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宋 高6.2、口径12.5、足径3.9厘米 196O年周德蕴先生 捐赠 敞口、内口沿一周凸起,斜壁深腹,小圈足。釉色深褐,造型古拙。 建阳窑创烧于晚唐、五代,北宋时突然兴起,这与上层社会饮茶、斗茶风尚有直接关系。《茶录》中有“茶色白、宜黑盏“之称。 在建阳水吉镇窑址,出土有“供御”“进#”款识的黑釉碗,说明曾为宫廷烧制。 (张燕)
建阳窑又称建窑,位于福建省建阳县永吉镇,是宋代著名窑址之一。历来被认为是宋代瓷窑,但出土文物和文献则表明建阳窑从晚唐、五代始烧青瓷,宋代以烧黑瓷为主,兼烧青白瓷。 建窑本来是江南地区的一处民间瓷窑,北宋晚期由于上层社会斗茶的特殊需要,才开始烧制专供宫廷用的黑盏。 建窑瓷器的胎土含铁量高,故胎色多呈浅黑色或深褐色,文献上称之为“乌泥建”、“黑建”或“紫建”,胎体较厚,胎质坚密。茶...
建阳窑黑釉兔毫盏,宋,高9.6cm,口径16.2cm,足径4.9cm。 器口内敛,腹部渐收,底圈足。通体施黑釉,盏里施满釉,盏外施釉不到底,露胎处呈黑色。器里外口沿釉色呈黄褐色,下腹部呈黑色,外壁垂釉形成滴珠状。 此茶盏为宋代典型的福建建阳窑器物。北宋时期因宫廷盛行斗茶之风,所以这种胎体厚重、釉色漆黑似铁的茶盏流行一时。在这种茶盏的黑色釉面上有呈放射状的黄褐色条纹,似兔身上的皮毛,俗称“兔毫纹...
黑釉盏,宋,高7.5cm,口18cm,底径5cm。 器口外撇,斜壁,浅圈足。通体施黑釉,釉面呈现黑、褐相间的兔毫纹,满釉至底足,器外口沿釉色呈黑黄褐色。 此盏口径较大,线条流畅,造型十分优美。虽然它的胎、釉、造型都与建阳窑黑釉盏明显不同,例如,前者胎为白色,而后者为紫黑色胎,但它仍属于建阳窑类型器物。宋代黑釉茶盏以福建建阳窑烧制的产品最为著名,烧造量也很大,其他地区如四川、山西、江西、河北、河...
南方还有重要的黑瓷,福建的建阳窑,也叫建窑。建阳窑主要生产的东西就是喝茶的茶盏。我们现在说起来就是一个茶碗,它在史书上记载叫“乌泥窑”。乌泥窑就是胎是黑的,特别黑。黑瓷的生产主要跟宋代的饮茶习惯有直接的关系。 宋代的关于饮茶的记录非常多。其他文献比如诗歌里,词曲里也非常多。陶谷在《清异录》中有这样的记载:“闽中造成盏,花纹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就是说这个闽中—那就是福建,我们说的建阳就...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