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清代紫砂“暖砚” 砚,别称砚台、砚田、墨池等,虽为小器,却透着一股大雅兴。古时为我国文房四宝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使用“研磨器”研制颜色、绘制图案,至西汉时,制砚有了显著发展,砚的种类增多,有石砚、砖砚、陶砚、铜砚、漆砚等。而暖砚,是古人为防止冬季墨汁冰冻而特制的一种有保温功能的砚台。其始于何时尚待考,但出土和传世的实物揭示,唐宋时就有了暖砚,特别在我国北方较为盛行,现今所见暖砚...
这件“清代三层紫砂暖砚”,得于上海城隍庙“珍宝馆”如实先生处。 此砚通高8.7厘米,长10.9厘米,宽8.3厘米。 呈长方形钵式造型,四腹略鼓,底为边足。砚体分上、中、下三层,由砚盖、砚台、砚座和油灯共四套件组成。全套均为原配,品相保存完好。 三层之间,以子母口相扣相连,合为一体。砚可以倒置,底、面如同笔洗,三层可以拆卸组合,使用时各施其能。 此砚选用浙江宜兴优质紫砂泥制坯...
笔者收藏到一件古朴、雅拙的清代紫砂“暖砚”。此砚通高8.7厘米,长10.9厘米,宽8.3厘米。呈长方形钵式造型,四腹略鼓,底为边足。砚体分上、中、下三层,由砚盖、砚台、砚座和油灯共四套件组成。三层之间,以子母口相扣相连,合为一体。砚可以倒置,底、面如同笔洗,三层可以拆卸组合,使用时不仅十分方便,而且各施其能,还易于携带及收拾保管。全套品相完好,融实用与艺术于一体,堪称各类暖砚之中一件不可多得的佳作...
清代青金蓝釉卧兽式暖砚 砚盖外部 砚台面 清代,尤其是雍正皇帝对完美品位及唯美古拙的追慕,是无与伦比的。再兴仿制宋代五大名窑,不仅精细著称于世,在继承前人基础上,大胆创新,精堪绝妙。《清宫档案》载,雍正时期偏爱颜色釉瓷器,故占有相当大比例。此种青金蓝釉,就是雍正时期督陶官唐英在仿钧釉时,同景德镇官窑瓷匠,尽展其卓技巧艺,以乳白釉为底釉,在其上吹洒钴蓝釉料,再罩透明釉,在高温中烧制,器...
暖砚,是古人为了防止冬季墨汁冰冻,而特制的一种有保温功能的砚台。在天寒地冻的季节,砚台磨墨以后,就会结一层薄冰,用笔去舔墨,笔和墨因冻结也会粘在一起,字就写不成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使用暖砚。暖砚始于何时,尚考待。出土和传世的实物告诉我们,唐宋时就有了,现今所见多为明清之物。笔者要介绍的这件器物,就是一件清代紫砂“暖砚”(见图)。 此砚通高8.7厘米,长10.9厘米,宽8.3厘米;呈长方形钵式造...
这件“清代三层紫砂暖砚”,得于上海城隍庙“珍宝馆”如实先生处。 此砚通高8.7厘米,长10.9厘米,宽8.3厘米。 呈长方形钵式造型,四腹略鼓,底为边足。砚体分上、中、下三层,由砚盖、砚台、砚座和油灯共四套件组成。全套均为原配,品相保存完好。 三层之间,以子母口相扣相连,合为一体。砚可以倒置,底、面如同笔洗,三层可以拆卸组合,使用时各施其能。 此砚选用浙江宜兴优质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