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这是何刚捐赠给故宫的银錾刻船(6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连绵细雨,静默哀思。6月22日宫,第一次为一位普通中国农民的逝去举行了纪念仪式。 32年前,河南省商水县固墙村村民何刚在建房挖地时发现了存放在一口大缸中的19件珍贵银器文物,悉数捐献给故宫博物院。而今,十余件珍贵的元代银器文物和它们曾经栖身的大缸一齐现身建福宫,默默诉说着这段动人的故事。 “当他挖出文物找到我时...
6月22日,故宫博物院在故宫建福宫花园敬胜斋举办“何刚同志追思会”,向这位为中国文博事业作出贡献的捐赠者表达深切悼念。国家文物局顾问谢辰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和国家文物局、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商水县相关负责人,何刚之子何俊清,事件亲历者等参加追思会。 单霁翔表示,何刚的高尚行为显示出普通民众保护传统文化的认识高度和文化自觉。“今天我们不仅是哀悼他的不幸遇难,也不仅是感恩他为故宫博物院作出的...
6月16日,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发出一则消息:深切悼念文物捐赠者何刚同志,近期将在北京为其举办追思会。 事情回溯到30多年前。1985年,河南商水县固墙镇固墙村村民何刚,在老家建房挖地基时挖出一个大缸,内装“银镀金錾花双凤穿花玉壶春瓶”等19件造型华美的元代银器。他拒绝了文物贩子高价购买的诱惑,捐赠给了故宫博物院,极大地填补了故宫的文物收藏空白。近日,何刚在一起工程事故中不幸遇难。 消息...
本报3月28日八版刊发了《博物馆缘何遭遇讲解员流失》一文,就近日陕西西安的一些博物馆因讲解员缺乏,不约而同发出讲解员“征集令”一事进行了报道。该报道使在博物馆工作人员中占相当比重的讲解员群体受到大众关注。与参观者最为亲近的讲解员群体真的存在人员流失严重的现象吗?这在全国博物馆界普遍吗? 刚来就走多因待遇低 这些天,位于西安的汉阳陵博物馆正在招聘讲解员,已经有800多人投来了简历,目前正在初步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