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去国帖 辛弃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去国帖》,纸本,册页,纵33.5厘米,横21.5厘米,行楷书,10行,110字。鉴藏印钤“杨氏家藏”“原素斋”“松雪斋”“琳印”“海印居士”“黄琳美之”“休伯”“项元汴”诸印,以及“皇十一子成亲王诒晋斋图书印”“南韵斋印”“莲樵成勋鉴赏书画印”“莲樵曾观”等印。 此帖是《宋人手简册》中一页,内容为酬应类。文中“秋初去国……日从事于兵车羽檄间”,是指在...
辛弃疾画像 图片来自网络 历史开了辛弃疾一个巨大的玩笑:一个本意驰骋天下、恢复河山的帅才,却最终被历史定位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阳刚与阴柔,个人气质与时代气质格格不入,这些原因注定了辛弃疾“怀才不遇”的悲剧。 里约奥运会上,有几个男神级人物,面目英俊,身材健硕,水平高超,关键人品还好,不像霍顿那般没素质,动不动恶言伤人。 看电视直播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在南宋,一个阴柔的软...
辛弃疾(资料图片) 来自古人对“星星”的猜想—— 随着电影《火星救援》的热映,火星火了,火星上的土豆更火了,人类对于太空探险和太空移民的激情再一次被激发。而据媒体报道,前不久,科研人员宣布发现火星上存在液态水,尽管可能是短时间内的存在,但还是让地球人极其兴奋,觉得向地球外移民又接近了一步。 由此可见,茫茫宇宙中的天体,总是牵连着咱们地球人的感情和人事,而在古代人的意识里,天体更是和人事紧紧相...
咱们的文学史把宋朝词人分两派,一派叫豪放派,一派叫婉约派。婉约派的代表是李清照,豪放派的代表是辛弃疾,这一男一女在词风上背道而驰,在生活上也是天差地远。 李清照出身高贵,亲爹是官,公爹是官,姥爷是官,舅舅是官,前半辈子锦衣玉食,后半辈子却颠沛流离:又是守寡又是改嫁,又是被骗又是被盗,不是她弟弟李迒罩着,下场不堪设想。辛弃疾刚好相反,前半生揭竿起义,造金国的反(他原本是金国人),在游击战中度过;后...
在我们的印象中,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是个“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人物,一是能写诗,“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被誉为豪放派的鼻祖;二是能打仗,“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用现代的语言来说,他是武将之中写诗最好的,也是诗人之中最能打仗的,是个“跨界”的双料冠军,以至清代文学评论家...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南宋 辛弃疾《西江月·谴兴》 少年读辛弃疾,只是强说愁;中年读辛弃疾,才是于我心戚戚焉。因为少年得意,哪知词人的艰辛?中年失意居多,方知英雄的...
记者探访发现 省级文保单位辛弃疾墓破败荒凉亟待维护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的这些千古名句,许多人耳熟能详;然而知道辛弃疾罢官闲居上饶20多年,最后卒于铅山、葬在铅山的,估计寥寥无几了。 “辛墓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却荒草没碑、破败荒凉,倘不是...
■辛弃疾手迹《去国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供图/葛云波 能文能武的辛弃疾在一次抓捕行动中,被惊慌的叛徒一眼识破了“真相”——原来他竟是一头青兕。 青兕是什么?辛弃疾为什么被指认为青兕?后代人为什么要争当青兕或者青兕后身?大词人的这则轶闻其实并不简单,需要到历史和宗教中去找答案。 ■青兕下凡:辛弃疾和《西游记》妖魔 《宋史》里有一段关于辛弃疾的故事。辛弃疾在北方参加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