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3月17日下午,爱山小学的50多位小朋友来到湖州博物馆,走近了正在展出中的《汉画印象展》。据说,孩子们是专门来寻找成就“汉族”这一民族称谓的祖先们的生活线索的。看来,这是一堂很有意思的美术课。 结合馆藏文物实物,讲解员为孩子们介绍了汉画的来源、种类,以及汉朝时期人们的一些日常生活和娱乐休闲。随后,孩子们又在老师的指导下三五成群地坐在展厅里,拿出随身携带的画夹、画笔开始了临摹。画像中汉朝人的图腾、...
“汉画印象——中国汉代画像艺术展览”3月14日将在市博物馆二楼展厅拉开序幕,市民有机会能近距离欣赏汉画瑰宝。 据介绍,本次展览将展出来自河南省南阳唐王府博物馆的汉画拓片100幅、文创产品6幅、汉画原石3块、汉画生产场景一套,配合大量汉画知识版面,并有汉画拓印及汉画知识讲座等活动,全面展现中国汉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开展当天上午,南阳市文物局副局长李陈广将带来“汉画印象——汉代画像石砖深度解读”的专题...
彩灯编扎是传统民间手工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传,传承和保护彩灯的传统技艺,为公众体验传统文化提供服务,2月17日湖州博物馆推出扎彩灯的现场体验活动。 彩灯扎作课程特邀湖州菱湖鱼灯市级非遗传承人沈继昌老先生为陈勇名师工作室的骨干美术教师进行现场授课。大家对制作彩灯十分感兴趣,还将彩灯与绘画结合在一起,创意层出不穷。两小时的课程不仅让美术教师了解了鱼灯制作的基本方...
火红的灯笼、精致的花灯、喜庆的表演……随着春节的日渐临近,湖城衣裳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年味渐渐浓郁起来。记者从市房地产物业管理服务中心获悉,今年2月份历史文化街区里活动多多,在主打传递新年民俗活动之余,还推出了不少新鲜花样,特邀市民朋友们一起来嗨。 在春节期间,舞龙闹新春是必不可少的民俗文化活动, 2016年2月12日(年初五) 10时至11时30分,从衣裳街主路口(南街口或红旗路口)出发,环衣裳街...
趁着放假,陈女士带着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走进市博物馆的“吴兴赋——湖州历史与人文陈列”。她们对展厅中一片小小的、已经碳化的绸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拿手机扫了一扫绸片下方的二维码,一段世界丝绸之源的故事随即娓娓道来。日前,升级后的“吴兴赋”在市博物馆重新对外开放。 古城文脉的细化梳理,序厅、尾厅、铜镜厅的重新布局,灯光、色彩的专业化设计,多媒体系统的更新,乃至自媒体导览系统的应用……“吴兴赋”涉及的8...
1月21日是湖州博物馆《吴兴赋》陈列改造提升后重新亮相的日子。这一天,博物馆特地邀请了社会志愿者、共建单位及新闻媒体各方代表参观了陈列新面貌。 “亲友团”对这次先睹为快的品鉴体验小结了两个主要感受:一是文本内容详实而清晰——在原来乡土定位的基础上,文史信息更加详实,横向、纵向的脉络交代更加清晰,尤其是近些年的考古、文保新发现以及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成果得到运用和体现;二是展陈形式大气又精致——...
县文广新局第一时间成立防冻雪灾应急小组,通过对全县古建筑类文保单位进行排摸,采取“全面排查、灾情告知、组织值班、责任落实”,积极做好雨雪冰冻灾害防御工作。 一是全面排查。由分管领导带队,对新四军苏浙军区18处旧址、城山古城遗址、王思高宅、钱宅等30余处古建筑类文保单位进行了安全隐患重点排查,确保文物安全。 二是下达告知。县博物馆、新四军纪念馆针对此次灾情,对全县古建筑类文保单位有关联的文保员、...
1月8日,南浔区文物监察大队与区文物保护所联合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氏旧宅、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大运河——丝业会馆及丝商建筑、尊德堂等进行安全检查,内容包括安全规程、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健全,文物安全保护责任、岗位责任是否落实,文物景区是否存在消防、安防隐患等。重点查看了南浔古镇景区内用电线路敷设、经营场所物品存放、景区消防器材及报警电话运行等情况。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检查组及时提出整改要求...
溪从门前过,人在镜中居;闲逛名人老宅,静享河埠廊坊……近日,记者从环城西路往红旗路走,一座庄重威严又雕刻精细的牌坊竖立在一片民居的路口处,这座写着“状元街”三字的精美牌坊,吸引着过往市民的目光。 一座城市如果没有了旧的痕迹,就好比一个人失去了记忆。衣裳街和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是湖城最原味的记忆体验地,这里是湖州古城的“根”,演绎着湖州的水乡生活,创新传承着湖州历史文化。 以河成街,桥街相连,石桥...
12月29日—30日,“湖州市文博学会2015年年会暨学术交流会”在安吉召开。会议回顾了市文博学会2015年工作,部署了明年工作任务。 学术交流会上,8位会员结合自身岗位业务,就实践与思考进行了交流发言。学会理事会还商议通过了成立藏品研究、陈列展览、教育拓展、考古文保等专业活动小组等决议,进一步推动业务、学术领域的活动开展。会上还举办了《现代博物馆的教育创新与实践》专题讲座。 本次年会由安吉博...
2015年是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攻坚之年。根据部署,今年我省需要基本完成文物的信息采集登录,全面开展普查数据的审核。记者日前从市普查办获悉,我市率先完成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信息采集和平台登录任务。 我市在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上已注册单位账号58家,其中市本级19家(含吴兴区)、南浔区8家、德清县7家、长兴县18家、安吉县6家,共完成41066件文物信息平台登录,其中三级以上的珍贵文...
根据国务院和浙江省的部署,我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于2013年正式启动。全市文博单位统一思想,主动作为、规范实施,各项工作开展有序,成效明显。市县各级普查办按照分级实施的原则,通过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及其离线工具,全面开展文物信息采集登录工作,同时市普查办加强对县区的业务指导,把好普查数据审核关。湖州市县区普查办和普查队员的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各文博单位同步推进,第二阶段工作始终走在...
记者昨天从市文广新局获悉,西山遗址、太湖溇港等43处不可移动文物被列为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对之前公布的其中两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做出了调整。 本次公布的43处文保单位,其中古遗址5处,石窟寺及石刻1处,古建筑1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8处,其他1处。至此,我市共有国保单位14处,省保单位52处,市保单位363处。 调整的两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路村四桥和太湖溇...
日前,记者从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获悉,今年8月初至11月中旬,为配合太嘉河水利工程幻溇港基本建设,市文保所在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指导下,对南浔区石淙镇银子桥村凡石桥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大量瓷器、陶器、漆器等宋代遗存。考古专家猜测:这里可能是南宋时期石淙镇的镇中心。 太嘉河水利工程本体河流为南北流向,一支流自西向东汇入,凡石桥遗址沿支流北部及本体河道西侧分布。经初步地面踏查,遗址面积约5000平方...
日前,湖州市人民政府公布西山遗址、太湖溇港等43处不可移动文物为湖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对之前公布的其中两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做出了调整。 本次公布的43处文保单位,其中古遗址5处,石窟寺及石刻1处处,古建筑1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8处,其他1处。至此,湖州市共有国保单位14处,省保单位52处,市保单位363处。 调整的两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路村四桥和太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