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由溪口博物馆和奉化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举办的“民国遗珍——奉化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正在溪口博物馆展出。 此次展览的票券、证章、档案文书等民国时期史料,涵盖了政治、军事、教育、经济等各个方面。这些史料有的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夜奉化反清志士义无反顾的选择,见证了浙江人民推翻满清封建统治的决心,其中典型的有民国“浙江光复纪念”银章、民国“浙军政府庆祝会”银章;有的折射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
为了推进全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日前金华市文物局举办了一期文物普查培训班。市本级,各县(市、区)博物馆馆长、普查工作人员共50余人参加。 市文物局对全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提出了年底基本完成文物信息采集登录的进度要求,从本月起每周对各县(市、区)的登录进度进行通报。同时,要求从严把控审核环节,加强普查质量控制。各县(市、区)普查办和收藏单位要加强组织协调,细分任务,明确目标,...
近日,随着福建大田县“肉身坐佛”在匈牙利一家博物馆出现的消息,有关海外流失文物如何“回家”的话题再次引发公众关注。有专家表示,让流失文物归家,不单单是文物部门的事,还需要外交部门、执法部门的配合,最终取决于整个国家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影响力。记者高家涛 外交途径追讨恐龙蛋,惊动温家宝 1989年5月29日,在历经整整一年的“漂泊”之后,一件“战国青铜敦”由美国索斯比拍卖公司正式归...
3月24日,衢州市文物普查办在市博物馆举办第二期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业务培训班,全市各县(市、区)文物普查办,市博物馆,档案馆以及参与可移动文物普查的相关人员参加了培训。 此次培训针对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如文物定名、文物断代、文物拍摄等内容进行了重点讲解。培训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线普查人员的业务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记者从海南省文体厅近日召开的2015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海南省初步完成了全省7594家国有单位的摸底调查工作,可移动文物总量统计有12万件。 据介绍,海南省文物收藏单位确定为53家,文物总量近12万件,其中近5万件文物来自海南省各行业博物馆及教育、档案、国资、民政等系统的多家国有单位,比如有来自博鳌亚洲论坛博物馆、粤海铁路海南铁路博物馆、兴隆华侨农场展览馆等收藏的行业文...
近日,曲阜市文物局孔府文物档案馆圆满完成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馆藏字画类文物的普查工作。此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共上报字画类文物1538件(套),2754件;其中,在级类字画371件(套),534件;普品类字画1167件(套),2220件。字画类文物普查工作的完成标志着曲阜市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走在了济宁市前列。 孔府文物档案馆作为曲阜可移动文物的主要收藏保管机构,保存有陶瓷器、铜器、玉石器...
1月28日上午,重新登记的陕西省考古学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西安举办。出席会议的有陕西省文物局副巡视员周魁英、省社科联学会部部长梁亚娟、省文物局直属单位、各地市文博单位及西北大学等单位代表150余人。陕西省考古学会成立于1982年,于1988年在宝鸡召开了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后因各种原因,二十多年来没有开展相关学术活动,基本陷于瘫痪状态。2000年前后,在国家对社会组织加强管理期间,未能履行...
1月16日,内蒙古文物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区文物保护管理培训班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周纯杰,自治区文物局局长安泳锝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区各盟市文化、文物部门的会员代表70余人出席了大会。 与会代表审议通过了《内蒙古文物学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理事、常务理事、秘书长、副会长、会长,聘请了名誉会长和高级顾问。自治区民政厅、社会科学联合会的领导分别...
记者24日从定西市临洮县获悉,历时69天的临洮马家窑遗址田野考古一期发掘工作近期圆满结束。2015年,考古工作者将对发掘获得的遗物进行修复、开展多学科研究、整理发掘报告的同时,着手计划更大规模的二期发掘。 从2014年9月18日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临洮马家窑遗址进行了田野发掘,这是自马家窑文化发现、命名以来,第一次正式考古发掘。开挖7个探方,共206平方米。...
来自苏州市文物局的消息,近日苏州市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采集登录工作,市属及市级以下国有收藏单位共登录“藏宝”64399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2211件(套)。 苏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于2013年7月正式启动。当年7月至10月,苏州市普查办进行了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的调查摸底工作;2013年12月—2014年5月,还组织专家组,专门对非文博系统国有单位上报的可移动文物...
经过文物普查员紧张有序的工作,截止2015年1月13日,商丘市夏邑县文化局圆满完成了我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文物数据录入、上报工作。夏邑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共登记、上报各类文物630件/套,在商丘市文物普查工作中数量和质量上遥遥领先,受到上级文物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1926年秋,万国考古学会会长、瑞典皇太子阿道尔夫·古斯塔夫(这位皇太子因痴迷考古,将近半个世纪不当国王,只做王储)来华访问。10月22日下午,中外学者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礼堂举行报告会欢迎万国考古学会会长。会议由清华研究院梁启超教授主持,首先是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致欢迎辞,瑞典皇太子致答谢辞,接下来是梁启超用英语做主旨报告。他的开场白很谦虚:“我不是考古学的专门学者,实在不配讲这个题目,但是因为...
王蔚波先生亲临睢县博物馆拍摄指导 徐泽源 摄 日前,河南商丘睢县博物馆通过文物摄影、数据汇总、录入上报等各项工作,已圆满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化任务。 特别是睢县博物馆紧密结合“三区”人才支持计划,作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受援单位,还聘请了该院专家王蔚波先生亲临现场拍摄指导,为这项工作保质保量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对睢县文物建档与研究等方面的一次促进和提升。 ...
①重庆市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文物 资料图片 工作人员进行文物普查。 资料图片 工作人员进行文物普查。 资料图片 如果有一天,您所在的单位收到一张“文物登记表”,请不要奇怪,这是您单位所属地区的文物管理机构在进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普查,涉及150余万家国有单位。本次普查重在现状调查和文物基本信息登记,不改变文物权属现状。 在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