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由湖南省博物馆联合意大利都灵埃及博物馆共同打造的“法老·诸神·木乃伊——古埃及文物特展”在湖南省博物馆举办。 本次展览是湖南省举办的首个古埃及文明主题展览,也是湖南省博物馆新馆开放后引进的首个境外文物大展。展览甄选了意大利都灵埃及博物馆馆藏的230余件文物精品,包括狮身人面像、动物及人形木乃伊、陶器、化妆用具、青铜及石雕像、石棺、木棺、石碑、大型石刻神像等,跨越古埃及前王朝时期至罗马帝...
10月14日,由周口市委、市政府主办的河南省周口市书画名家推介活动——张文平、温力宪、刘佰玥、何岩书画联展在北京荣宝斋开幕。周口是著名的书画之乡,参加本次书画展的4位书画艺术名家是周口书画界的杰出代表,他们为本次展览带来了80余件书画精品。 周口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继标说,周口是羲皇故都、老子故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近年来,周口深入实施文化强市战略,着力推进“文化周口”建设,尤其是...
10月10日,国家文物局机关工会邀请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作了主题为“写好中国字 做好中国人”的知识讲座,国家文物局机关和各直属单位60余人参加了讲座。 苏士澍对汉字内涵、精神实质和汉字书写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解读,阐述了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中国精神的凝练、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他呼吁,作为文博系统的工作人员,更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多用汉语,多动笔写字,紧握汉字书写之笔,重...
10月10日,黑龙江省文化厅在哈尔滨市举办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培训班。省文化厅副厅长孟祥武出席开班式并致辞。来自全省13个市(地)、县(区)的的申报工作负责人及相关部队、林业等系统共80余人参加培训。 孟祥武指出,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事关黑龙江文物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传承黑龙江优秀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做好新时期文物保护利用,打造黑龙江特色文物资源品牌,促进地方经...
9月27日,以“传承与创新——数字时代下的博物馆”为主题的博物馆发展论坛在洛阳举办。洛阳市副市长魏险峰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北京、上海、陕西、广东、江苏等地的博物馆专家和文博企业嘉宾作了交流发言,洛阳市69家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的代表近200人参加了论坛。 与会专家和嘉宾围绕洛阳市提出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积极打造“博物馆之都”的战略目标,深入探讨了数字时代下的博物馆发展,力争使沉睡...
记者10月8日获悉,由太原市晋祠博物馆与西安半坡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远古回声——半坡遗址与半坡文化展》近日在晋祠博物馆傅山纪念馆正式展出,展品99套(102件)。展期一个半月。 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晋国宗祠,以祭祀西周初年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得名,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晋祠博物馆获得“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半...
9月26日起,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物局、杭州市旅游委员会主办,中国丝绸博物馆承办的“锦绣江南•旗袍秀非遗”系列活动在国丝馆举行,该活动为努力打造江南版的“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 26日下午,首先举行了“非遗引领时尚”传承人对话设计师活动。该活动邀请了“台州刺绣”第三代传承人林霞、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吴海燕、中国高级时装定制大师郭培、东家创始...
“乾隆皇帝遵循东巡祭祖之制,曾分别在他33岁、44岁、68岁、73岁时,从京师赴盛京(沈阳)祭陵,并在盛京宫殿驻跸多日。”9月29日记者了解到,国庆节期间,沈阳故宫为中外游客推出“乾隆在盛京”文物特展,展览遴选近百件文物,展现乾隆皇帝在盛京的活动情景。 乾隆首次东巡写下《盛京赋》 乾隆八年(1743年)七月初八,乾隆离开北京,踏上东巡盛京的路途。首次回故乡,他难掩兴奋,从圆明园出发后,...
9月23日,“宝石流霞映西湖”青田印石文化展在西湖博物馆开幕。这次青田印石文化展由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创作委员会、杭州青田艺术馆等单位共同主办,展出时间自9月22日开始至10月31日,共展出青田印石品种280个,共计1000余枚。 展品中既有中华“印石三宝”之一的灯光冻印石百余枚,又有封门青、竹叶青、黄金耀、蓝星、葡萄冻、红木冻等五十余个传统名品,此外还有翡翠青田、麻袋冻、水仙花等多个稀有品...
9月26日至27日,第六届“中国公共考古·贵州论坛”在贵州省贵安新区举办。来自全国各地考古文博单位、高校和媒体的百余位代表参加论坛,分享重要考古发现、展示最新研究成果、交流最新学术观点。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司长闫亚林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关注公众和考古之间的关系,是与考古学科发展、考古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公众文化素养提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时代的公共考古应该更加强调互动共...
9月21日,由丽水市文广出版局、缙云县政府主办,缙云县文广出版局、丽水市博物馆、丽水市文保所、缙云县博物馆承办的“丽水文明九千年”暨史前考古(缙云陇东遗址)专题活动在缙云拉开帷幕。 陇东遗址位于壶镇溪东区块,在壶镇中学迁建工程施工中发现。今年3-5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缙云县博物馆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证实该遗址是一处包含了上山、良渚、商代、西晋和宋代堆积的古遗址,为迄今为止丽水地区发现的最...
9月20日,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启幕前夕,由国家文物局、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联合承办的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论坛在敦煌莫高窟开幕。作为第三届文博会专项论坛之一,“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论坛”以丝绸之路古迹遗址保护为主题,邀请了来自11个国家的1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来自联盟成员单位和省级文物主管单位的嘉宾和代表也出席了本次论坛。...
为进一步加强文物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文物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和水平,由浙江省文物监察总队主办的2018年度全省文物行政执法监察人员业务培训班于9月19日至21日在绍兴市举行,各市、县文物执法机构的100余名执法人员参加了培训。 培训班邀请了江苏省文物局副局长殷连生、省文物局安全处处长沈坤荣、复旦大学教授沈岳明,分别就《执法困境与办案技巧》《文博单位风险防控与安全监察重点》《窑火长红-浙江古代瓷...
22日,国宝级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在新疆博物馆举办的“尼雅·考古·故事——中日尼雅考古30周年成果展”中亮相。炭精刻“司禾府印”“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鸡鸣枕等300余件尼雅遗址出土的文物与其同时展出, 此次展览将从9月22日持续到2019年1月。 尼雅遗址,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一处闻名于世的汉晋时期绿洲城邦聚落遗址,是新疆首个评获“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绿洲城邦聚落遗址。经考证,其为...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87周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9月18日下午,“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活动后,由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天津市烈士陵园——在日殉难烈士·劳工纪念馆、日本花冈和平友好基金管理委员会发起主办的“不忘历史 为了和平——中国劳工血泪史特别展”暨“中国劳工受难史与新时期史学价值研讨会”系列活动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举行。中共沈阳市委统战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