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日,三峡博物馆昨收到重庆博恩科技集团和市民杨升平三兄妹捐赠的“尧音”、“海雾”、“仲令”三张古琴和两本曲谱。经专家初步鉴定,三张古琴均产于清代晚期。 粗粒面古琴当世罕见 代表博恩公司捐赠古琴的王建设先生说,“尧音”、“海雾”两张古琴是4年前该公司老板以1.6万美金从巴黎买入...
由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青海省文联联合主办的全国书法家玉树抗震救灾爱心捐赠书法作品精品展日前在青海省博物馆展出。中共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吉狄马加,武警青海总队政委、中国书协理事、青海省书协主席孟世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高玉峰,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班果,副主席张民等领导参加开幕仪式并参观展览,展览开幕式由省文联副主席马有义主持。班果在开幕式上讲话。此次展览是继青海玉树地震后,青海省书协在省内赈灾义卖...
卓登很悲伤卓登同志所捐字画登记《是谁拿走了122幅于右任作品》一文经昨日报道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昨日,捐赠人卓登称,自己最大的苦恼是,相关部门对外声称调查此事,但作为当事人的他至今未接受调查,相反的却受到“威胁”:“小心你的头”、“注意安全”。为了估价四千万左右的文物不被人贪污私分,能及时追回。今日,卓登通过本报首次公开亮晒...
是谁拿走了172幅于右任作品据华商报、新京报报道,20多年前,卓登将家藏的122件于右任书法手迹捐给了咸阳市政协。20多年后,这些书法作品去向不明。华商报记者经过大量调查获悉,上世纪90年代初,三原县有关方面曾以借展为名,“拿走”了5大箱经过装裱的书法作品。5大箱于右任书法当时被“借去展出没有归还”据华商报报道,“卓登先生当年确实捐出了1...
昨天上午,祖籍上虞的新加坡华侨书画家项永昌将自己创作的70多幅书画捐赠给了绍兴博物馆,这也是绍兴博物馆建馆以来一次性收到的数量最多的捐赠品。据悉,在我市纪念建城2500年之际,项先生的书画作品将在新建的绍兴博物馆越王城馆区与家乡人民见面。 项永昌先生是上虞东关人,今年已73岁高龄。他14岁告别家乡绍兴,远赴新加坡发展。通过自己的努力,闯出了一番事业。因为深受绍兴文化的影响,项先生后来又走上了书画...
6月10日,市民王中原来到市博物馆,捐出了自己珍藏了20多年的20本王氏族谱。市博物馆保管部主任刘亚兰介绍,这是市博物馆首次接受市民捐赠的族谱。这些族谱保存很完整,比较真实记载了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情况,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这20本王氏族谱均为线装本,纸张为黄草纸,用繁体字书写而成。族谱记载了王氏家族200多年来家族人口的世系、传承、迁徙、分布、婚姻状况等。 王中原今年60岁。据他介绍,他老家...
美国华尔街纽约交易所在2009年,雷曼兄弟宣布破产以后的一年。Blooberg报道,根据美国一家名为Giving Foundation基金会的统计,全美各家文化机构收到的捐款从2008年1230万美元的下跌了2.4个百分点。报告显示,在2009年全美各家慈善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收到的捐赠也从3150万美元降到了3036万美元。比2008年多降低了2个百分点。但是和历史上经济危机时期相比,去年以来的捐赠...
此琴名为“石上枯”,乃唐代名匠雷霄所制。琴身上布满蛇腹般的断纹,这是鉴别古琴年代的重要依据,年代越久,断纹越多越复杂。 本报记者 盛高 摄明天展出的明代琴谱 本报记者 盛高 摄最老的一把“石上枯”,为唐代名匠雷霄所制古琴,与中国人有着太多渊源。伯牙与子期友情“高山流水”;嵇康临刑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刘禹锡身处陋室还不忘&...
前晚,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在京举办观复文化基金会成立仪式。马未都透露,目前基金的主要用途是建立观复博物馆新馆,新馆目前正在选址中。新馆建成之时,马未都将把名下所有文物捐献出来,希望博物馆成为社会“公物”。 马未都说,提起慈善,很多人想到的也许只是救济、救灾,而对大学、博物馆的捐赠,也是慈善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想让有钱人有一种心态,那就是“居下临高”向...
近日,两岸首次台湾艺术品专拍会后,200件宫藏艺术品在许多文物爱好者的提议下,已由藏家正式书面告知承接此次专拍的大陆中嘉国际拍卖公司:拟参拍的所有宫廷珍宝(市值逾6亿元)全部转为“捐赠”,并整体捐赠于正在筹建中的大陆某博物馆。 据台湾藏家代表吕秀桂女士表示,这批200余件瑰宝选择古都北京举办专拍,本意想让它们“回家”,台湾主办方新闻发布会上也明确表...
2010年6月4日下午,由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油画学会联合举办的“林岗、庞壔60年艺术回顾展”新闻发布会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展览将于2010年6月5日至14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280余件作品构成的丰富世界披展出两位艺术家60年探索的成果和多姿的风采。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诸迪、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中国美术馆副馆长马书林和艺术家庞...
“小到古生物化石标本,大到硅化木化石,还有许多地矿标本,遗迹化石,全部无偿赠给博物馆,了结了我一生的地质心愿。”日前,郑昭昌老人把自己历经千山万水,耗时49年采集的万枚化石标本一次性捐给了宁夏地质博物馆。 行程15万公里采集49年 6月2日,在宁夏地质博物馆仓库,记者看到,对郑昭昌捐赠的成堆化石标本专业人员正在忙碌地整理造册。库馆员赵东介绍,郑老捐赠的化石标本品种多,量...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昨天上午,72岁的邵福根老人将珍藏了20多年的完整胎儿人体标本捐赠给北京自然博物馆。自然博物馆专家说,这种连带子宫的完整胎儿标本是相当罕见的。 邵福根老人是某医学院的老师,1978年调入北京自然博物馆,退休前一直从事人体标本研究及展览工作。标本是学生送给老人的,老人一直珍藏着。 自然博物馆专家说,现在胎儿标本越来越少,特别是连带子宫的标本更是绝无仅有。这个标本的胎儿大约3个月大,因其母子宫出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