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8日发布消息称,在2017年大凌河中上游红山文化遗存考古工作中,已发现112处红山文化遗址。 红山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最著名的一支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中占据独特地位。 据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准的项目计划,2017年,该所在辽宁喀左、建平地区开展红山文化遗存考古调查,并在未来5年内持续寻找红山文化的核心聚落...
牛河梁遗址女神头像 红山后遗址出土石器及陶器 3月30日,由内蒙古赤峰市人民政府和辽宁朝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红山文化遗址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国际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以及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就红山文化遗址的价值进行了探讨,并对其申遗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个遗址被选为申遗地点 红山文化...
1月20日,记者从辽宁省朝阳市有关部门了解到:有“中华第一坛”之称的辽宁喀左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修复工作日前已经完成,年内有望面向游客开放。届时,人们可以深入现场,穿越5000年近距离观摩中国最早的祭祀遗址。 该遗址坐落在辽宁朝阳喀左县城东北约4公里的兴隆庄镇东山嘴村民组的后梁顶上,属新石器时代,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历史。遗迹为一组以南北轴线布局的石砌建筑群址,包括北部的一座大型方形基址,南部...
1月11日,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消息称,该所已完成辽宁朝阳半拉山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成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发现。 红山文化代表中国北方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曙光,其文明程度比中原地区早约1000年。 从2014年开始,考古人员对半拉山遗址实施抢救性发掘,历时3年结束。在1600平方米的范围内,清理出墓葬78座、祭坛1座、祭祀坑29座,出土文物2...
要经济发展,更要文物保护 ——《红山文化研究》首发式暨红山文化遗址调查与保护工作座谈会侧记 6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敖汉史前考古研究基地、敖汉旗人民政府主办的“《红山文化研究》首发式暨红山文化遗址调查与保护工作座谈会”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召开。在会上,《红山文化研究》进行了首发,随后,参会的相关专家学者对红山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意见...
6月17日上午,红山区法制办和文物局组织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赤峰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将出台《内蒙古赤峰市红山文化遗址群保护条例》进行了征求意见座谈。 根据修改后的《立法法》和内蒙古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赤峰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将出台《内蒙古赤峰市红山文化遗址群保护条例》,目的是为了加强红山遗址群和魏家窝铺遗址的保护和管理及配合“申遗”工作的需要。为加快保护条例的...
【摘要】阐述了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区景观资源现状及保护的必要性,分析了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景观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从资源的景观价值和生态价值两方面制定相应保护措施,旨在为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区景观资源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高参考借鉴。 【关键词】景观资源 可持续发展 保护对策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区 【机构】辽宁省凌源市林业局林业工作总站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是二十世纪世界性考古发现之一,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遗址于1981年被发现,距今5500年至5000年,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新石器晚期遗址。该遗址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把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从黄河流域扩大到燕山以北的西辽河、大凌河流域,为夏代以前的“三皇五帝”传说找到了依据。 2012年,国家文物局将牛河梁遗址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红山后遗址、魏家窝铺遗址整合为“红山...
3日,记者从辽宁省朝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朝阳中院于近日对“11·26”特大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第一批案件作出一审判决。以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分别判处王某某、姚某某等5名被告人无期徒刑,判处李某某、杭某某等25名被告人有期徒刑15—3年不等,并处罚金。判决追缴被盗文物54件,其中一级文物29件、二级文物13件、三级文物10件及一般文物2件。判决没收非法出土文物226件,包括一级文物67件、...
记者26日从公安部获悉,近日,在公安部直接组织指挥下,辽宁公安机关会同河北、内蒙古、山西等6省份公安机关同步开展集中行动,一举破获公安部督办的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打掉盗掘犯罪团伙10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75名,追回涉案文物1168件,收缴一大批作案车辆、手机、银行卡。据了解,此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单案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和追缴被盗文物数量最多的案件,追回的被盗文物中,一级文物125件,二级文物86件...
11月28号,红山文化遗址联合申遗遗产价值分析论证会在北京召开。这也是我市与辽宁省朝阳市联合申遗以来召开的首次论证会。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佟国清在会上指出,赤峰市将进一步加强与朝阳市的合作,尽快建立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月碰头、季调度的定期会商机制,明确时间表、进度表和责任单位,尽快确定联合申遗专家委员会名单,实现双方合作整体化。尽快出台红山文化遗址的管理办法,将红山文化遗址联合申遗纳入法...
6月11日,赤峰市政府与朝阳市政府在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共同举行了红山文化遗址联合申遗签字仪式,赤峰市政府副市长梁淑琴与朝阳市政府副市长张东群共同签署了《红山文化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备忘录》,两市将共同推进红山文化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这标志着红山文化遗址申遗工作进入到新一阶段,两市将力争在2018年前成功申遗。 自治区文化厅厅长周纯杰,副厅长安泳锝,辽宁省文化厅副厅长、文物...
完成了牛河梁考古发掘报告,完成了保护区内企业关停、搬迁和环境整治,完成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物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申遗所需8.5公里长的101国道改移工程……日前,红山文化遗址申遗长跑已进入最后一圈冲刺。 与以往辽宁朝阳一个市“单飞”不同,这一次是辽宁朝阳和内蒙古赤峰两个市联手冲刺,申报项目也由过去的独立申报,调整为与赤峰市的红山后遗址、魏家窝铺遗址共同组成“红山文化遗址”。 3日,记者从...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文化局(文物局)和辽宁省朝阳市文广新局就红山文化遗址联合申遗的具体事宜进行磋商并达成建设性共识。 红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农耕文化,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和辽宁西部,因最早发现于赤峰市红山后而于1954年被命名为红山文化。2012年11月,红山文化遗址以赤峰市、朝阳市联合申报的形式,进入国家文物局更新后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赤峰市文化局(文物局)、朝阳市文广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