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湖州市博物馆原创展览“刀﹒木﹒情——赵延年版画艺术展”在萧山博物馆展出,这是该展继武汉博物馆、温岭王伯敏艺术史学馆、宁波天一阁博物馆、苏州碑刻博物馆后巡展的第五站。 在中国的文化界,版画虽有很长的历史,却一直默默无闻。然而,这种艺术形式在当代中国艺术、社会和政治意识发展中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赵延年是版画界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以黑白木刻为主,成就非凡,他是我国黑白木刻的一面旗帜...
什么是重构?就是在作品中将自然形象解构,重新组织画面结构,建构一种全新的艺术形象,听起来似乎有点高大上,其实有点类似于我们熟知的拼图。但是“重构”这一绘画艺术手法又与我们熟知的拼图有所不同。本周四,萧山博物馆将推出“重构馆藏经典,体验陶瓷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如果你想要深入了解,不妨去报名参加这个活动吧! 本次活动的对象是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均可预约参加,名额20名,报满即止,活动时间为8月...
5月18日,萧山区蜀山广元幼儿园和吉的堡幼儿园小朋友早早地来到了萧山博物馆,参观《金鸡报晓——酉年生肖展》。这个展览由萧山博物馆和浙江省自然博物馆联合举办,是萧山博物馆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宣传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展览通过丰富的标本、文物及多媒体等手段,展示了有关鸡的许多生物学信息和文化。 除了《金鸡报晓——酉年生肖展》和固定陈列《瓷器曙光》《萧山历史名人》,萧山博物馆在“国际博物...
田惟祐及其夫人张氏合葬墓 曾于明代任“广西桂平市市长”的田惟祐,最后偕妻终老萧山。他们会留给今天的我们怎样的信息? 昨日,记者从萧山博物馆获悉,位于萧山区极地海洋公园西南侧的墓群挖掘工作已经基本结束,本次挖掘共清理墓葬33座,墓葬所属时代跨度较大,由春秋战国及至明清时期。汉六朝墓出土遗物相对丰富,主要以罐、碗、壶、水盂等陶瓷器皿为主,并有少量的金属件。明清墓葬中出土器物较少,主要遗物为...
萧山8000年文明史,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民间文化。民间工艺作为萧山民间文艺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长期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民间工艺,昨日上午,由区文联主办,区民间文艺家协会、萧山博物馆和区文化馆共同承办的“萧山区民间工艺精品展”在萧山博物馆展厅启幕。 本次展览是迄今为止萧山民间工艺界最高规格的一次展览。展览展出的80余件工艺作品大都在省、市级乃至国家级参赛获奖或展出...
7月26日,萧山区泰和社区‘“春泥计划”的40多位小学员来到萧山博物馆参观。小学员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有序参观了“猴年生肖展”、“瓷器曙光厅”“萧山名人厅”等。参观过程中,学员们听得认真问得仔细,“陶和瓷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龙窑为什么要有投柴孔?”、“汤寿潜的功劳和课文里的詹天佑一样吗?”……在讲解员的耐心解答下,学员们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为更好地服务今年的“春泥计...
本次展览展出来自全省10家文博单位的佛教相关文物101件套,依照从越地到东南到全国的基本思路,分为“佛现越地”、“东南佛土”、“佛光遍照”等三个单元,向观众系统展示了中国佛教在浙江发展的历史脉络,并全面呈现了博大精深的浙东佛教文化。 在展出的藏品中,还包括萧山博物馆的三件藏品。其中,两件吴越国时期的铜阿育王塔出土于萧山祇园寺,一件南朝时期的铜观音菩萨立像出土于萧山衙前窖藏,这些藏品体现了佛教...
《佛峙天姥——新昌大佛1500年纪念特展》,将于今日在萧山博物馆开展。 浙江新昌是佛教汉化的发祥地之一,称之为“禅源”。《佛峙天姥——新昌大佛1500年纪念特展》主题为“佛峙天姥”,与新昌博物馆历史文化陈列展的主题“梦游天姥”相呼应,以纪念新昌大佛建成1500年。展览由《佛现越地》、《东南佛土》、《佛光遍照》三部分组成,系统讲述中国佛教浙江发展的历史脉络,全面呈现了博大精深的浙东佛教文化...
6月11日是我国的第11个文化遗产日。围绕“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这一主题,萧山博物馆为广大观众朋友准备了一系列活动,通过展览活动、专题讲座、义务鉴宝、政策咨询等形式,扩大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影响力,加强文化遗产与人民群众的沟通和联系,让更多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融入群众的现代生活。在即将迎来20国集团峰会召开之际,结合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的开展,让我们每一个萧山人能更全面地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服务G20...
5月教育月活动推出后,萧山博物馆迎来了一批批热情的观众前来体验,博物馆大厅内异常热闹。结合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与文化景观”,在5月21日下午开设的阅•文博读书会则再次把博物馆教育月活动推向了高潮。 携手5.18,喜迎G20,阅•文博读书会是萧山博物馆在教育月期间推出的一项新活动。读书会借助博物馆里的各类文博历史类书籍、社会各界捐赠的各种历史、休闲类书籍,为观众打造了一个全新的读书交流...
五颜六色的彩陶,是孩子的最爱,G20峰会的召开,是全杭州人心中的一件大事,当两者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5月22日上午,30多个孩子齐聚萧山博物馆,他们用彩陶捏出了心中的G20,神奇的变化产生了。 活动现场一片热闹,孩子们拿着陶泥埋头苦干,家长们在一旁出谋划策。G20峰会参会国的国旗、国徽,甚至是当地土著都成了孩子们的创作对象,一个个彩陶作品新意十足。 “看,这是巴西的国旗,这是中国的...
携手5.18,喜迎G20.5月1日,萧山博物馆正式启动“博物馆教育月”活动。截止5月15日,活动时间已过半,精彩而丰富的活动内容激发了观众的热情,也吸引了很多志愿者参与。 碑拓制作体验是一项既能欣赏书法大家作品又考验耐心的活动。很多观众表示之前从未接触过碑拓,觉得碑拓制作很新奇,因此参与者众多。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观众跃跃欲试,也有部分观众做出了相对完整的碑拓作品。 更多...
2016年是中国农历丙申年,也是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猴年”。猴子机智灵敏、顽皮可爱、滑稽幽默、模仿力强,从古至今,一直是人们非常喜爱的动物。在猴年5•18博物馆日,浙江自然博物馆和萧山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灵猴献瑞——猴年生肖展”在萧山博物馆开展。 猴子是我们对灵长类的通俗称谓。准确地说,猴子与我们人类都属于灵长类哺乳动物。“灵猴献瑞——猴年生肖展”由“自然界中的灵长类”与“猴文化”两大部分内容...
岁月留痕,影像记忆。4月9日,《岁月留痕——萧山古建筑摄影优秀作品展》在萧山博物馆展出。一百多件摄影作品,记录了萧山古建筑的沧桑与魅力,传承了萧山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当天上午举行的《岁月留痕—萧山古建筑摄影比赛优秀作品展》开展暨颁奖仪式上,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副局长卓军,萧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赵文虎等为摄影比赛优秀作品获得者颁发证书。 这次在萧山博物馆展出的摄影佳作全部出自2015’萧山古建筑摄影比...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