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又多了一件大型文物——由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捐赠、抗日战争时期修建四川新津机场用的石碾。该石碾重达8吨。 在抗战馆主体建筑西侧,石碾安放在绿化带内展示,吸引了不少观众。有人去和石碾比个子,也有人推上两下,但石碾却纹丝不动。这个硕大石碾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直径约1.8米、厚约1.3米,保存基本完整。工作人员在石碾地下顶了两块石,防止其滚动。 据法制晚报·看法...
在第72个抗战胜利纪念日前夕,抗战老兵及后代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捐赠70余件文物,其中一些文物是抗战馆首次入藏。 9月2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伟大胜利历史贡献”展览序厅举办了“纪念抗战胜利72周年抗战文物及音乐作品捐赠仪式”。抗战老兵赵云峰、抗联老战士陆保平之子陆云胜、八路军老战士张奎之子张新民、抗日名将佟麟阁之子佟兵等抗战老兵及后代,以及文物收藏家徐继珂、音乐人敏群等数十人出席...
今年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为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近期举办“全民抗战 伟大壮举——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专题展览”。该展览分为3大部分,13个单元,共512件珍贵文物,多角度、全方位讲述民族危亡之际,全体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实行全民族抗战的英雄史诗。此次展出的大部分文物为近几年征集,310件...
网络配图 今年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今天记者从抗战馆获悉,包括郭沫若1939年手书于重庆的抗战七言诗在内的一批抗战文物入藏抗战馆。 郭沫若的这幅字宽31厘米、高135厘米,保存完好。1939年12月31日,曾在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留学的一批同窗举行团年会,郭沫若在聚会上赋诗一首,事后书写下来赠与了抗战期间在重庆从事抗日救亡和情报搜集工作的闵刚侯。闵刚侯的子女于今年4月18日将这幅作品捐...
资料图 为纪念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联合线装书局近日在京举行《日本侵华密电·七七事变》新书发布暨出版座谈会,这套原始资料集收录了日本策划七七事变及发动、进行全面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军部和外务省等内阁主要部门及日本驻外使领馆的秘密电报、秘密文件,是国家出版重大项目。这些原始资料以无可争辩的事实,全面揭露了七七事变前后日本侵华的罪恶历史,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七七事变、日本侵...
日前,美籍华人鲁照宁不远万里从美国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无偿捐赠他从海外带来的珍贵抗战文物史料20余件。 此次捐赠的文物史料有照片、图片、画册、丝绸地图、纪念邮票、书籍等20余件,形式多样,很多是首次在国内亮相,史料价值非常高,非常珍贵。多年来,鲁照宁以搜集、捐献抗战文物史料为己任,以揭露法西斯罪行为使命,投入大量时间和财力,坚持不懈搜集抗战文物史料,通过竞拍、劝捐、民间访寻等方式...
昨日,市民在抗战馆参观。当日,社会各界捐赠抗战文物史料专题展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日军占领南京后制作的“南京陷落”灯笼、刊载有日本侵华战争内容的日本报纸、战斗中缴获的日军手表……昨日起,有500多件来自社会各界捐赠的民间抗战文物,在丰台区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首次集体亮相,展览将持续至10月。 据悉,此次展品均选自抗战馆获捐的文物,其中绝大部分是...
又到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今天,数千市民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纪念抗战胜利71周年。抗战纪念馆同时推出“社会各界捐赠抗战文物史料”专题展览,500多件(套)社会各界捐赠的文物史料首次展出,这也是抗战馆近年来首次以捐赠题材举办的专题展览。 精选文物首次展出 上午9时,来自芳草地国际学校的孩子们在抗战馆序厅向烈士敬献了鲜花,“正义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1周年演唱会”也...
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1周年纪念日。自去年7月7日一年来,社会各界,包括老战士、抗战将领的后代,台港澳同胞,华侨华人以及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的国际友人捐赠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以下简称抗战馆)大量抗战文物史料,3日首次在抗战馆公开展出。 抗战馆馆长李宗远在3日举行的“社会各界捐赠抗战文物史料”专题展览开幕式上介绍,去年7月7日《伟大胜利历史贡献》主题展览在该馆开幕以来,社会各界反...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部署,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国防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全国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以下简称“抗战馆”)党组认为,抗战馆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应该仅仅是面向全馆党员的,而是应该主动担负起社会责...
今天上午,首都千名新入校大学生,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记者上午了解到,《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主题展览自7月8日对公众开放以来,观众量已突破53万人次。 上 午8时30分,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10所北京高校的“上千名大一新生”,齐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广场,等候参观《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主题展览。 观展过程中,抗战馆为每所高校学生配备一名讲解员,观展有序进...
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胜利日的大阅兵,一下子掀起了市民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热潮。据统计,开展近两个月,《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展览参观人数已经突破45万人次,网上展览点击量为2500万余次。 78年前,“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中华儿女团结一心,抗击侵略者。如今,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一派祥和,2834件抗战文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静静陈列,娓娓讲述着中华民族...
昨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工作人员将1945年8月14日(美国时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部分美国报纸刊发的号外展示给观众。当天,爱国华侨鲁照宁先生捐赠抗战文物史料仪式在这里举行。本报记者 饶强摄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来临前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连收贺礼:150名小学生亲手为其绘制了一幅70米长卷,爱国华侨鲁照宁捐赠了30余件反法西斯战争文物。 昨日上午,《伟...
昨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工作人员将1945年8月14日(美国时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部分美国报纸刊发的号外展示给观众。当天,爱国华侨鲁照宁先生捐赠抗战文物史料仪式在这里举行。记者 饶强摄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来临前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连收贺礼:150名小学生亲手为其绘制了一幅70米长卷,爱国华侨鲁照宁捐赠了30余件反法西斯战争文物。 昨日上午,《伟大胜...
淞沪会战、武汉会战这些中国抗日战场上的重要战役,已被亲历者以口述的方式留下影像资料,于昨日存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以下简称抗战馆)。这些“口述历史”来自30位抗战老兵,抗战馆将利用音视频技术对其转化,以供市民了解。 昨日,30位抗战老兵的“口述抗战”影像史料正式被捐赠给抗战馆。 这些“口述历史”源自某传媒集团发起的“抗战口证大抢救”全球征集活动,以“口述历史”的形式,记载了10...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