一批文物及历史建筑,文物修缮率从去年的67%提升至68%。东城区文化委主任李承刚告诉记者,虽然从67%到68%只有1个百分点的提高,但是对于东城区...
1922年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陈独秀(前排左一)和瞿秋白(后排右四)等。新华社发 陈独秀等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历史影像资料,昨天首度在上海露面。上海广播电视台节目资料中心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跟踪,从俄罗斯国家档案馆发现了中国共产党首任总书记陈独秀、第二任总书记瞿秋白以及出席中共一大的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刘仁静、张国焘等6位建党初期中共党员的影像资料,并将这些珍贵影像带回国内。 经过认真的研...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