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月31日上午,缙云县文物部门组织专家组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仙都摩崖题记”第一期本体抢救性保护工程进行初步验收。本次工程总投入46万元,工期为2个半月,于2017年9月底开工,12月中旬竣工。 “仙都摩崖题记”主要分布在缙云仙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初阳山、仙水洞、鼎湖峰、小赤壁、铁城、忘归洞等主景点,共有125处。经勘察调查主要病害存在表面生物病害、机械损伤、石头风化、表面污染变色和裂隙等...
仙都摩崖题记位于缙云县仙都风景区内,现存125处,石刻年代以宋代为主,明代为副,兼有唐代、清代、民国和当代,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石刻内容以题名为主,题字为副,兼有题记、题诗和题款,具有重要的人文史料和科学研究价值;石刻书体以楷书为主、行书为副,兼有隶书、篆书和草书,具有很强的书法艺术价值;石刻空间分布以初阳山为主,仙水洞为副,小赤壁、鼎湖峰、铁城和忘归洞也兼有,具有独特的旅游观赏价值。2001年6...
为进一步做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仙都摩崖题记”抢险加固工程,3月19日,缙云县文广新局、仙都管委会联合邀请了省考古研究所、浙江大学等单位石质保护专家到仙都进行实地勘察,同时针对南京博物院编制的“仙都摩崖题记”抢险加固工程方案2016年2月批复的专家意见进行完善、修改,并于当天下午进行保护工程论证会。 会上,与会专家指出对仙都景区内的摩崖进行全面的勘查,需查明所有的病害情况,按照病害的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