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弘扬非遗文化,加强非遗传承的道路上,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积极探索创新,从娃娃抓起。3月27至28日,由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共同举办的“第三届500娃娃学非遗”活动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举办。540多名四年级小学生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学习秦淮灯彩、风筝、葫芦画、抖空竹、木雕、布艺、剪纸、泥塑、中国结、竹刻、脸谱、面塑、扎染的制作方法,体验传统民间工艺的魅力。 “50...
近日,通辽市首家村级农耕文化民俗博物馆在科左中旗图布信苏木四合村落成,并免费对外开放。该馆是展示图布信苏木农耕及民俗文化的区域性专题博物馆,博物馆馆藏清代至近代各类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及民俗物件300余件,运用实物、图片、场景再现等表现手法,勾画出晚清至近代图布信农耕及民俗文化的全景图,对于保存农耕文物、促进农耕文化研究、弘扬传统美德、教育子孙后代等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积极意义。
不识菖蒲、艾条模样,不知节日背后的文化意蕴,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将端午这一拥有2500年历史的传统节日简单与“粽子节”画上等号。如今,每逢清明、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都会引发一波文化反思,绵延多年的中国传统节日究竟是“精神坐标”的传承形式,还是“吃”文化的代名词? 不识菖蒲只知粽 端午是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节日,亦是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节日。然而延续至今,人们能够想起的大...
武进民间发现《兰香阁宝卷》 珍稀罕见 记者最近了解到,端午节期间,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宝卷”代表性传承人包立本,在武进遥观民间发现一套旧本手抄《兰香阁宝卷》,并花重金将其收购并珍藏。 该套宝卷为线装本,分上下两册,开本尺寸13.5*24厘米,为元素纸质,由曹金柜用毛笔抄写,字体清晰工整,每页八行,每行23—25字不等,上册70页,下册66页,全书约2....
4月13日上午9点30分在洛阳民俗博物馆开幕的第21届河洛文化民俗庙会,是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文化活动之一,从4月13日至4月17日进行,以保护展示利用河洛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线,每天安排有围鼓、皮影、剪纸、木板年画、锣鼓书、宠物狗等民间文艺术演出、民间绝活表演和《故纸撷英—馆馆藏契约文书展》和《洛阳市第二届古今酒器展》两个专题展览,同时可参观洛阳民俗博物馆和匾额博物馆基本陈列。 河...
昨日,第六届妈祖文化民俗节在阅江楼景区开幕,众多南京市民,及来自莆田、潮州、温州等地商客前来参加祭拜妈祖仪式。本报通讯员冯智勇本报记者徐琦摄 责任编辑:依侬 ...
虎年春节的脚步日渐临近,近日,记者从银川市文化广播电视局了解到,银川市已为市民准备了一系列丰盛的文化民俗大餐。第三届“梅花映湖城”秦腔名家展演、“虎啸塞上闹元宵”千人社火巡演等九大活动将闹热湖城。 春节前后,文化“三下乡”活动将走进乡(镇)、村、集贸市场,文艺演出、图书资料、春联书画等将送到基层群众身边。1月10日至2月12...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