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走进西善桥文化中心的大院,仿佛走进一个“碑刻王国” 馆址位于岱山;建成后将有重量级的碑刻展出 目前,六朝古都南京有案可查的碑刻500多件,从汉代至民国,每个时期的都有。不久的将来,一个以碑刻为主题的博物馆将定址“文物富矿”西善桥,与改造升级后的西善桥历史文化博物馆形成双馆合一的“南京碑刻博物馆·西善桥历史文化博物馆”。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杨新华告诉现代快报...
走进西善桥文化中心的大院,仿佛走进一个“碑刻王国” 目前,六朝古都南京有案可查的碑刻500多件,从汉代至民国,每个时期的都有。不久的将来,一个以碑刻为主题的博物馆将定址“文物富矿”西善桥,与改造升级后的西善桥历史文化博物馆形成双馆合一的“南京碑刻博物馆·西善桥历史文化博物馆”。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杨新华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双馆已完成项目立项前的最后一轮论证,预计年后可启动展...
由苏州碑刻博物馆与湖州市博物馆主办,长兴博物馆、德清博物馆、赵孟頫故居旧址纪念馆协办的“松雪神韵——苏州碑刻博物馆藏赵孟頫碑刻拓片特展”日前在湖博二楼临展厅登场。 本次展览是湖州博物馆继2007年“归去来兮——赵孟頫书画珍品回家展”后,再次集中展示赵孟頫书法艺术作品。同时该展也是湖博系列展览“晋韵流衍•中国书画精品”系列之十九。本次展览从苏州碑刻博物馆收藏的碑刻和拓片中挑选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是一代书画大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此次碑博挑选最具代表性的馆藏赵孟頫书法碑刻拓片50余件进行展出,其中有赵孟頫手书真迹大碑拓片——《平江路重修儒学记》和《玄妙观重修山门记》,也有小巧精细的《临黄庭经》《酒德颂》等书条石拓片。 配合展览,碑...
7月28日至8月28日,苏州碑刻博物馆联合南阳唐王府博物馆共同举办“汉画印像——中国汉代画像艺术展览”,本次展览共展出汉画像石及拓片近80余套,其内容涉及了神话传说、精灵鬼怪、历史故事、生产生活等等,形象繁多生动。 据南阳唐王府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展览的朱拓“飞龙星象”图,在台北故宫博物馆亦有收藏,为民国南阳县教育局长孙文青受鲁迅所托拓印的珍品之一。另外,还有关于历史人物故事的内容,...
近日,苏州碑刻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平江图》、《天文图》碑拓片共赴韩国国立全州博物馆,参加《唐宋转换时期的吴越文物特展》活动。 这两块碑刻为1961年的首批国保单位。《平江图》是宋代平江府(今苏州城)城市规划地图,清晰再现了北宋平江城平面轮廓和街巷、河流的“双棋盘”布局,详绘城墙、护城河、平江府、平江军、吴县衙署和街坊、寺院、亭台楼塔、桥梁等各种建筑物,其中桥梁多达305座,庙宇、殿堂250余处。该...
由绍兴博物馆、苏州碑刻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兰亭的故事》国内巡展经过半年时间的紧张筹备,于2015年8月20日至9月20日在苏州碑刻博物馆展出。 此次展览共分为兰亭修禊、兰亭传奇、唐人摹本、宋人传本、名家临本和绍兴兰亭六个部分,分别在苏州碑刻博物馆临展厅和明伦堂两处展出。展览以历代《兰亭序》著名摹本、临本为核心,精选部分重要的有影响的兰亭拓本,系统地展示了历代有关兰亭的书法艺术。观众不仅能见到虞世南...
