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商晚期 通高31.1厘米 口径24.2厘米 重4.85千克扁足鼎传世和出土少见。 此鼎立耳方唇、浅腹圆底,下置三个龙形扁足。扁足薄且宽,两面的龙纹繁密而遒劲,龙尾斜卷成支撑,十分稳定。 鼎的腹部饰长鼻兽纹。
西周,直口,长颈,斜肩,鼓腹甚大,下承圈足。 颈两侧设象鼻上举的兽首环耳,套铸有环。 腹部有四等分界栏,界栏和圈足饰变形兽体纹,颈部和腹部界栏内均饰卷体龙纹。
商代晚期 高33.3厘米 口横15厘米 口纵13.7厘米 重6.75千克隆盖高缘,鼓腹下垂,圈足。纵向置龙首提梁,提梁饰龙纹。 自盖到圈足置棱脊四道。 器及盖上饰浮雕大兽面。器体兽面双目特别巨大,手法甚为夸张。 盖沿、器颈、圈足上分别饰以不同形态的龙纹和鸟纹。 盖内有铭文“钺箙”两字。
春秋晚期 高33.7厘米 长58.7厘米 重10.76千克牺尊用以温酒。整体造型是一敦实水牛,器身有三个孔穴,中间一穴放置小锅用来盛酒;牛的腹部中空,与前后两个孔穴相通,可灌注热水。 器身纹饰有蟠龙兽面纹、蛇纹以及虎、犀、豹、熊的形象。
西周早期,器盖和腹部的回顾式大凤纹羽冠逶迤交缠,华美异常,范铸技术精湛。 此卣出土于安徽屯溪古越族的墓葬中,同出器物多为春秋战国之际的青铜器。
西周早期 高14.9厘米 口径7.6厘米 底径5.1厘米腹径5.5厘米 腹深13.2厘米 重0.34千克为圆体垂腹,颈部饰蕉叶纹和分尾的鸟纹,腹部则为对称凤鸟纹。 自西周初年鸟纹逐渐增多并多作为主题纹样,以康王、昭王时代最为典型。
商代中期 高64.7厘米 口径50.9厘米 腹径40.5厘米,底径30厘米 腹深44.6厘米 重24.36千克,口部侈大已超过肩径,肩部丰圆突起,圈足较低,是商代早中期常见的式样。肩腹部兽面纹结构紧密,兽目及躯体上与方整齐排列的羽状纹饰更见绵密,兽面的主干和地纹没有明显区别。
商代早期 小口长颈的壶为商代中期盛行的形式,壶肩上有两个穿,可见原先曾有提梁。器身除盖上的卷体龙纹外,肩腹部布满婉转精美的纹样。圈足内有“X”形的铭文,为作器者的氏族徽记。青铜器中发现的早期铭记之一。
战国晚期 敞口,直颈,弧形方腹,有一对兽首铺首衔环,方圈足。 通体镶嵌红铜和绿松石组成的几何纹样。
商代中期 高31.1厘米 口径18.4厘米 重1.85千克 此器敞口高颈,前有双柱作帽形,下有三锥足,足部与器腹相通。 器物的颈、腹部各饰兽面纹。腹部兽面纹,双目突出,带有神秘感。 此器具有商代早中期青铜器的铸造特色。
自2013年3月开始面向海内外征集藏品,至今年6月底,国家海洋博物馆已征集到藏品4.1万件。 国家海洋博物馆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韩玉峰介绍说,在已征集到的各类藏品中,除了常规藏品外,值得一提的有展现古海洋地质变迁和生命演化的国内品质最高、种类最全的古生物化石。“主要有大型鱼龙、海龙、楯齿龙、幻龙、贵州龙、海百合等珍稀标本。其中80平方米的大型海百合化石、15米长鱼龙化石为国内馆藏之最。” ...
7月11日,在海南省博物馆一号展厅,孩子们被一个机器人的“舞姿”吸引 7月10日至8月15日期间,省博物馆举办首届海南陆海空科普模型展及系列科普体验营活动。8岁至15岁的青少年朋友可以体验参与DIY机器人拼装、水上世界杯、小小建筑师、古装舞台剧表演、手工陶艺等项目。
“黄宾虹花鸟画展”于7月1日至12月1日在浙江省博物馆举行。山水画大家黄宾虹,在晚年曾创作了不少花鸟画。着名花鸟大写意画家潘天寿曾有过这样的激赏:“人们只知道黄宾虹的山水画绝妙,不知花鸟更妙,妙在自自在在。” 以画史经验可知,凡山水大家兼花鸟,其笔墨根底在山水,所作花鸟能“简劲古厚”,如元、明画家大多如此;而花鸟画家兼山水,往往不能浑厚,山水易空洞失重,清代扬州画坛多见此例。 ...
7月12日,我省首家刺绣博物馆——夏布绣博物馆在新余开馆。 据了解,该馆藏品达1050件套。其中江西民间刺绣文物类1000件、艺术刺绣50余件。该馆以江西传统的民间刺绣及创新的夏布艺术刺绣和活态传承的传习所为主要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地域民间刺绣之创新。该馆的开办旨在抢救、保护、收藏、研究和开发利用古老的夏布绣和其他民间刺绣,展示、传承与创新夏布艺术刺绣。 据悉,该馆将向...
河北省保定市65岁的李领根老人对饮食文化情有独钟,为将自己精通的360余种地方特色小吃烹饪技艺传承下去,其决定建设一座集现场制作、展示、品尝和销售于一体的“保定老味道”博物馆,此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据了解,李领根出身餐饮世家,其祖父、舅舅、父亲均经营过饭店。1968年,李领根拜保定名吃白肉罩火烧传人宋德山为师,成为该名吃第三代传承人。因其聪敏好学,李领根后又得保定众多名厨真传,并逐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