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4 月26 日,“陶土上的精灵——黄河流域史前彩陶大联展”登陆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始为期三个月的展出。据悉,本次展览汇集了来自青海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博物馆、茂县羌族博物馆七家单位的115 件(套)精美文物,其中更有旋纹尖底瓶、彩绘龙纹陶盘、蛋壳黑陶杯等这样的国宝级文物,不仅充分展示了中国史前彩陶的面貌,体现了史前文明的交流,更使我...
百余件绘制着“神秘图案”的黄河流域史前陶器26日从青海、甘肃、河南、山东等地汇聚山东博物馆,考古学者根据陶器上的纹饰揭秘距今7000多年前人类祖先的“文化基因”。 《黄河流域史前陶器展》当日,记者在展厅中看到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距今有4000到7000多年历史。陶器上的几何图形令人费解,观众纷纷猜测这些抽象图案的来源和寓意。 考古学家在展览开幕后的研讨...
追溯绘画的渊源,首先会想到史前时期那些画在陶瓷上的纹饰。正是由于器表绘有精美的纹饰,考古学家把这些陶器叫作彩陶。 这些彩陶制作的年代在大约距今3000年至5000年间。它们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最集中的地区是青海、甘肃,陕西南部和河南北部。彩陶大多是红色陶质的盆、瓶、盘、豆一类陶瓷日用品,原始艺术家用一种刷笔,醮了黑色、白色以及红色画在器表上。彩陶纹有两大类,一类是抽象的图案,一类是具象的人...
6月27日至28日,彩陶中国——纪念庙底沟遗址发现60周年暨首届中国史前彩陶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和三门峡市政府联合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文物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聚落考古中心承办。 研讨会回顾了庙底沟遗址发现的历程,探讨了庙底沟彩陶文化艺术与仰韶文化的发生、发展、传播、影响和对外交流...
6月27——28日,彩陶中国——纪念庙底沟遗址发现60周年暨首届中国史前彩陶学术研讨会在三门峡市召开。来自全国文物考古界的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共同解读研究探讨庙底沟文化。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培林,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副所长陈星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赵辉,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郭大顺,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市领导杨树平、赵海燕、王建勋、郭秀荣,市政府党组成员李庆红等出席开幕式。 庙底...
彩绘陶罐,约前2000-前1500 目前正在吉林省博物院进行的《史前文明——甘肃彩陶艺术展》,展出了近百件甘肃出土的史前彩陶艺术品,让市民有机会亲眼目睹历史悠久的彩陶文化。 位于黄河上游的甘肃省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彩陶的故乡。甘肃彩陶历经5000多年漫长的发展岁月,以繁多的数量与种类,精致细腻的制作工艺,为古老的彩陶文化添加了一抹亮彩。 本次展览展出的12...
目前正在吉林省博物院进行的《史前文明——甘肃彩陶艺术展》,展出了近百件甘肃出土的史前彩陶艺术品,让市民有机会亲眼目睹历史悠久的彩陶文化。 位于黄河上游的甘肃省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彩陶的故乡。甘肃彩陶历经5000多年漫长的发展岁月,以繁多的数量与种类,精致细腻的制作工艺,为古老的彩陶文化添加了一抹亮彩。 本次展览展出的125件作品中,最早的可以追溯到8000年以前的大地湾文化时期,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