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是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重镇。敦煌藏经洞出土文书多达5万多件,保留有汉文、佉卢文、粟特文、突厥文、吐蕃文、梵文、于阗文、回鹘文、西夏文、叙利亚文、八思巴文等多种民族古文字资料,内容涉及中古社会的各个方面,被誉为中古时期的“百科图书馆”。敦煌文化是世界古代文明的缩影,敦煌文化走向世界,成为传播华夏文明的有效途径。 敦煌是历史上世界四大文明的交汇中心 横贯欧亚大陆...
近日,石家庄经济学院泥河湾地质环境研究院正式成立并举行了揭牌仪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袁宝印和邓成龙研究员、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谢飞研究员、河北省科技厅、阳原县人民政府、河北师范大学以及石家庄经济学院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揭牌仪式。揭牌仪式由石家庄经济学院张伟良副校长主持,石家庄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郝东恒致辞。泥河湾地质环境研究院院长牛树银教授介绍了泥河湾...
4月2日,甘肃省文物局副局长马玉萍及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负责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辉、党支部书记李敏及马家塬文物保护项目组成员,与专程到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查看马家塬墓地出土文物保护情况的张家川县县委书记刘长江及县文广局、县博物馆负责人进行座谈,商议马家塬墓地出土文物保护工作。座谈中,王辉所长全面介绍了马家塬战国墓地发掘、出土文物保护修复、出土棺木实验室考古、考古报告编写等工作进展...
3月27日,局长钱奇、副局长彭赟组织局创5A办工作人员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落实5A创建工作,并对软件资料收集情况进行了督查。会上,钱奇听取了近期5A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并对目前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安排部署。他指出,软件资料和硬件建设同等重要,必须同步进行、同步实施,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宁可自己不过夜不能让问题过夜,加班加点确保软件资料和硬件工程建设圆满完成。他要求,创建5A办工作人员要发扬吃苦...
过去的一周里,永济桥的被拆除吸引了社会的重点关注。斯桥已拆,既成事实。然而,在关注有关部门如何妥善处理其构件的保存问题之余,市民对“吃一堑,长一智”的事后总结、对文物如何“应保尽保”的话题之关注尤甚。 近日,文化周刊记者获悉,国家文物局正式授予珠海市博物馆全国文物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质。 这一资质的获得,对处理永济桥被拆这类基建项目、对我市今后的文...
3月18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该所召开张家川马家塬出土文物抢救性保护技术评审会和实验室考古专家座谈会。国家文物局科技保护专家组组长王丹华、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部主任信立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杜金鹏、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所长苏伯民、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杨小林、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李化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龚德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陈建立、上海博物馆技术保护部廉海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
3月28日,英国考古学家、汉学家杰西卡·罗森爵士(Professor Dame Jessica Rawson)和牛津大学考古系主任克里斯·高斯本(Chris Gosben)教授访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讨双方开展学术交流合作事宜。杰西卡·罗森教授1943年出生于英国,毕业于剑桥大学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1976-1994年间担任大英博物馆东方部代理主任与主任,曾是大英图书馆董事会成员。1994年被选为...
按照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的统一安排,近日,焦作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武陟县三阳乡苗庄村河南省南水北调供水工程将要穿过的万花古墓群进行考古发掘。 河南省南水北调供水工程在焦作地区有26~28号4条输水线路,穿越市区东部、中部、西部,温县、武陟等地,经过地段文物埋藏点多,文物勘探和考古发掘任务繁重,焦作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担了其中北石涧墓群、张羌西墓群、白庄墓群、待王西遗址、苏蔺遗址、万花古...
湖北考古人员最新研究发现,湖北襄樊谷城县出土的一件青铜壶,壶盖镌刻七字铭文,证实楚国曾经有一支姓“危”的贵族,填补了历史记载的空白。 国宝级珍文物带盖素面青铜圆壶。中新社发 李得荣 摄 这件青铜壶是去年谷城县公安部门从当地冷集镇尖角村古墓群文物盗窃案中查获的。湖北省襄樊市考古所所长陈千万说,青铜壶肚大颈长,两边有提环,壶上有盖,上面三只鸟形提钮,是典型的战国时期青铜...
3月21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中国出土墓志整理与研究”项目首席专家、故宫博物院王素研究员,携项目执行人任昉研究员,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检查了该院负责的子课题——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肆〕的工作进展情况。《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肆〕》收录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藏历代墓志约400合,其中大多数为从未发表过的材料。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专门为子课题开辟了整理室,配置电脑、办公家具等硬件设备,...
3月19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通过了科技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组织的专家验收。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原生文明之一,搞清它的起源与进程、性质与特点对于完善世界文明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考古发现为主要资料的中华文明问题研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逐渐成为学术热点。2001年以来,国家有关部委组织实施了中华文明探源的预研究项目,从此开始了就这一个重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