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考古发掘中,墓志的发现,是考证墓主人身份的重要物证。昨天,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了对一合明代墓志的研究成果,墓主人严世茂为明代扬州有一定名望的地主乡绅,他真诚守信赢得众人点赞,撰写墓志的赵鹤等人均为明代扬州本地有名望的文官。严氏墓志的发现,不仅为研究扬州地区明代社会状况提供了难得的文字资料,也填补了史料空白。 考古发现明代墓志 严氏先祖从浙江迁居扬州 去年,邗江区杨庙...
8月10日傍晚,中国文物学会会员、南京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方青松,在江宁宏运大道边的一块工地内,发现散落的墓志。上面的文字显示,墓主人为明代开国功臣汤和的孙女。但让考古人员百思不解的是,墓志周围,没有出现墓砖等与陵墓相关的任何痕迹,反之,又有几十个痕迹新鲜的盗洞……墓志从何而来?地下埋藏着什么?工地内又发生了什么?文物、公安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这是一套完整的明代墓志 方青松发现的墓志,...
德州市文物局举行接收市民于文庆捐献文物仪式 德州市民于文庆捐献的明代卢宗哲墓志铭志石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德州市文物局在市博物馆举行了接收于文庆文物捐献仪式,组织抢救保护社会流散文物捐献。市民于文庆捐献珍藏30多年的明代卢宗哲墓志铭志石。 德州市文物局这次接收的捐献文物是一方运河经济开发区芦庄村民于文庆珍藏30多年的明代卢宗哲墓志铭志石。卢宗哲是明嘉靖十四(1535年)年进士,官...
日前,潍坊安丘市博物馆新入藏明代墓志两合,并对上缴该石刻文物的兴安街道马家楼居委会送去锦旗以示表彰。 据考证,该墓志主人为马文辉与黄孺人夫妇,墓志内容:其一墓盖题:“明庠生涵宇马公之墓”,志文为明代安丘籍进士张绪伦书墓志铭,其二墓盖题:“万历三十二年五月十六日吉旦/明孺人黄氏墓志铭”,志文为赐进士第承德郎礼部主客清吏斯主事墓主侄马应龙撰《明故黄孺人墓志铭》全文。马应龙:明代《安丘县志》编纂人马文...
河北广平县委宣传部消息,该县西关村一村民在自家院内挖地窖时挖到一块明代嘉靖年间的墓志铭,距今已有467年,同时还出土了一些铜钱和一只酱釉小瓷碗。专家称,该墓志铭的出土,对研究明代时期广平当地的风俗人情、丧葬体制等提供了难得的文字资料,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 据悉,墓志铭为青石质地,厚8厘米,长和宽均为30厘米,四周刻有连续纹样。该墓志铭用小楷体刻有400余字,较为详细地记载了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
抹上粉笔灰后,墓志铭上的文字清晰起来。 今天是9月10日教师节,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昨日,早报读者老陈报料称,泉州台商投资区发现一方疑似明代的“尊师碑”,墓志铭上记载着学生郑建平感念恩师郑广文扶贫助学的感人事迹。 鸡棚里发现墓志铭 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镇崧山村里,有绵延成片的进士第古厝群。数百年前,这里的孙氏一族,四代人出了2名进士,古厝群就是那时建起的。据《...
河北省乐亭县委外宣局31日称,该县在“发展大道”建设工程中,发现一盒墓志铭。墓志铭高77公分,长77公分,因腐蚀比较严重,部分字迹模糊不清。经该县有关部门鉴定,碑额书有:明中宪大夫四川马湖府知府王公墓志铭。 据了解,清光绪三年据《乐亭县志》记载,马湖府知府王公乃王浑然,是明代南京户部尚书王好问之子。2011年,在该县古滦河生态公园建设工程中,曾在此处发现王好问...
近日,乐亭县在发展大道建设工程中,发现一盒墓志铭。墓志铭高77公分,长77公分。因为墓志铭腐蚀比较严重,部分字迹模糊不清。经这县有关部门鉴定,碑额书有:明中宪大夫四川马湖府知府王公墓志铭。 据了解,清光绪三年据《乐亭县志》记载,马湖府知府王公乃王浑然,是明代南京户部尚书王好问之子,2011年,在这县古滦河生态公园建设工程中,曾在此处发现王好问的墓志铭和神道碑。 王浑然注重孝道,酷爱读书,明万历...
近日,安庆市博物馆接到公安部门报告,在该市大龙山镇中心村发生盗墓案件。考古工作人员随即赶到墓葬现场,将一块完整的明代墓志收回。 2012年1月4日上午,安庆市博物馆接公安部门报告,称大龙山镇中心村高岭组发生盗墓案件,该馆考古工作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勘察,发现被盗墓葬总共5处,盗洞6个。 考古工作人员通过墓葬形制判断,5处墓葬中一处为明代墓葬,其余4处为明清时期墓葬。在明代墓葬墓穴内,考古人员没有发...
近日,在乐亭县古滦河生态公园建筑工地发现一明代墓志铭——明资政大夫南京户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西塘王公墓志铭,碑额为“明资政大夫南京户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西塘王公暨配夫人李氏合葬墓志铭”。王公即王好问,在《乐亭县志》中有明确记载。该墓志铭高60厘米,宽60厘米,厚20厘米。为墓志铭撰文的是明代大学士许国,进士、吏部尚书杨魏为其书丹,进士、兵部尚书郑洛为其篆额。王好问,字裕卿,别号西塘,乐亭双庙人。明嘉靖二十...
有人在惠安紫山镇仕尾村发现了一方被弃为磨刀石的明代墓志铭,记载的是惠安郑慎庵及其夫人。瞧瞧上面何人撰文、何人写丹青、何人篆盖,可了不得,落款皆为当时名人! 从这一石头中,可看出一个郑姓家族曾经的兴旺。 如今,该村庄郑姓想追寻先辈所走过的足迹。昨日,记者接到报料,立即前往采访。 缺角的墓志铭 泉州文史界人士龚书群老先生介绍,这一方墓志铭大约为40cm×60cm,是惠安郑慎庵与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