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巫山分馆授牌仪式照片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文物活起来”的一系列批示要求,发挥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与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和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的带动辐射功能,结合重庆直辖体制和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实际,在借鉴吸纳中外博物馆总分馆制经验的基础上,对总分馆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实施总分馆制是破解重庆区县博物...
图为本次展出的“宽把带流黑陶盖杯”。张颖绿荞摄 “古韵茶香——镇江博物馆藏历代茶具精品展”18日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涵盖130件套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与茶相关的陶器、瓷器以及银器等展品,展示了不同时代的茶文化。 据介绍,中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种茶、制茶和饮茶最早可追溯到神农氏时期,当时茶作为药用而受到关注。汉代至两晋时期,饮茶已较为普遍。唐宋时期,茶道风靡,茶肆、茶馆、茶坊...
《冰清玉洁: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玉器展》8日在吉林省博物院正式展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百余件精美玉器,呈现了玉器的发展及演变,反映出不同时期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和审美。 该展由吉林省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共同主办。展览按照玉器使用功能分为“陈设之玉”、“礼仪之玉”、“润身之玉”和“生活之玉”四个部分,其中穿插关于中国玉器的背景常识介绍,向观众普及玉器发展史、功能和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
4月16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又一分馆——重庆师范大学分馆正式挂牌。双方签订了总分馆合作共建协议书,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向重庆师范大学博物馆授予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师范大学分馆”牌匾。这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继在区县博物馆成功建立总分馆之后,首次与高校开展联合发展探索实践后,在大学设立的第一座分馆。这也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建立“区域博物馆联合发展共同体”的又一实践成果,标志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记者近日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获悉,该馆现已在其官网面向社会公布34类共计91209件(套)藏品信息。今后,市民只需联通网络,便可清晰获得文物名称、年代、类别、级别、质地、来源、尺寸等详细信息。此举是博物馆资源面向社会共享的重要一步。 “我们馆通过实施数字化博物馆建设项目,正在努力建成智慧型博物馆,并不断利用新技术和新平台,拓宽公共服务平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相关负责人透露,此...
近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主办的“清风正气——历史文物中的廉政文化”展在黔江、武隆等渝东南地区开幕,通过15种类型50余件(套)文物和资料,展示了蕴含在文物身上有关“廉”和“廉政”的故事,从“修身养德”“履职从政”“社会教化”三个方面阐释廉政文化的内涵。 据了解,现场展出的文物包括东汉画像砖、景云碑、红陶抚琴俑、清代赏瓶、吴玉章制服等,这些珍贵的文物生动呈现了蕴含在它们身上有关“廉洁”、“...
4月9日,以“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长征精神”为题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将军·名家书画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行。展览旨在以艺术的形式重温岁月,用丹青铭记历史、洒翰墨缅怀先烈,让伟大的长征精神薪火相传。 展览由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锦城将星书画院、重庆市书法家协会和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主办。共征集到书画作品300余幅,其中既有开国将军、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生前留下的墨宝,又有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
1月24,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无线网络建设项目经过综合调试,公共区域已实现WIFI全覆盖,观众在“城市客厅”欣赏展览的同时,不再受传统讲解的限制,也不再担心会花费手机流量,直接通过手机、IPAD、上网本等终端获得博物馆最新展览资讯、重要藏品的图片文字及视频赏析、重要讲座、文化产品展销会、社交活动等基本信息,这标志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公众服务人性化更加凸显,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已迈上新的台阶。
日前,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项目合作座谈会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会议室召开。 座谈会上,双方在陈列展览、人员培训、创意文化产品开发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和初步合作的意向。总领事馆官员陈方夙介绍了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关于创意产业、对英投资和大英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和威尔士博物馆的情况,并希望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加强与英国博物馆和相关企业在博物馆规划、展览设计、文博设施设备、人员培训等方面的...
荷兰高罗佩家族日前向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捐赠116件高罗佩私人收藏的文物。 高罗佩是荷兰职业外交官、汉学家、作家。他一生钟爱中国文化,琴、棋、书、画皆造诣不凡,不仅以在中国书画、古琴等领域广博精深、独辟蹊径的汉学成就而闻名于世,更以创作《大唐狄公案》系列侦探小说而蜚声四海。 1943年至1946年,高罗佩出任荷兰驻中国大使馆一等秘书,在重庆工作、生活了三年。高罗佩之子托马斯·范·古利...
荷兰高罗佩家族日前向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捐赠116件高罗佩私人收藏的文物。 高罗佩是荷兰职业外交官、汉学家、作家。他一生钟爱中国文化,琴、棋、书、画皆造诣不凡,不仅以在中国书画、古琴等领域广博精深、独辟蹊径的汉学成就而闻名于世,更以创作《大唐狄公案》系列侦探小说而蜚声四海。 1943年至1946年,高罗佩出任荷兰驻中国大使馆一等秘书,在重庆工作、生活了三年。高罗佩之子托马斯·范·古利...
近日,新西兰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部主任陈雯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参观、访问并与馆洽谈合作事宜。三峡博物馆馆长黎小龙、副馆长柳春鸣会见了陈雯女士。新西兰国家博物馆Te Papa是一所综合博物馆,主要展示艺术、毛利文化、自然历史及太平洋地区文化,每年约有140万观众流量。陈雯女士简单介绍了Te Papa的基本情况 ,并指出为庆祝中新两国建交40周年,2012年底新西兰国家博物馆将推出《毛利碧玉:新西兰的传...
8月10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党委召开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全面传达了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张德江书记视察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讲话、徐海荣部长在全市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精神。馆党委书记、馆长黎小龙要求全馆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市委精神,切实推动博物馆科学发展,努力开创文博事业新局面。一、部署全员学习贯彻《讲话》精神。要求近期全馆要集中精力学习领会《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结合...
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与深圳博物馆合作举办的《造化心源——深圳博物馆馆藏书画精品展》7月5日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4楼书画厅隆重开幕。此次展览作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与深圳博物馆首度合作的项目,汇集了深圳博物馆80件馆藏书画精品,时跨明、清、民国。其中既有大家经典,如明代祝允明草书《晚晴赋》、《荔枝赋》合卷、董其昌临颜真卿的作品;又有地方特色,如清代“岭南第一才子”宋湘的《帝京赋》。所呈现的正是中国书画...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