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三月三也称上巳节,是人们野外郊游、宴会亲朋、踏青赏景、放飞风筝的日子。古人不仅把放风筝当成一种娱乐项目,更当成一种健身运动,所以在古代,风筝不仅是一种娱乐品,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古人对风筝的喜爱,使得风筝在当时成为一种兴盛的产业,大家不仅放风筝,亲手制作风筝,更把风筝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像图中的烧蓝胸针便是很好的一例。 这枚胸针产于晚清民国时,为烧蓝工艺所制,呈风筝形状。它高3.6厘米、宽3.9厘...
4月9日适逢农历三月三“上巳节”,在南京六朝博物馆,来自中国药科大学国学社的学子们现场教观众做兰草香囊、发簪、中国结,并研习汉服展演笄礼,再现六朝上巳节民俗。六朝博物馆则对身穿汉服的观众免费开放,同期举办的《兰亭修禊——农历三月三风俗展》使观众增进了对传统节庆和民俗文化的了解。 南京六朝博物馆,来自中国药科大学国学社的学子教观众做发簪。 六朝博物馆当天对身穿汉服的观众免费开放。 ...
朱村东汉墓壁画夫妇宴饮图 古人以“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一语来喻意夫妻之情坚,也用“举案齐眉”一词来形容夫妻恩爱,令人称道的是,还有一种特为表现夫妻恩爱的习俗:为人夫者专为其爱妻举办的宴饮——开芳宴,“华堂举案齐眉乐,锦天歌客笑声欢”,温情如许,如斯欢快。 河南禹县白沙2号宋墓墓主夫妇宴饮图 南宋注壶及温碗 1983年江苏镇江登云山出土 千年不散开芳宴 “开芳宴”是唐宋金...
溱洧河畔钟鼓交,踏青游人乐陶陶。红男绿女佩香草,两情相悦赠芍药。 《诗经·郑风》有一首民歌《溱洧》,其中说:一对青年男女,要到溱洧二河边上去看集会,他们相互逗笑,并赠送芍药。高亨《诗经今注》说:“郑国风俗,每逢春季的一个节日(旧说是夏历三月初三的上巳节),在溱洧二河的边上,举行一个盛大的集会,男男女女人山人海地来游玩。这首诗正是叙写这个集会。”实际上,郑国的上...
几十位年轻人在在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里,过了一回古代上巳“女儿节”,并表演了汉民族女孩成人礼“笄礼”, 展现了华夏传统礼仪的风采。杨敏宏 摄 中新网西安4月7日电(马迎雪)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传统民俗的日渐式微,在刚刚过去的三月三,全国多地民间组织纷纷举行活动纪念上巳节,倡导传统民俗。日前,西安数十位民俗专家学者向社会发出了上巳节申遗倡议书。 上巳节...
资料图 上巳节形成于春秋末期,开始日期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改为三月三日。从先秦到汉代,上巳节的习俗活动有三种:一是到水边举行祭祀仪式,并到水中洗浴,以祓除过去一年中的污渍与秽气,称为“祓”或“禊”。二是招魂续魄,在野外或水边招唤亲人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苏醒、回归。先人认为自己的灵魂也如同万物一样随四季的的变化经历发芽、成长到凋零的过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