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清 高25.8、口径4.5、足径11厘米 1960年周德蕴先生 捐赠 直口,溜肩,直腹,圈足。通体施粉青釉,外底书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雍正时期是清代制瓷业繁荣鼎盛时期,瓷器以精细典雅而著称于世,尤以颜色釉为最,品种丰富,雍正十三年《陶成纪事碑》中记有五十七种釉彩,烧造之精,无与伦比,以浅淡素雅的粉青釉、东青釉为最佳。粉青釉为南宋龙泉窑首创,经元、明时期的发展,到清代雍...
元 高5.8厘米、口径14.3厘米、足径3厘米 龙泉窑在今浙江省龙泉县。开创于北宋,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元明两代继续生产。龙泉窑产品以青釉为主,其装饰手法有划花、贴塑等。宋元时期,龙泉窑瓷器经过海路大量出口。
宋 南宋 公元1127年-1279年 陈设品 高26.9厘米、口径4.7厘米、足径9.2厘米 此件凸花葫芦瓶通体施粉青釉,瓶身上下部位都堆贴缠枝花卉,纹路凸起处因流釉而显出胎质的白痕,俗称“出筋”。 葫芦式瓶是南宋后期龙泉窑创新品种之一,瓶身由两截粘合成上小下大的束腰式葫芦,造型新颖。这种瓶传世较少,同类器在考古中也有所发现。1972年四川什邡窖藏出土了一件龙泉窑带盖葫芦瓶...
宋 南宋 陈设品 高8.6厘米、口径15.8厘米、底径14.3厘米 此炉为仿古器物。侈口,立耳,束颈,圆鼓腹,三矮足。青釉,上布满裂纹,釉色晶莹透明,富有光泽。 炉是宋代南北瓷窑普遍烧制的器物之一,是仿商周时期青铜鼎样式制作的,是北宋末期出现的复古风气的产物。( 撰文:王义康 )
名称:清雍正粉青釉尊 类别:瓷器 年代:清雍正年间 文物原属:清宫御用瓷器 文物现: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高13.3cm,口径21.2cm,足径11.6cm. 清雍正粉青釉尊广口外撇,折肩,腹部呈六方委角形,束腰,圈足外撇。通体满施青釉,只在肩部饰一道凸起的弦纹。外底采用釉下五彩工艺之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书款。 此尊线条优美流畅,隽秀娴雅,在造型上颇...
双鱼洗是南宋、元朝龙泉窑烧制的名品之一。此洗之基本造型为折沿、斜弧腹、平底、直足,在洗内底装饰有采用堆贴或凹印两条鱼纹,故得此名。 如图所示,这是笔者收藏的一件元朝龙泉窑粉青凹印双鱼洗。该洗高3.5厘米,口径12.5厘米,底径5.5厘米,折沿宽1.3厘米。折沿微翘,唇沿较厚,斜弧腹,平底,直足,足墙矮宽,施粉青釉,器足无釉。洗内底中间凹印鱼纹两条,噘嘴翘尾,逆向而游,灵动如活。 ...
龙泉窑位于浙南,创烧于北宋,质优在南宋,元代大发展。元龙泉产品虽无南宋之精美,但因国内外销售量极其巨大,成为龙泉窑器满天下之兴旺时期。本文介绍的这件龙泉窑粉青釉内外划花贴四鱼盆,就是近年在农村征集的传世品,一件600年前的日用瓷器能在民间代代相传,一直用到现在还基本完好,实在是个奇迹。 此盆高10厘米,口径33厘米,底径15厘米,粉青釉,带边棱板沿。盆内壁模印一周波浪纹,盆底中央模印旋浪纹,...
墨盒是文人雅士为方便书写,将预先磨制好的墨汁,装在固定的容器里加上丝绵,出行时随身携带。一般认为,墨盒从民国开始出现,主要为铜墨盒。其实从商周出土的青铜器中,已发现我国先民用小青铜器具盛装墨汁,以方便携带,随时可用。 笔者收藏了一件明代粉青釉褐彩窑变瓷玄武纹墨盒,长13厘米,宽9厘米,高7厘米。墨盒造型奇特,整体为龟形,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盒盖,表面有凸印龟背纹饰,中部塑有一条盘踞的三角头...
