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遗产编号 ⅲ―1 所属地区 河南·信阳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申报日期 2007 信阳民歌 信阳民歌大致可分为革命历史民歌、新民歌、号子、山歌、田歌、小调等几类;信阳民舞在八十年代普查时,共有80余个舞种,120多个演出形式,400多个传统节目,3350多个演出班社,占全省的舞蹈演出班社1/3以上。1984年5月,河南电...
遗产编号ⅲ―2所属地区河南·信阳·商城县 遗产级别市级遗产类别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商城县申报日期2007 商城民歌是商城人民口头创作的韵文作品,它包括民歌、民谣两大类,也包括少量流传至今的长篇民间叙事诗。人们习惯将其称为民歌。 商城民歌是商城人民世代传唱的民间歌曲。它有词有曲,可唱可和。曲调既有较稳定的曲式结构,又有散板悠长的曲式结构;歌词有与乐曲相适应的章法和格局,有时...
遗产编号 ii-1 所属地区 河南·平顶山·舞钢市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舞钢市 申报日期 2007 轧琴,又名轧筝琴。流行于河北邯郸以及豫北晋东南等地区。是地方戏曲武安平调的伴奏乐器。形制与筝相似而小。长方形音箱,面板和底板均用桐木制,面板中间拱起,略有弧度,近两端处有“梁”,即弦枕。底板平直,中央开有直径约5厘米的音孔。 张弦十条,弦下施柱,...
遗产编号ii-2所属地区河南·平顶山·郏县 遗产级别市级遗产类别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郏县申报日期2007 大铜器历史起源 郏县铜器主要分布在河南省郏县,辐射到襄城县、禹州市、宝丰县、汝州市等周边县市。郏县铜器始于三国时期,曹操指挥襄阳之战大胜后命宫中乐师、工匠制造了铜制器皿,并创作出了以各个战役而命名的曲牌,如:“得胜鼓”、“呼雷炮”、“五虎下西川”等。此后传入民间,多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生命记忆,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蕴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生命的密码。为便于人们了解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人类文明,推动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经过2个月的精心设计和制作,4月19日,宿松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对外正式开放。 据了解,该展厅位于宿松县文化馆一楼,面积100平方米,以实物、图片、多媒体等形式展示了我...
应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的邀请,4月8日至17日,吴川飘色艺术团参加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首届植物雕塑节等相关活动的巡游表演,这也是吴川飘色首次亮相上海。 据悉,这次赴沪的吴川飘色团队伍总共有58人,主要来自梅岭飘色艺术团,展演《观音送子》《宝莲灯》《西游记》《普天同庆》《六国封相》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川飘色首次赴沪,让上海广大市民足不出“沪”就能感受到大型视觉盛宴。 这次吴川推出的飘色...
从市文广新局获悉,我市10个项目成功入选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分别是:民间文学项目——枣强裘祖比干传说,传统音乐项目——故城运河传统架鼓,传统戏剧项目——深州老丝弦、安平河西调,传统美术项目——衡水料胎画珐琅(古月轩)、水晶玛瑙雕刻制作技艺、阜城剪纸,传统技艺项目——桃城区木活字印刷技艺、景县传统布艺、饶阳虎头鞋缝制手工技艺。 截至目前,我市已拥有省级非遗项目达到33个,国家级...
在天地之中登封,有一处安宁祥和之地,鼓乐齐鸣。在此地有一位年轻道者,他手举木槌,端庄肃穆演奏着道乐,随着他深沉浑厚的唱腔音起,一曲独特仙境韵味的歌声,令人心神安宁。他就是道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登封市中岳庙天中道乐团团长李站营。登封时报 胡建邦 文/图 自幼习练古埙 吹拉弹唱样样通 1988年,李站营出生在洛阳市一户普通农家中。6岁时,在街上玩耍的他听到了一曲动听的音乐,“我随着音乐...
涟源市桥头河骨牌灯舞是一种用花灯表演骨牌图案的民间舞蹈,又称骨牌花灯,在该地区已有500多年历史。花灯用竹子做成,内点煤油,后改为蜡烛。骨牌灯常于春节期间舞耍,演员们走村串户舞骨牌灯,用花灯展现天地人和、葫芦阵、四人抬宝、梅花点子等近20个骨牌图案,伴有龙狮、地花鼓、车灯、蚌壳、武术表演等,场面壮观,吉庆祥和,深受群众喜爱。 据载,明成化年间,尹姓先祖从江西迁入桥头河石狗村,骨牌灯舞随之流入...
娄底市的新化、冷水江、涟源等区域,古为梅山腹地,山高林深,“旧不与中国通”。在漫长的与野兽搏斗和对抗外族入侵的岁月中,梅山先民逐渐形成了实战性强的军事格杀型梅山武术。 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开辟梅山,置新化县。梅山武术在保留实用性的军事格杀型武术基础上,生发出具有观赏性的民间艺术型武术技艺,并于宋末元初,以黑虎教为旗号,正式创建梅山武术流派,梅 山抗元将领张虎为创始人,曾有“...
杖头木偶是一种人偶同台演戏的民间绝活。双峰杖头木偶戏流传甚久,距今已有1100多年。杖头木偶又叫托棍木偶,木偶形体约60厘米,有3根操纵杆,头部为主杆,双手侧杆,表演者左手持主杆,右手持侧杆,通过木偶操纵表现剧情,表演人物。在语言、民俗、历史等学科有着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双峰仗头木偶戏剧目繁多,以弘扬中华民族忠、孝、仁、义、智、信等传统美德为主要内容,上至夏商、下至近代,历史故事、神话传说...
4月7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金珍带领立法调研组深入到侯马市、曲沃县,就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草案)进行立法调研。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市文化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关负责人随调研组一同调研。 王金珍一行先后实地调研了侯马皮影、麒麟采八宝和曲沃晋都青铜器铸造技艺、碗碗腔等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状况。王金珍一行还与侯马市、...
琉璃亦作“瑠璃”,古人也称它为“五色石”。 传说,琉璃是春秋时期的范蠡在督造“王者之剑”时所发现,将其赠与越王勾践,越王感念其铸剑之功,原物赐回。并赐名为“蠡”。之后范蠡请雕刻家将其雕刻为精美艺术品作为定情之物送于西施。后来,越国大败,西施被迫前往吴国和亲,临走之前将“蠡”还于范蠡,同时眼泪流于“蠡”之上,自此民间将其定名为“流蠡”、“琉璃”。 琉璃是在1000多度的高温下用各种颜色的...
遗产编号 ⅱ-2 所属地区 山西·晋城·陵川县 遗产级别 县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晋城市陵川县 申报日期 2006 十不隔是一种民间打击乐,主要盛行于陵川县附城南马村一带。无论是赶庙会,还是重大节日庆典,十不隔都是当地群众一种最好的庆祝方式。那么,空间什么是十不隔呢? 十不隔作为民间打击乐的一种,属于上党音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当中,为表达...
遗产编号 ⅱ-2 所属地区 山西·晋中·祁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山西省祁县 申报日期 2006 八音会是民间组织的音乐班子,以唢呐为主,主要用于婚丧礼仪,又可分为粗乐、细乐、两支唢呐加鼓钗的称“粗乐”。小唢呐做主乐,笙、管、胡呼为和乐的称为“细乐”。不论是粗乐或是细乐,均有明显的北方民族风格,激越昂扬,粗犷豪放,给人以振奋感。从明代以来,从事演奏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