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郑燮,号板桥,扬州府属兴化县人。郑板桥善画兰,竹,石,尤精墨竹,学徐渭,石涛,八 大的画法,擅长水墨写意。在创作方法上,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阶段论。郑板桥特别强调要表现“真性情”、“真意气”。他笔下的 竹,就是自己思想和人品的化身。他的墨竹,往往挺劲弧直,具有一种弧傲、刚正之气。在艺术手法上,郑板桥主张“意在笔先”,用墨干淡并兼,笔法疲劲挺拔, 布局疏密相间,以少胜多。他...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是“扬州八怪”中为人称道的画家。其善画兰、竹、石,尤精墨竹,擅长水墨写意。而他的书法和绘画一样,亦是“狂怪”意趣,初学黄庭坚,后攻《瘗鹤铭》,又融入兰竹笔意,遂自创一体“六分半书”。 这幅郑板桥行书牡丹诗轴(见图),纸本,纵84厘米,横26.5厘米,原题于复堂老人所绘牡丹,后分割流传。诗文:“十分颜色十分红,顷刻名花在眼中,富贵若凭吾笔...
古代文人墨客笔下常见的景致大都离不开梅、兰、竹、菊“四君子”,既能寄予抒怀之志,又能显现自我的品行情操,暗含着理想化的人生图景,优雅而惬意。郑燮多画兰、竹、石,也画松菊,其中尤以画竹最为著名,真情率意,随心状物,以不屈姿态立于天地,和而不同。 郑燮写竹蕴含深意,情绪也隐匿其间,他不同于文人雅士赏玩笔墨,躲避现实的消极姿态,曾有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
画墨竹一丛,老干新篁,疏密有致,浓淡得宜,画出重叠错落、老节新枝之态。布局恰到好处,作长题于竹叶之间,别有情趣, 自题“吾邑善画竹者,以禹鸿胪为最,而渔壮尚友次之。……予不逮二公远甚,今年七十有一,不学他技,不宗一家,学之五十年不辍,亦非苟而已也,翔高老长兄四十初度,索余写竹为寿,且曰: ‘宁乱毋整, 当使天趣淋漓,烟云满幅。’此真知画意者也。予既自出机轴,亦复远追禹、尚二公遗笔,是不独郑竹,并可...
竹子作为独立的画种出现很早。唐、五代纯以浓墨画竹,至北宋文同创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苏轼及后朝的赵孟頫、王绂等皆以此为宗,以写实为主:竹竿较粗,竹叶较细,结构比例准确。至清代郑燮为之一变,独创“板桥竹”,造型削繁就简。竹竿细挺有韧性,而叶肥如柳、桃叶,具不似之似妙,而且竹子虚心自强、劲直向上的品性,被赋予坚贞高洁的寓意。 《竹石图》修竹数枝,秀石几块,形简而意足,是板桥六十二岁的作品,‘总观全局...
纵96.5厘米,横 136.5 厘米。 纸本,水墨。 此画绘青竹数竿,题画诗穿插其间,构图非常独特。上有其题画诗,侧钤“郑燮之印”、“乾隆东封书画史”等印。乾隆二十九(1764)年,郑燮时年72岁。
郑燮 丛竹图 古代文人墨客笔下常见的景致大都离不开梅、兰、竹、菊“四君子”,既能寄予抒怀之志,又能显现自我的品行情操,暗含着理想化的人生图景,优雅而惬意。郑燮多画兰、竹、石,也画松菊,其中尤以画竹最为著名,真情率意,随心状物,以不屈姿态立于天地,和而不同。 郑燮写竹蕴含深意,情绪也隐匿其间,他不同于文人雅士赏玩笔墨,躲避现实的消极姿态,曾有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
郑燮的《墨竹图》 郑燮,号板桥,扬州府属兴化县人。郑板桥善画兰,竹,石,尤精墨竹,学徐渭,石涛,八 大的画法,擅长水墨写意。在创作方法上,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阶段论。郑板桥特别强调要表现“真性情”、“真意气”。他笔下的 竹,就是自己思想和人品...
新浪收藏讯 2011年12月5日晚,北京保利“妙得骊珠——中国历代名家重要书画夜场”在亚洲大酒店开拍。郑燮《竹石图》以480万起拍,几番出价之后,最后以620万的价格落槌,此前拍品的估价为600—800万。 作品简介: 以竹石之术驰名宇内的郑板桥,其实即是“以文为画”的大家。目前传世的郑氏作品中,多有堪称“以文为画”成功实践的典范之作,如署款为“乾隆戊寅秋八月,板桥郑燮”的荣宝斋旧藏《墨竹...
2012年6月3日,北京保利古代书画夜场,郑燮《修竹清石图》最终以800万的价格落槌,该作品之前估价为RMB 8,000,000-10,000,000。尺寸为:166×74cm 。 郑燮(1693-1765),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
扬州画派以“敢于创新、自创我法”的艺术特点享誉于世,而扬州八怪中最为瞩目的便是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的郑板桥。在北京匡时今年春拍精心打造的扬州画派专场中,郑板桥的《竹石兰蕙图》继中国嘉德以4370万成交《行书诗翰》后,以4600万的成交价再次刷新纪录。 7日下午3点在国际饭店的北厅扬州画派作品专场开拍,虽比原计划时间延迟近两小时,但这对历来受藏家追捧的画派作品丝毫没有影响,部分买家早早...
《竹石兰蕙图》扬州画派以“敢于创新、自创我法”的艺术特点享誉于世,而扬州八怪中最为瞩目的便是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的郑板桥。北京匡时在今年春拍精心打造的扬州画派专场中,郑板桥的《竹石兰蕙图》继中国嘉德以3800万落槌4370万成交的《行书诗翰》后,以4600万的成交价在刷新纪录。7日下午3点在国际饭店的北厅扬州画派作...
“书画同源——中国画家书法展”于2010年8月20日开始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展出。这次展览展出了广州艺术博物院收藏的从明代至现代的绘画大家唐寅、文徵明、董其昌、陈洪绶、朱耷、郑燮、居廉、赵之谦、吴昌硕、黄宾虹、高剑父、徐悲鸿等的书法精品。 “书画同源”,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书法附着于文字,而文字与绘画在起源上有相通之处。这就是“书...
匡时09秋拍清代“扬州画派”作品专场于12月15日下午举行。本场拍品总数为23件,成交21件,成交率为91.3%,总成交额5330.1万元。其中,郑燮《竹石图》(195×100cm,1764年作)以1512万元成交,拔得全场头筹;华嵒《明妃出塞图》(125×58.5cm)则以1230万元成交紧随其后;整场金农四件作品全数成交,表现抢眼。 郑板桥 《竹石图》 成交...
匡时09秋拍清代“扬州画派”作品专场于12月15日下午举行。本场拍品总数为23件,成交21件,成交率为91.3%,总成交额5330.1万元。其中,郑燮《竹石图》(195×100cm,1764年作)以1512万元成交,拔得全场头筹;华嵒《明妃出塞图》(125×58.5cm)则以1230万元成交紧随其后;整场金农四件作品全数成交,表现抢眼。 郑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