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汉代金缕玉衣是皇帝的随葬专用品——像衣服一样穿在死者身上,相信尸体不腐。日前,重庆警方破获一起倒卖“汉代金缕玉衣”案件,卖主叫价500万。“金缕玉衣”真伪仍待鉴定。 警方搜缴的“金缕玉衣”全貌 在我国几千年历史中,玉衣仅在汉代出现过,分金缕玉衣、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由皇帝和贵族专用。金缕玉衣是皇帝的随葬专用品——...
连日来,在龙口芦头镇的东晋古墓群发掘工作中,考古人员又挖掘出一座西晋时期的残墓和一处汉代的陶窑遗址。其中,在一座东晋古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完整的东晋墓葬随葬白陶器九件组合。 记者在西晋残墓前看到,整个墓体呈椭圆形。龙口市博物馆馆长蒋惠民介绍,古墓里面出土的砖上写着:泰康七年九月十一日,这一年是公元286年,属于西晋时期,而以往在胶东地区把这种类型的古墓都看做是汉代墓。在东晋时期,胶东半岛是十六国...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获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补隆淖尔镇的汉代朔方郡临戎古城古墓葬群,遭到严重破坏,有关责任人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15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所的有关专家赶赴现场,开始对遭到破坏的古墓葬群进行勘察取证、损毁鉴定和抢救性挖掘。 目前已证实,共有6000多平方米古墓群被摧毁,从地表暴露遗迹现象认定,共有14座古墓葬遭到破坏,另有一座墓葬砖砌墙体已经暴露在外。 据内...
一个汉代古墓群11月6日在新密市发掘完毕,考古专家称,此次发掘对研究我国汉代墓葬形制和陶器、铜器制作工艺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 这处古墓群位于新密市西大街办事处前士郭村,是村民修建公墓平整土地时发现的。经过7天的努力,郑州市考古研究院和新密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在500平方米内发掘清理出汉画像砖墓、子卯小砖墓13座,以及陶仓、陶罐、铜盆、铜碗、铜钱等40多件文物价值较高的器物。 这处古墓群初步推断是汉...
古老的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合浦港的发掘引起国内外考古界的强烈关注,尤其是国内著名高校开始将古合浦港作为考古专业实习的首选。10月28日,在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吴春明教授率领下,2005级考古专业师生共18人来到合浦实习。这是合浦继1975年中山大学考古专业师生实习以来,迎来的又一次全国重点高校的实习发掘。 汉代,合浦以其毗邻东南亚的独特沿海位置,发展最为抢眼。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就在合浦开辟一条通...
在古墓中发掘出的汉代陶器和青铜器 11月5日下午,周至县楼观镇延生观村一村民赵飞犁地时发现一座古墓,遂立即通知村主任并保护好现场,周至县文管所考古人员赶到现场,成功发掘出汉代釉陶钟、釉陶鼎、釉陶仓、陶灶、铜镜以及五铢钱等文物10余件,这对研究我国两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昨天上午,当地相关部门和群众对最先发现这座古墓并积极保护文物的村民赵飞等人冠以“爱心大使R...
李国才发现的汉代文物 近日,清远一位朴实的农民面对一堆自己亲手从土中挖出的汉代古董,没有占为己有,而是主动上交国家文物部门。昨日,清远市博物馆作出决定,对村民李国才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 “有一些贩子听说我找到了宝贝,出高价要买,我知道这些古董是国家的,再穷也不能卖。”村民李国才一家住清城区大塱红旗管理区,近日他上山帮一家电信公司在管理区何屋村岭附近山头挖掘发射塔地基时,...
昨日,新密市西大街办事处前士郭村八组群众在建设公墓平整场地时,意外地挖出了几块汉代空心砖,经郑州市文物研究院和新密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现场进行勘探,已确认这里是一处汉墓群。 据了解,该处遗址位于新密市西部,绥水支流西岸的一处台地上,经文物勘探,在不足500平方米的范围内共发现墓葬10座,其中九座为汉代空心砖墓,一座为宋代砖石墓。根据发现的情况推测,这是一处较大的墓葬区,周围还应该有其他墓葬存在。 ...
