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28日,河北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对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壁画保护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专家组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勘察,查阅了相关资料,听取了设计方、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的工程汇报。专家组认为该工程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的批复、河北省文物局的核准意见和保护修复方案,对摩尼殿壁画出现的病害实施了修复,工程达到了预期效果。同时,研究和监测工作贯穿项目全过程,对国内同类项目的实施具有借鉴和示范作用。专家组提出在工程结...
11月19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一行到陕西历史博物馆调研并出席“馆藏壁画保护修复与材料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简称‘基地)”揭牌仪式,关强和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为“基地”揭牌;省文物局副局长贾强、西北工业大学学副校长何国强、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强跃出席揭牌仪式。 关强首先调研了陕历博壁画修复室,了解基地目前开展的相关工作和形成的成果,随后参加了基地的揭牌仪式。他指出,“基地”...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政府31日消息称,位于该市鄂托克旗境内的阿尔寨石窟壁画保护工程全面启动。 阿尔寨石窟始凿于北魏中期,距今1600多年,是一座集寺庙、石窟建筑、摩崖石刻造像、壁画、雕塑、榜题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草原敦煌”,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草原地区规模最大的石窟建筑群,2003年,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介绍,目前鄂托克旗已制定完成《阿尔寨石窟壁画保护方案...
近年来,莫高窟修复和预防性保护相关工作受到世界关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所长苏伯民自1992年到敦煌研究院工作,至今已26个年头,涉及的壁画保护领域包括壁画颜料分析、壁画病害机理以及壁画修复材料研究多个方面。日前,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苏伯民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文物保护作为一门系统科学,未来更需要重视相关理论研究和专门人才培养。 探索改进现有保护修复方法 作为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
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7月25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甘肃省文物局协办、敦煌研究院承办的国家文物局壁画保护修复技术培训班在敦煌圆满结束。 据悉,此次培训班旨在提高国内壁画保护工作理论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壁画保护的实践经验,提高研究及实际操作能力。培训班自7月2日开班,为期25天,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文物保护一线业务人员共30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充分发挥敦煌研究院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
办人函〔2017〕7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局,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各直属单位:: 为加强文博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相关专业人员壁画保护修复技术水平,我局委托敦煌研究院举办“壁画保护修复技术培训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7年7月2日-7月26日,7月2日报到,7月26日疏散。...
敦煌研究院壁画保护工程中心的壁画修复师在修复壁画杨梦洁摄 4月21日,河北省正定县文物保管所透露,此前受气温影响停工的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壁画保护工程,日前正式恢复修复工作。该工程由敦煌研究院承担,目前修复壁画病害面积共计82.73平方米,预计年底“洗去尘埃换新妆”。 隆兴寺坐落于河北省正定县,创建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1961年被中国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主要...
4月18日,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文物报社、河北省文物局主办的第三届全国优秀文物维修工程经验交流推介会在河北省曲阳县举办。推介会现场宣布了第三届全国优秀文物维修工程获奖项目名单,包括敦煌莫高窟第98窟壁画保护修复工程在内的10项工程获“全国优秀文物维修工程”称号。 据了解,敦煌莫高窟第98窟位于南区一层,是晚唐五代时期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的功德窟,占地面积185平方米,壁画总面积达693...
4月18日,是第35个国际古迹遗址日。当天,第三届全国优秀文物维修工程经验交流推介会在我省曲阳县北岳庙举行。推介会现场宣布了第三届全国优秀文物维修工程获奖项目名单,包括我省曲阳县北岳庙壁画保护修复工程在内的10项工程获“全国优秀文物维修工程”称号。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会议。 第三届全国优秀文物维修工程评选推介活动,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文物报社和河北省文物局主办。此次10个获奖项...
玉皇庙彩塑 山西晋城玉皇庙彩绘泥塑及壁画保护修复项目,是国家文物局在“十一五”期间启动的“山西省南部早期木结构建筑保护工程”的一部分。受山西省文物局委托,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历时10年,承担并完成了前期勘查设计、保护工程实施。 10月22日,山西省古建筑维修质量监督站组织国内彩塑、壁画专家,对山西晋城玉皇庙彩绘泥塑及壁画保护修复项目进行了评审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在实施过程...
图为学术研讨会现场。田进摄 10月19日,2016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论坛“艺术与技术—中国古代壁画保护、研究与制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办,来自韩国、德国、中国等地的近百名学者围绕“艺术与技术”畅谈古代壁画保护等方面的研究。 据介绍,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品以唐墓壁画等级高、数量多、时代序列完整,受到东西方学者广泛关注。目前收藏唐墓壁画640幅,一级品数量达到108幅,是研究唐代历史、艺...
8月21日,陕西历史博物馆组织召开《唐韩休墓壁画保护修复方案》专家咨询会,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上海博物馆、四川博物院、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十一家专业文物保护及教学科研机构的专家应邀参加会议。陕西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蔡理华,陕历博党委书记强跃,副馆长程旭,工会主席魏成广及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参加了...
记者从正定县文保所获悉,经过两年的前期准备工作,由敦煌研究院承担的“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壁画保护工程”日前正式开工。隆兴寺创建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是中国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宋代佛教建筑群。位于隆兴寺内的摩尼殿始建于1052年,是隆兴寺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最高的建筑,被古建专家梁思成先生誉为世界古建筑的孤例。据介绍,摩尼殿壁画大部分为明代作品,现存面积近400平方米,规模宏大、...
太平天国侍王府壁画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内容丰富,主题鲜明,无论数量、品种、保存状况都在全国现有的太平天国建筑中独一无二,是南方壁画的典范。但现存壁画中存在风化严重,有粉化、褪色、颜料层脱落等问题和现象。为更好的保护侍王府壁画,太平天国侍王府纪念馆计划实施壁画保护工程并展开前期调研。 近日,侍王府邀请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文物保护材料实验室主任张秉坚教授,浙江省博物馆技术保护部主任、研究馆员郑幼明先...
“韩休墓中的精美壁画,由于历经千年,加之受地下水、微生物等影响,已出现了霉菌、空鼓、起翘变形和剥落等病害,清理保护工作十分困难……”近日,在“体验考古 感受文明”2015年陕西考古新发现公众报告会现场,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保护部副部长、韩休墓壁画保护技术项目负责人杨文宗的一席话,让大家陷入了沉思:古代墓葬壁画该如何保护,文保专家为何要将其揭取、搬迁,整个过程又是如何完成的? 清理是前提 位于陕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