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为:发掘现场 图为:随葬青铜器 图为:出土编钟 昨日,随州叶家山西周古墓群中最大墓111号墓二层台上的所有随葬青铜器全部现身,200余件编钟、鼎、簋、戈等青铜器首次集中亮相。 据叶家山墓地考古发掘领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凤春介绍,111号墓的墓室是国内目前发现的西周墓葬中最大的,该墓也是叶家山墓群中出土青铜器最多的墓。昨日,工作人员对111号墓进行绘图、...
昨日,随州叶家山西周古墓群二期考古中的第二大墓M28号墓,清理到棺底部分,墓中清理出大量青铜器及多件随葬玉器以及朱砂。记者杨闻名通讯员王涛摄 考古人员正在清理文物上的泥土 记者杨闻名摄 连日来,叶家山考古仍紧张进行,考古发掘进入最后阶段,考古人员在墓中发现大量兵器和玉器,同时M111号和M28号两座大墓已挖到棺底部分。 昨日下午,根据M28号墓留存的墓主两颗牙齿,考古人员初步...
图为:发掘现场 记者胡九思 通讯员王涛摄 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二期考古工程中第二大墓——M28号墓的发掘工作进入尾声。昨日,工作人员冒雨将随葬的50余件青铜器逐一取出,再由武警护送到随州市区。这些青铜器中有礼器和酒器两类,包括鼎、簋(音同“诡”)、盘、卣(音同“有”)、甗(音同“演”)等,造型精美,工艺...
甘肃省河西走廊“四坝文化”东灰山遗址中,曾先后出土了16件铜器。日前在兰州结束的东灰山遗址研究座谈会上,考古学者认为,这些铜器要比中原地区出土的商周时代青铜器早,甘肃河西地区是我国最早使用青铜器的地方。 “先有东灰山遗址中的铜器,后有中原一带商周的青铜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郎树德说。 “四坝文化”是公元前2000...
凤柱斝 凤柱斝铸于商代晚期,原器通高41厘米,口径19.5厘米,重2.9公斤,1973年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贺家村西周墓中,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同墓葬出土青铜器共35件,凤柱斝是其中最为精美的。该斝侈口,口沿立双柱,三个三棱锥足,器底略向外鼓,两柱顶端各置一圆雕高冠的凤鸟。鸟作站立状,冠耸立,圆目鼓睛,正在举目远眺,那娇美健壮的身躯和姿态,寓意着生命的活力,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和艺术造型...
7月11日下午5时许,叶家山曾国墓考古发掘又有大的进展,M107、 M126号墓的二层平台中,接连出现青铜鼎、爵、簋、鬲等随葬品。 除了这些新发现的青铜器、瓷器、漆器等,记者在M107号墓的左上方一个规模相对较小的墓室底部,还看到一具完整的尸骨架子,这个墓埋藏很浅,年代肯定比曾国贵族的时间要近得多。 除了已经运走的文物外,大批青铜器被挖出后,全部存放在原地,用土和黑色塑料布遮盖着,防止被损坏和...
吴镇烽(左)与毛海石在鉴赏西周青铜饕餮纹鼎。 西周青铜饕餮纹鼎上的饕餮纹。 西周青铜簋。 国之重器,堪与国家级博物馆的收藏媲美。”去年,在央视第三届中国民间国宝评审中,收藏大家毛海石与著名考古学家、陕西省考研研究所所长吴镇烽相识,并引为知己。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委员之一,吴镇烽在国内外青铜器的鉴定、研究领域享有权威地位。毛海石...
昨日获悉,叶家山墓地已经出土的青铜器中,有三分之一可追溯到商代晚期,这一现象引起全国考古专家的高度关注。 曾国墓中为何出现商器? 对叶家山墓地出土的青铜器,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杨宝成认为:“从文化来说,叶家山的青铜器,时代有早晚区别,有三分之一可追溯到商代晚期,还有一部分是典型的成康时期,另有少数昭王时期的。” 叶家山西周墓葬群为何出现商器?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凤瀚说...
7月7号是著名书画鉴定大师徐邦达先生诞辰102周年纪念日,徐先生铜像落成暨骨灰安放仪式在位于昌平的天寿陵园举行。徐邦达夫人滕芳以及91岁的著名学者冯其庸等众多亲属、好友及学生弟子都前来为徐邦达先生送行。 7月7号上午,在隆重的骨灰下葬仪式之后,徐邦达先生的夫人滕芳女士为一座安放于墓碑前的1.7米高铜像揭幕。红色的幕布揭开,人们感觉徐老似乎又回到了大家的身边——只见徐老端坐...
龙纹是在青铜器上流行时间最长的装饰纹样之一。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是殷人卜问的对象之一。龙的形象起源很早,但作为青铜器纹饰,最早见于商代二里冈时期,以后商代晚期、西周、春秋直至战国,都有不同形式的龙纹出现。 青铜器上的龙纹,一般在反映其正面图像时,都是以鼻为中线,两旁置目,体躯向身侧面延伸。商代龙纹多表现为卷曲的形态,商末周初的方彝,方鼎口沿处盛行龙头在中间,分出双尾,即双体龙纹,两周还多表...
昨日,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考古人员展示了M111号墓中最新发现的带有“曾侯”名字的青铜器图片,由此推测这位“曾侯”可能是全国最大的西周早期墓葬M111号墓的墓主人。 昨日上午,叶家山墓地考古发掘总领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凤春在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考古研讨会上,向在场的几十位学者展示了这一新发现,并称该青铜器上有包括“曾侯...
春秋时期的铜错金鸟篆纹戈 战国中期的铜“平夜君成”戈 商代后期的铜鸟纹戈 诞生于3500年以前的青铜戈,是中国最早的青铜兵器,同时也是先秦最重要的兵器。它可啄、可推、可勾、可砍,在古代沙场上所向披靡,享有过漫长的“铜戈一出,谁与争锋”的荣耀岁月。直到今天,虽然冷兵器时代早已远去,由戈构成的文字和言辞,比如“...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