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由永康市博物馆主办、永康市万泰美术馆承办的“精工美器——五峰堂藏锡器珍品展”在永康市博物馆正式开展。 锡,又名“镴”,故锡匠又叫“镴匠”。在我国古代文明的商代青铜器里就有锡的成分,可以说没有锡,就没有青铜,没有青铜,青铜时代的古文明与智慧或不复存在。唐宋时期,锡器就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产生了大量的锡制日用器皿。如食具、酒具、茶具、粉具等。至明末清期产生了三镶玉锡壶,其一流的材质、高超的技艺...
10月19日,“红领巾”讲解员培训班在永康博物馆开班,来自永康20多所小学的200余名孩子分批次参加培训。 培训采取课堂授课与展厅实际讲解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寓教于乐。这些“红领巾”讲解员还将通过书面竞赛等参与选拔,角逐2017年度“文博之星”。 “‘红领巾’讲解员将分批‘上岗’,成为博物馆的一道亮丽风景。”永康博物馆相关负责人李涵说。记者 倪国栋 文 王家琦 摄
12月29日,“自适——徐天进书作展”在永康市博物馆开幕。该展由永康市政协、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及艺术中国主办,市博物馆承办。 徐天进,浙江省永康人。1958年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后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从著名考古学家邹衡教授专攻商周考古方向,1985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历任北京大学考古系助教、讲师、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教授...
由永康县文广新局、共青团、教育局、少工委共同举办的2014学年“优秀红领巾讲解员”评比活动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分别在大司巷小学和永康市博物馆举行,通过书面竞赛、现场讲解、平时考核、综合评审等环节共评出21名优秀红领巾讲解员,并参加暑期由永康市博物馆承办的“永康文博之星”夏令营活动。 6月10日,举办“文物保护知识讲座”,来自全市1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文化工作者及部分业余文保员参加。会上,对20...
3月27日,“翰墨遗珍——历代名画展”在永康博物馆临展厅正式开展。展览将持续到清明小长假之后。 本次展览共展出89幅作品,均为中国历代名画复制品,有张大千、吴昌硕、范曾、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等著名作家作品。 中国书画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不仅传承着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举办本次展览,就是希望观众可以欣赏到众多精美的作品。
这几天,由永康博物馆和绍兴市柯桥区文化发展中心(越国文化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润洁秀雅———越窑青瓷精品展” 在永康博物馆一楼展厅开展,本次展览将持续到6月17日。 据永康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越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青瓷窑系,绍兴是其发源地之一。此次共展出越窑精选青瓷67件(组),绝大部分为珍贵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