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0日透露,考古人员在空港新城雷家村发掘了一处十六国墓地,这是咸阳原上首次发现的集中分布的十六国时期的墓葬,也是陕西首次在十六国墓葬中发现祭祀遗迹和谷物遗存。 2017年至2018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雷家村发掘了一处十六国墓地。该墓地共有十二座墓葬,分南北两排,每排六座。墓葬均坐北向南,系斜坡墓道土洞墓。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刘呆运介绍,这十二座墓葬...
11月29日,“一带一路”佛教文化艺术特展 “佛影灵奇——十六国至五代佛教金铜造像”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开展。展出来自全国49家文博单位的珍贵文物360件,以中国境内十四个省市区出土的十六国至宋初吴越国时期的金铜造像为重点,展示两千年来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佛教的基本面貌以及浙江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力。 展览以时代为序,重点从 “十六国至隋代”“大一统的唐代”“五代时期”三个...
“澎湃新闻·古代艺术”从浙江省博物馆获悉,“佛影灵奇——十六国至五代佛教金铜造像”特展将于11月29日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开幕。展览以中国境内十四个省市区出土的十六国至宋初吴越国时期的金铜造像为重点,意在展示两千年来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佛教的基本面貌以及浙江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力。展期持续至2月28日。 南朝谢灵运《佛影铭》中写道:“法显道人,至自祇洹,具说佛影,偏为灵奇。幽岩...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宋、齐、梁、陈四朝;北朝(公元439年—公元589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南北朝简 南朝各...
今年5月,世界规模最大的油灯博物馆将于常州西太湖畔雅集园内正式开馆,展出着名学者、书画家、收藏家陈履生收藏的油灯1000余盏。4月6日上午,陈履生又给油灯博物馆增添了新的宝贝,他带来了一件十六国陶制带佛像十三头油灯,距今1600多年的历史。除此之外,还有一件唐代的唐三彩油灯,别看油灯很小,它可是跟着长征七号火箭上过太空的。 十六国时期的油灯 油灯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五胡乱华,是中国东晋时期塞北多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趁中原的西晋王朝衰弱空虚之际大规模南下建立胡人国家而造成与中华中统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开启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开启了五胡十六国时期。 五胡乱华 五胡的概念是《晋书》中最早提出的,一般泛指在东汉末到晋朝时期迁徙到中原的几个少数民族...
公元304年至公元439年(西晋永兴元年至北魏统一),南至今淮河,北至阴山,西至葱岭,东至海,东北至鸭绿江下游以北,西南至澜沧江以东,相继建立了十六个分裂割据政权。即西晋永兴年建立的成(巴氐)、汉(匈奴),西晋亡后建立的前赵(匈奴)、后赵(羯)、前凉(汉)、前燕(鲜卑)、前秦(氐)、后秦(羌)、后燕(鲜卑)、西秦(鲜卑)、后凉(氐)、北凉(匈奴)、南凉(鲜卑)、南燕(鲜卑)、西凉(汉)、夏(匈奴)...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著 《咸阳十六国墓》为我国迄今出版的第一本十六国时期墓葬的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收录了陕西省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1995——2001年间,在咸阳北塬文林路一线以及西汉昭帝平陵附近发掘的4组共24座十六国时期墓葬的全部资料。全书包括正文和插图100幅、彩色图版151幅、黑白图版365幅。 十六国时期墓葬过去发现较少,关中地区能确认的也不多,此次咸阳文林小区墓中因...
随着海外征集团队新一阶段公开征集活动的结束,保利拍卖将联合保利艺术博物馆于3月27日-4月6日在保利艺术博物馆继续推出”2012春季拍卖全球十六国征集成果展(第二回)”。 北京保利今年2月到4月推出了公司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16国征集活动。自2月开始,保利拍卖各业务人员从北京出发,分别在北美、韩国、泰国进行公开征集,至3月初的日本征集为止。该轮海外征集结束后,保利拍卖于3月5日至22日在新保利大...
最近,西安考古又有重大发现,东郊洪庆街道办一个在建工地发现了一座十六国时期的墓葬。另人惊奇的是,出土的几十件陪葬品还保留着千年不煺的彩色容颜。 由于这座十六国时期的墓葬出现地非常偶然,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的专家们随即对墓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由一大一小两个正方形椁室组成,中间由一条狭窄巷道相连接。仅从形制上看,这座十六国墓葬算不上西安已发掘墓葬中规模较大的,但出土的整组彩绘陶俑却非常惊艳。 记...
考古人员正在测量十六国时期墓挖掘出土的彩绘陶马俑高度 西安东郊一建筑工地发现古墓 罕见彩陶 再现十六国仪仗队 在西安非常罕见的十六国墓又现“真容”。昨日,记者获悉,在洪庆街办一处建筑工地抢救发掘了一座十六国墓,出土40多件较完好的文物,包括一个彩绘陶俑仪仗队。其中,10具白衣、黑衣铠甲俑乃西安地区首次发现,两具形态逼真的彩绘马俑状态完好,全国罕见。 罕见 这座墓...
中新网西安11月28日电(记者 冽玮)记者28日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获悉,11月26日,西安洪庆街办王村一建筑工地发现一座十六国时期古墓,经抢救性发掘,目前清理修复出土文物40余件,器类主要有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等,其中大量彩绘陶俑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有关专家称,在西北地区发现保存完好、鲜艳如初的十六国时期彩绘陶俑,尚属罕见。 据了解,26日17时许,灞桥区洪庆派出所接到报警,洪庆街办王村...
11月26日,西安洪庆街办王村一建筑工地发现一座十六国时期古墓,经抢救性发掘,目前清理修复出土文物40余件,其余仍在修复清理中。器类主要有: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等。其中大量彩绘陶俑色彩鲜艳、形象生动。记者28日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获悉,11月26日,西安洪庆街办王村一建筑工地发现一座十六国时期古墓,经抢救性发掘,目前清理修复出土文物40余件,器类主要有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等,其中大量彩绘陶俑...
图1 图2 近日,武威出土的十六国时期早期石造像塔,距今1600年。考古专家说,该石造像塔的出土对于研究十六国的历史以及研究早期中国佛教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9月7日上午,记者在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看到,两件石造像塔中的一件基本完整(图1),塔高47厘米,底径27厘米,顶部直径14厘米,顶部和底部残缺。石造像塔为圆柱体,上小下大,顶部为四方形,四面各雕刻佛像一尊,头部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