此件三足弦纹炉仿官窑而制,直口筒腹,下承三足。造型古朴典雅,形体庄重,敦实憨厚,圆浑秀美。通体饰以弦纹三道,施仿官釉,胎骨较厚,釉呈粉青,釉色滋润如玉。釉面布满大小纹片,错落有致,纵横交织如网,层层迭迭,晶莹透亮,在青釉的掩映下,犹如冬天江河里的冰块碎裂,相得益彰,饶有趣味,古拙而不失俊美。紫口铁足,器内多块红紫窑变斑(官窑质之隐纹如蟹爪,哥窑质之隐纹如鱼子,但汁料不如官窑耳。一窑烧出器皿,时有窑...
这件粉青釉琮式瓶(见图),高27.8厘米,腹径12.5厘米,口径9厘米,足径10.8厘米。圆口,短颈微撇,平折肩,方体,圈足,足底露胎。通体及底部满施粉青色釉,底书青花“大清光绪年制”两行六字楷书款。器身四周浅浮雕八卦图案,八卦图案为突出的阳文且略长。此瓶现藏于陕西省文物总店。 从器型来看,琮式瓶的原型为新石器时代的玉琮。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为我国古代的重要礼器之一。据战国«周礼·...
清雍正 粉青釉贴花双龙盘口尊 六字篆书款清雍正 粉青釉贴花双龙盘口尊 六字篆书款 5月31日,佳士得中国瓷器及艺术品部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一连举行四场主题拍卖。其中在单品专场‘雍正粉青釉双龙尊’专拍中,“清雍正粉青釉贴花双龙盘口尊”以1.24亿港币落槌,加佣金1.405亿港元成交。此双龙尊堪称佳士得历来经手最珍罕的单色釉瓷器之一,曾于2004年在佳士得拍卖上创下当时的清代单色釉瓷器世界纪录(1...
粉青釉暗兽面纹交泰尊,清乾隆,高16cm,口径6.9cm,足径8cm。清宫旧藏。 尊口外撇,短颈,溜肩,弧鼓腹,圈足跟外撇。通体施粉青釉,腹部模印兽面纹、云纹。在器腹中部采用镂雕的手法把器腹分为上下两部分,并以正、覆如意头的造型相扣,内置铜胆供插花用。外底以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交泰”之名出自《易经·泰》,称“天地交,泰”,旧时指时运亨通。此尊沿用“交泰”之名在于其上下交接...
粉青釉暗夔龙纹洗口水丞,清乾隆,高5cm,口径3.3cm,足径5cm。清宫旧藏。 水丞洗口,束颈,扁圆腹,腹以下收束,圈足,足内有青花篆书“乾隆年制”四字款。器里外施粉青釉,肩部有暗印花如意头纹饰一周,腹部饰夔龙纹,近足处饰莲瓣纹一周。 此水丞釉面匀净,釉色柔美雅洁,造型别致,为御用文具中的精美之作。
粉青釉鸡形熏,清乾隆,高22cm。 熏呈雄鸡形,作俯卧回首状。底部与鸡身可以分离。通体施粉青釉,无款识。 清代乾隆时期,为了体现高超的制瓷水平,御窑厂经常烧造一些具有实用功能的陶瓷雕塑器,这件粉青釉鸡形熏就是其中之一。雄鸡尾羽舒展,神态逼真,采用了镂空剔雕的工艺技法。熏香时,可把香料放在底座中,燃出的烟雾从雄鸡的口和翅间袅袅飘出,可谓用心巧妙。鸡与“吉”谐音,寓意吉祥,同时也有暗示皇帝要“闻鸡...
粉青釉茶壶,清雍正,高11.6cm,口径7.5cm,足径14.5cm。 壶敛口,扁圆体,短直流,方曲柄,假圈足,平底。盖与壶以子母口套合,盖面微隆起,上附桥形系。通体施粉青釉,光素无纹。壶流及壶口沿因釉层较薄微露白胎。外底青花署“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此壶造型简练,线条硬朗但不失流畅,色泽清淡素雅,釉质较温润,是一件赏用俱佳之作。清雍正时期青釉瓷器的生产无论是配方还是对烧制技术的掌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