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0年杭(州)黄(山)高铁工程的建设考古调查,在富阳大源镇亭山村瓦窑里自然村发现了瓦窑里遗址。该遗址处于山前和江边的低缓台地上,地理环境优越,南靠龙门山脉北麓、北距富春江约3公里,周围空间相对开阔、地形局部平坦。 2016年和2017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富阳博物馆在铁路施工工地北侧两次对瓦窑里遗址进行小范围抢救性发掘,发现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晚期、良渚文化时期丰富的遗迹和遗物。 ...
遗址考古现场 过滤器 石钺 修复的豆盘等(图片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这应该是个多角沿豆盘的碎片,这一片应当处在豆盘的腰部……”——一堆常人看来稀松平常的陶器碎片、石块,省考古研究所的考古队员们却视如珍宝。不看热闹看门道,他们看重的,是这丁点瓷片背后透露出来的信息。 豆盘是古代用来放菜的器皿。根据专家可靠判断,此次发现的多角沿豆盘碎片和牛鼻...
瓦窑里遗址后续补充性考古发掘工作近日结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室主任孙国平确认:“在遗址的最下部文化层中发现距今6000年前后的马家浜文化晚期典型遗物。由此可以证实,富阳的人文历史之源至少可以追溯到了这一时期,从而把富阳的历史在去年良渚文化墓葬发现的基础上又往前推了近一千年。” 配合杭黄高铁建设 考古队发现瓦窑里遗址 瓦窑里遗址,位于富阳大源镇亭山村瓦窑里自然村。早在2010年...
2010年,为配合杭黄高铁项目建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富阳博物馆对高铁沿线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了瓦窑里遗址。2016年在杭黄高铁沿线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十余件陶器、石器,它们分属于两座良渚文化早期墓葬。 在今年的瓦窑里遗址后续补充性发掘中,在去年两座墓葬西侧又发现了一座类似的良渚文化墓葬,出土四件陶器和石纺轮、玉珠、玉装饰品等总计7件随葬品。其中陶器分别是鼎、豆、罐和过滤器,时代和文...
2010年上半年为配合杭黄高铁建设工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高铁沿线进行了考古调查,在富阳区大源镇亭山村瓦窑里自然村南面发现了瓦窑里遗址。 发掘表明,瓦窑里遗址主体堆积属为良渚文化时期遗存。本次考古工作的另一重要收获,是确认手指山北坡外的平缓坡地是一处面积较大的良渚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 瓦窑里良渚文化墓葬的发现、出土和手指山良渚文化遗址的确认,是富阳史前考古的又一重要收获,也...
2016年上半年2010年上半年为配合杭黄高铁建设工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高铁沿线进行了考古调查,在富阳区大源镇亭山村瓦窑里自然村南面发现了瓦窑里遗址。3月,省考古所联合富阳文物馆在遗址范围内的铁路施工范围及周边进行抢救性考古探掘,总揭露面积200多平方米。 发掘表明,瓦窑里遗址主体堆积属为良渚文化时期遗存,厚度多80厘米左右。发掘良渚文化时期墓葬两座。随葬器物有陶鼎、豆、过滤器3件陶器...
2016年上半年2010年上半年为配合杭黄高铁建设工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高铁沿线进行了考古调查,在富阳区大源镇亭山村瓦窑里自然村南面发现了瓦窑里遗址。3月,省考古所联合富阳文物馆在遗址范围内的铁路施工范围及周边进行抢救性考古探掘,总揭露面积200多平方米。 发掘表明,瓦窑里遗址主体堆积属为良渚文化时期遗存,厚度多80厘米左右。发掘良渚文化时期墓葬两座。随葬器物有陶鼎、豆、过滤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