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上周法国尼斯市政府隆重举行了收藏中国雕塑家李小超的青铜雕塑作品《风水先生》的仪式。来自陕西黄土地上的中国“风水先生”,将永远矗立在蔚蓝海岸的尼斯市凤凰公园,中外观众可以通过这一作品感知中西文化交流的激荡大潮。 据悉,中国雕塑家李小超《乡土》系列青铜雕塑作品展2012年6月9日在位于法国南部蔚蓝海岸的尼斯凤凰公园拉开帷幕,这是该市和中国艺术家的首次专题性合作。展出原定于2...
千年纪念金币 由于国际金价今年以来走势不佳,因此金银币市场也受到拖累,与此同时,整体经济形势不佳,导致市场上资金量不足,一些金银币价格出现了下跌。今年8月发行的青铜器金银币(第一组)的行情不容乐观,其中1盎司银币甚至一度被“腰斩”,从每枚最高1500元,跌到了最低时的七八百元。 青铜器纪念币一套总共5枚,包括5盎司和1/4盎司金币2枚,1公斤、...
今天的鄂尔多斯,已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代名词,她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魅力也正绚丽绽放。 在经济与文化相得益彰的今天,随着鄂尔多斯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谐多元的文化已成为鄂尔多斯重要的新优势。鄂尔多斯孕育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鄂尔多斯青铜器”便是这座百花园中独树一帜的奇葩。 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的建成,国际鄂尔多斯青铜研讨会的召开等,使“鄂尔多斯青...
考古工作人员手握刚刚挖出的石斧。 10月23日,位于甘井子区革镇堡街道棋盘村东面的大王山青铜时代遗址抢救性考古发掘正式开始挖掘,转眼20天已经过去,发掘工作有哪些进展?入冬后,考古工作人员的状况怎么样?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昨天再次走进了发掘现场。 记者看到,发掘现场,上山的小路已经被平整出来,防止山石滑落的围栏已经圈了起来。穿着厚厚工作服的考古工作人员正蹲在布完的探方中,一边用小铲子和钢挠子轻轻...
日前,“32场免费公益民间收藏达人个展”的第一场展正式推出,收藏达人王世清带来100多件南京仿古木雕,其中有《郑和宝船》、《凤凰拉车》、《千手观音》等,都是上世纪80年代的作品。 《千手观音》曾是出口品 一进展厅,就看到放在玻璃箱中的郑和宝船木雕。据主人王世清介绍,这个木雕是仿明代郑和宝船的,具体造型一模一样,只是缩小了,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做的。 最得王世清心的是千手...
名家笔记 由于地理格局的特殊,宗教文化与人类活动的交流,云南逐渐形成了一个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园林发展态势。为此,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云南省滇派园林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樊国盛,对滇派园林萌发过程进行了简略梳理。 青铜器时期 青铜器时代的云南,就有很发达的青铜器制作工艺和很高的艺术水平,如在大理祥云县境内考古发掘的“干栏式小铜房”。该铜房下层空敞,上层挑出,有窗洞,...
15日,合肥一建筑工地上的汉代墓葬群又有新发现。在一座西汉土坑墓里,考古人员发现大量色彩艳丽的西汉彩陶器,古人用的“果盘”、“水杯”、“大汤勺”一一现身。在另外一座墓葬里,完好如新的青铜日月镜、大气端庄的釉陶双系罐、罕见白色滑石璧等随葬品也显示墓主身份高贵。 彩陶高脚“果盘”现身 随着发掘,色彩艳...
“后母戊”大方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而作的祭器,是中国青铜时代的代表之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日前,于成龙博士作客首都图书馆,为公众揭秘了这件重要国宝的出土过程。 主讲人简介 于成龙 2004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学术研究范围遍及中国考古学、古文字学与中国古代青铜器、玉器及书法等文物专项研究。 作为项目...
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1组)经过众多集藏人士的仔细品味和分析,不难发现它极具浓重的历史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民族本土优势和金银价值优势相结合,走出了创新特色的贵金属币市发展之路。正是因为它具有优秀的历史文蕴以及众多的特点等使得该套币成为2012年新币种中最为活跃的贵金属币,其未来的投资收藏潜力无限大。 首先,该套金银币选择青铜器作为图案其本身就有着文物系列的意思,众所周知青铜器是世界文明的...
法国尼斯市政府14日在凤凰公园举行李小超大型青铜雕塑收藏仪式。由中国雕塑家、画家李小超雕塑的大型青铜作品《风水先生》被尼斯市政府选中,落户尼斯凤凰公园。 《风水先生》选自由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和尼斯市政府举办的李小超《乡村记忆》群雕的十二件青铜雕塑作品。这些作品充满了中国乡土气息,主要以关东大地的村庄为背景,用写意的雕塑语言,留存住对村庄的记忆。 《风水先生》雕塑高约2米,描述一位风水先生瘦长的...
选自:吴树(微博)《谁在收藏中国》 第五章 谁废了中国文物专家 一个农民仿制的“北魏陶俑”被国家博物馆(微博)、故宫(微博)博物院竞相收购,新炉泥胎成“国宝”。一位文物泰斗捐“越王剑”遭拒收,留下绝笔泣血丹青;更有黑发人为捐国宝成白发、民间藏家一砸千金为正名…… “假作真时真亦假”——百年前曹老夫子一句红楼戏言,竟成为21世纪中国文物现状之写真。 ○“北魏陶俑” 1994年夏天的一...
东汉石氏车马人物画像镜 “将艺术之美生动地呈现在方寸之间!”这是世人对中国古代铜镜制作技艺的赞誉。这项工艺不仅受到国人的喜爱,而且远行域外。近日,97件中国古代青铜镜经由美国收藏家罗伊德·扣岑之手回到中国。作为对捐赠者的答谢,上海博物馆从这批珍贵铜镜中精选了具有代表性的59件(组)藏品,明天起举办“罗伊德·扣岑捐赠中国古代铜镜展”,向人们系统地展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