图为发掘现场和出土的釉陶罐 20日,市文管会考古专家完成了对花果山西侧蛤蟆坑一处墓穴为期两天的发掘,在墓葬的边箱中出土了较大口径的釉陶罐、雕刻精美的木俑及西汉时期的五铢钱。 据在此施工的高先生称,他于18日在挖掘围墙地槽时挖到了这个墓葬的一角,发现其棺木明显年代久远,并且周围有零星被土层石块压碎的瓷器片。有多年施工经验的高先生感觉这是个古墓,便立即停止施工,并向花果山乡政府通报这个情况。...
尚能使用的木耳杯 惟妙惟肖的木马 字迹清楚的木简 专家考证:是我省第二座保护较为完好的汉代古墓 广南县黑支果乡境内发现古物处目前已被考证为“汉代木椁墓”。权威部门人士对记者透露:古墓内出土的众多珍贵文物中,竹简、木雕车马模型、黄釉陶、漆木器耳杯等均为我省首次发现;而此次在广南发现的汉代古墓又极为罕见,它是我省继昆明羊甫头墓之后较为完好的“木椁...
壁画狗 人物 舞者 出土的陶器 考古工作者展开抢救 发现地 12日晚上8时许,东平县汽车站南面一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一处汉代古墓。墓室内有一些陶制陪葬品,更为珍贵的是墓室石壁上的壁画线条清晰、色彩鲜艳、内容丰富,极具考古价值。 14日上午,记者驱车赶到东平县文物管理所,见到了管理所的张所长和杨副所长。在他们的带领下,记者在一个大院里看到了从古墓运过来的石...
四川省考古研究院会同泸州市博物馆和合江县文管所,历时14天连续奋战,四川汉代崖墓群首次规范化、标准化考古行动——合江城郊魏家祠汉墓群考古清理工作接近尾声。10月6日,魏家祠9穴汉墓群中的7座墓穴清理完毕。出土文物中,除2具汉代画像石棺和3具汉代陶棺外,还有大批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汉代陶俑、陶鸡、陶猪、陶狗等随葬品,这些汉墓群仿佛是一座活生生的汉代“动物园”! 最大收获 1...
“巴南安澜那边,30米的岩壁上有很多个人工开掘的正方形石洞。”昨日,读者朱先生向本报反映,安澜有六个石洞错落分布在陡峭的石崖上,据老人们说年代很久远。 石壁藏六个人工洞 六个石洞开凿在巴南区安澜镇坝上村,一个被称为“七孔子”的百来米高的山腰石壁上,石壁位于该山较陡峭的一面。由于山上浓密的树木,在远处只能隐约看到一块陡峭的大石壁,只有爬上山,来到石...
昨天,西湖镇的西汉木椁墓考古工作在雨中继续进行,南侧厢发现几十件完整的汉代漆器“餐具”,两只铜壶和一只铜盆,并且在足厢发现一套弓箭。考古专家介绍,依据目前已出土的文物来推断,该墓主人应为“侯”级别。 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位于主墓室南边的侧厢中出现众多文物,经过雨水的洗刷,一套精美的漆器呈现在众人面前。这些漆器有漆盘、漆耳杯等物,分黑、褚红两色,上...
9月16日上午,萧县经济开发区打电话报称,在杏花村一村民家发现古墓,请派人查看,萧县文物部门立即驱车前往现场查看。经现场勘察,该墓座落在村民院落中,已遭受不同程度破坏,周围堆积一些汉代墓砖,暴露出墓门及两侧立柱石,门楣石不知去向。墓门上刻有图案,图案分两格,上格为十字穿环图案,下格为铺首衔环,两侧立柱石皆为素面。铺首衔环是汉画像石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题材,它常被雕刻在墓门上,有驱邪避鬼的作用,确保墓主...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