21日上午,双塔街道沧浪亭社区联合苏州碑刻博物馆、姑苏区中艺书画院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书画展,在苏州碑刻博物馆拉开帷幕。展出的40余幅书画作品全部来自中艺书画院成员。 在展览现场看到,一幅幅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为主题的书画作品陈列在碑刻博物馆内。今年已经73岁的吴载华老人家住人民路,他是社区有名的“书法达人”,在得知社区将举办“抗战”主题的书画作品展后,老吴很激动,他说,...
昨天,“湿地飞羽——大丰珍稀鸟类摄影展”在苏州碑刻博物馆复廊展出。此次摄影展由苏州碑刻博物馆和大丰市博物馆主办,40幅展品是大丰当地摄影艺术家从上万幅的鸟类摄影作品中精选而成,通过镜头真实记录大丰沿海滩涂鸟类灵动美妙的瞬间,展示了很多沿海滩涂珍稀鸟类。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8月23日。
近日,苏州市文物局组织文物鉴定专家组对苏州碑刻博物馆部分馆藏文物进行定级工作。经过专家组鉴定,最终有925件文物被认定为三级文物,其中碑刻909件,拓片16件。号称“天下第一碑”的《韩世忠墓碑》拓片,是目前已知仅存的最完整拓片。 据介绍,这次被定级的文物共分成七大类:儒学系列碑刻、明清宗教系列碑刻、墓志铭系列碑刻、农业经济碑刻、古代书法集帖系列碑刻、苏州地方史志系列碑刻以及馆藏拓片册页。在...
《韩世忠墓碑》拓片(局部) 近日,苏州市文物局组织文物鉴定专家组对苏州碑刻博物馆部分馆藏文物进行定级工作。经过专家组鉴定,最终有925件文物被认定为三级文物,其中碑刻909件,拓片16件。号称“天下第一碑”的《韩世忠墓碑》拓片,是目前已知仅存的最完整拓片。 据介绍,这次被定级的文物共分成七大类:儒学系列碑刻、明清宗教系列碑刻、墓志铭系列碑刻、农业经济碑刻、古代书法集帖系列碑刻、苏州地方史志系列...
近日,苏州市文物局组织文物鉴定专家组对苏州碑刻博物馆部分馆藏文物进行定级工作。经过专家组详细鉴定,最终有925件文物被认定为三级文物,其中碑刻909件,拓片16件。 据悉,这次被定级的文物共分成七大类:儒学系列碑刻、明清宗教系列碑刻、墓志铭系列碑刻、农业经济碑刻、古代书法集帖系列碑刻、苏州地方史志系列碑刻以及馆藏拓片册页。在申报三级的碑刻文物中包含如南宋米友仁书《吴郡重修大成殿记》碑、元赵孟頫书...
近日,在江苏镇江丹徒区上党镇专营景观石的丁长献先生,在收购景观石时发现一座基本完好的石马,便主动联系了市文博部门,经专家鉴定为明代墓道前石马,这座石马保存基本完好,刻工细致,栩栩如生,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丁长献先生毅然决定无偿将石马捐赠市焦山碑刻博物馆收藏,并帮助用吊车运送至焦山碑林。
设在常熟市碑刻博物馆的常熟拓碑技艺展示体验中心近日正式对外开放。市民和游客可以在体验中心感受与体验“拓碑技艺”的精妙。 拓印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技艺,也叫传拓、椎拓。碑刻传拓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其操作方法就是把大小合适的生宣纸浸湿敷在石碑表面上,用棕刷刷平,再用打刷敲打,石碑上的文字、纹饰、图像就显现出来,待纸张稍干后着墨,最后把纸揭取下来,一张拓片就完成了。 拓碑技艺是传统文化的一个...
8月12日起,由江苏省文物局主办,苏州碑刻博物馆和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承办的“石上史诗——徐州汉画像石艺术展”在苏州碑刻博物馆明伦堂展出。 汉画像石是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特有的艺术形式,她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以石为材,图画天地,装饰神道、宗祠、地宫,形成了一个时代艺术形式的代表。在中国美术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汉画像石是一部绣像的汉代史,她将现世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