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阿育王寺是宁波市鄞州区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由寺方向区文管办申请保护规划方案,并由浙江省古建院担任编制任务。2008年,该编制方案经区级专家及相关单位论证后进行修改,并于2009年6月由区人民政府向省文化局申请了该方案。2010年1月19日下午,省专家组一行首先踏勘了阿育王寺的现场,并于20日上午在鄞州新城区四季瑞丽大酒店召开了论证会。本次会议由省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杨新平主持,省文物...
阿静酒楼、仿膳退出北海公园,景山少年宫腾退、天坛医院搬出,北京植物园和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两园合并,这些工程都将在年内启动前期规划设计。昨天,在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公布的2010年工作计划中,公园管理中心表示今年将重点推进公园保护规划,天坛医院搬出、北京植物园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拟合并等都将做前期准备。 市公园管理中心主任郑西平介绍,一年来,全市公园共接待中外游客2.5亿人次。今年,在继续提高公园服务质...
文物建筑防雷,不得破坏整体风貌;文物建筑按“防雷”分为三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建筑列为“一类”。本市地方标准《文物建筑雷电防护技术规范》昨起征求意见,拟作上述规定。2月19日前,市民可将意见或建议反馈给市质监局。 征求意见稿提出,防雷设计,施工原则上应与文物建筑修缮的设计和施工同步,防雷设计方案应在确保防雷安全的前提下执行最少干预原则,应确...
1月12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好川遗址保护规划论证会在浙江省遂昌县召开。由省文物局、省社科院、省考古所、浙江大学等有关部门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好川遗址保护规划进行了论证,遂昌县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参加了会议。 好川遗址发现于1997年4月,距今年代约4300——3700年。遂昌好川遗址被评为1997年度全国重大考古新发现提名荣誉奖,同时在省考古研究所教授王海明主编的发掘报告《好川墓地》中明确提...
在浙江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桥终于在东坑镇深洋村安家复建。经过廊桥艺人的几个月施工,畲桥已初落端倪。 畲桥是1987年公布的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建于清光绪20年(1894),桥长37.4米,拱跨29.2米,属木拱廊桥,原畲桥位于东坑镇平桥村之北溪上。2001年5月因省级重点水电工程—白鹤水电站的建设而拆卸待建。多年来苦于缺少经费,畲桥复建工作迟迟不能启动。在省文物局的大力...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近日,河北省古建所为活跃职工文体生活,组织全体职工、离退休人员参加了迎“元旦”室内体育健身活动,活动设有跳绳、室内钓鱼、飞镖、投篮、套圈、囊中探宝等项目,单位领导带头参加活动,全体职工、离退休人员在活动中,积极认真,情绪高涨,此次活动,即锻炼了全体职工、离退休人员的身体,又丰富了大家的文体生活,充分体现单位的和谐气氛,同时也增强了单位的凝聚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河北省文物局 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
江苏省宿迁市区府广场古城墙保护工程作为市重点工程受到了各级领导及全市人民的高度重视,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施工,目前主体保护工程已顺利完工。 明城墙遗迹采取就地保护的方式进行展示,本体部份已作了清理、保养,用于固定城墙的木质地钉已做了特殊防腐处理,在古城墙的上端已覆盖安装了防护玻璃罩,外围一圈的泰山青石古石栏板也已安装完成。接下来将用一周的时间对工程本体以外周边环境进行整理。建成后市民将可以透过玻璃...
为切实加强浙江省遂昌县古建筑的保护与管理,维护历史文化名镇、古村落风貌,继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县实际,遂昌县政府于2009年12月16日正式发文,出台了《遂昌县古建筑保护管理实施办法》。 同时,依据遂昌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对除已列入各级文保单位和文保点外,保存相对完整,有一定文物价值的375处古建筑进...
门头沟区杜家庄古民居旁,老农使用古老的农具“连枷”劳作。(资料照片) 今后,居住在门头沟古村落中的居民将不能随意改装房屋,而是要申报文物部门获得批准,进行修旧如旧的保护性修缮,同时得到政府10%-20%的修缮补助款。记者从正在召开的门头沟区“两会”上获悉,即将出台的《门头沟区古村落保护办法》对古村落的认定标准、建设修缮、监管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
昨日,记者从石门县文物部门获悉,省、市文物专家日前齐聚石门,对10月23日发现的二处清代民居:郑金材烽火屋、“岁进士”烽火屋做进一步考证。 郑金材烽火屋位于石门三圣乡山羊冲村16组,据《郑氏族谱》记载,郑金材烽火屋建于清代乾隆35年(公元1770年),砖木结构,穿斗抬梁式建筑,青砖青瓦,露天式天井24个环绕四周。大门、侧门均为牌楼式门楼,顶部飞檐为砖式斗拱,并施以彩绘,门...
记者从歙县文物局了解到,12月12日,该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桥修缮复原工程动工。 太平桥位于歙县城西练江之上,建于明弘治年间,为16孔拱形石桥,全长268米,是目前我省现存最长的古石桥,也是徽州古城的地标性建筑之一,素有“千里江南第一桥”的美誉。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受自然风化侵蚀及交通超重负载影响,该桥破损严重。 此次修复工程投资250多万元,主要对部分桥墩灌浆加固...
近日,在顺义区城中村的拆迁中,一段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墙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这段始建于唐朝、重建于明代的古城墙目前尚余6米,预计将建成城垣遗址公园。 记者在拆迁中的仁和镇太平村看到,古城墙有十五六米宽,九米多高。从残破处可以看到老城墙砌着两层厚重的灰色城砖,每块城砖约重24斤。城墙上方的垛口已经坍塌,裸露的黄土上长满酸枣树。 城墙中间还留有一个3米高、1米宽的门洞。据村中老人回忆,这个门洞不是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