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广播、报纸中常出现“炎黄子孙”的字眼,这个词是怎样来的呢? 原来“炎”和“黄”是中国古代传说中著名的两个部落的首领。这两个部落大约在距今五千年以前,曾经居住在黄河、长江流域一带。炎帝姓姜、黄帝姓姬。传说他俩还是亲属,有人也把中华民族称为“黄帝子孙”。 那时候,有一个名叫蚩尤的部落首领,非常凶猛。他打败了炎帝所统辖的部族,并经常侵扰其他部落,搞得中原不得安宁。黄帝愤于蚩尤的蛮横无道,率兵...
中原文物古迹保护为炎黄子孙留住“根脉” 初秋的阳光洒在古老的郑州商城遗址城墙上,一派祥和、寂静。伸腰、压腿、转身,75岁老人宋小熹每日雷打不动地出现在城墙栏杆外,悠闲自在地晨练。 郑州商城是中国古代商代早中期的都城遗址,城墙周长6960米。在商城城墙边土生土长的宋小熹,对这片“土堆”有着复杂的情感,他目睹了这片城墙是怎样一块砖也不剩地变成R...
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长城实地调研。 人民网记者 王喆 摄 全国政协长城保护情况调研组17日至19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实地考察长城遗址,并听取了包头市长城保护工作情况的汇报。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就进一步加强长城保护工作提出三点建议。 单霁翔认为,这次全国政协长城保护调研是一次长城文化遗产的寻踪之旅,是一次载入长城保护史册的文化之旅,也是一次满载丰收喜悦而归的...
5月7日下午,首届安徽省民俗文化节在铜陵市江南文化园隆重开幕。由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颍上县花鼓灯剧团和铜陵市铜娃艺术团等单位的演员们一起登台表演的“月圆观灯”,拉开了十大民俗表演的序幕。 表演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气和节日为时序,巧妙串联流传广泛的十大民俗活动,包括元宵、清明、谷雨、端午、七夕、立秋、中秋、重阳、冬至、春节,充分展现民俗文化旺盛的生命活力和斑斓色彩,还原为主、表演为辅;古风为主、时尚为辅...
“蚩尤与黄帝、炎帝一样,也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应该一体并尊。”日前,在2008山东·阳谷第二届蚩尤文化研讨会上,兰州大学教授王传明做出如上表示。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蚩尤与炎帝、黄帝具有同等的地位,都是中华民族伟大的人文始祖,应该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据文献记载,蚩尤系“九黎之君”,是上古时代东方九黎(东夷)集团的最高首领。作为九黎部族的首领,...
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把自己叫做“炎黄子孙”。侨居海外的居民更是引以为荣。 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都知道自己是“炎黄子孙”。但到底“炎黄子孙”是指谁?是地域的,还是民族的,是单纯的汉民族?恐怕很多人是不太明了的。 古书记载说,黄帝以后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尧、舜、禹,和后来的夏、商、周三代,都是炎黄的后代。 居住在中原地区这些居民自称为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