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东北网8月22日电 昨天,经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鉴定,两顶从松花江江中心挖出的保存完好的头盖骨均系人类头盖骨,两顶头盖骨将被送往北京的权威鉴定机构鉴定其存在时间。 据介绍,7月30日、31日两天,十余名采沙工人在松花江上游43号照航标处附近的江中心进行采沙作业时,在沙中连续发现两个黑色的头盖骨。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对两顶头盖骨进行鉴定后确认,两顶头盖骨均有一定的石化程度,且保存比较完整...
8月9日,在大雨的侵蚀下,鞭指巷16号院一处老宅子的北墙轰然倒地,院子里一处有上百年历史的古井被埋。(8月10日本报曾独家报道)记者今天又来到现场,发现古井已经被老住户重新挖了出来。 今天下午5:00,省城小雨不断,记者来到鞭指巷,发现16号大院里老宅子倒塌的北墙已被用檩条进行了支撑,而北墙外原先被青砖、灰瓦埋住的古井已经被挖了出来,井内泉水十分清冽。在老宅子里居住的张大娘告诉记者,她吃这口井里...
记者从河北省文物局了解到,河北省沧县孙佛庄农民孙宝海的儿子近日在为砖窑取土时,偶然发现了做工精致的8件文物,包括陶狗、陶灶、陶俑、陶罐、石舂、铜制挂钩及一对陶鸽。之后,孙宝海主动把8件文物上交当地文物部门。 沧县文管所有关负责人立即赶到孙佛庄,经过现场调查发现,8件文物属于汉代,而且这一带地下仍有一些汉代墓葬,经与砖厂主协商解决了考古经费问题,文物部门将于近期对进行考古勘探和抢救性发掘。沧县文管...
尸体面容仍然可辨 工人瓜分完陪葬品后跑光 昨天凌晨,朝阳区望京一工地挖出一具清朝棺木,男尸面容可辨,须发完好。目击者称,工人挖出男尸后瓜分掉其胸口珠链上的玉石,棺木也被人运走。警方接案后昼夜看护现场,直至文物部门到来。 昨天中午,望京利泽西园工地西北角的空地上,放置着一具散发臭味的男尸。男尸呈仰卧状,五官清晰可见,蓄长辫,山羊胡,露出的手部皮肤完整。 尸体着青蓝色丝绸外衣,肩部绣有云彩和金色...
[现场探宝] 挖出元代“黄金泥碗” 这处遗址处于沈河区朝阳街西、盛京花园小区东侧工地,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从6月起对此进行考古挖掘。这处考古新发现很可能涵盖了长达2000余年的历史遗存,因为在不同的地层中,分别发掘出了不同年代的器物。 考古人员已在现场挖掘了12个考古“探方”,每个约5米见方,部分深达6米,在被挖掘的地层底部近20厘米厚的文化层内,出...
7月19日,在郊区关村一施工工地上发现了两座唐代古墓。 省市有关考古人员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从此墓的形制、青砖神纹、以及现场出土的一枚铜钱和随葬品上刻着的开元通宝字样,可以证明此墓葬的年代为唐代开元年间,但由于墓葬没有墓志,墓葬的具体年代尚无法考证。 考古人员在墓葬中发现了6具尸骨,专家解释说,一个墓室内同时有这么多尸骨是非常少见的,这个墓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是家族合葬墓,初步分析这家可能遇到...
挖掘机一铲下去竟发现一个五人合葬古墓,昨日中午,惠城区小金口街道办事处白石村村民在施工时有此惊人发现。据专家鉴定,古墓有明代墓葬的典型特征,距今至少有500年历史。墓间搭有隔梁,墓地棺椁之多、尸骸保存之完好在我市尚是首次发现。 挖掘机挖开一座古墓 据小金口街道办事处白石村竹洞村村民小组组长张伯成介绍,昨日下午1时30分左右,一村民在村子附近挖迁祖坟时,在祖坟一侧的地面深处意外碰触到了白色石灰层...
横山县一建筑工队日前在芦河岸边挖山取土时,发现一块动物的额齿骨,经当地文物部门初步鉴定,是距今10万年以前的河马下额骨古化石。 这块河马下额齿骨古化石,长50厘米,宽18厘米,因在地下埋藏年代久远,部分骨质已经疏松,但牙齿仍然非常坚硬。横山县文化文物馆业务人员王世军介绍,经他们馆里初步鉴定,这是一块10万年以前河马的下额齿骨,已经形成化石。这说明10万年以前这里是一片森林和沼泽的世界,曾生存和活...
“这几枚汉代的钱币是祖传下来的,是真的吗?”一位大妈掏出包裹在一块布中的数枚钱币问专家。 浙江省收藏协会副秘书长、钱币委员会主任王玉说:“的确是汉‘五铢’,不过只值一块钱。” 大妈的脸上先是露出了笑容,瞬间又变得一脸诧异:“这可是汉代的呀?” 昨天上午,浙江图书馆二楼文澜演讲厅迎来了一大群揣着钱币...
“这是国家的东西,我们理应好好看护,不能让它受到破坏!”犍为县孝姑镇同益村十组村民蒋碧银父子三人去年10月挖屋基时,意外发现了一些形如骨头的奇怪石头,在被确认为恐龙化石之后,一家人义务看守近半载,使化石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修建新房意外 挖到奇怪石头 去年8月,蒋碧银得知自家的居住地即将被修建的乐(山)宜(宾)高速公路占用,经有关部门批准,蒋碧银准备在自家的包产田里新建一...
昨日,继忠县中坝遗址全面完成发掘之后,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又一抢救性遗址———忠县半边街遗址圆满完成田野发掘工作,共发掘近300座战国墓,出土文物总量近1万件。 记者从北京大学三峡库区文物考古队了解到,忠县半边街遗址位于该县县城长江边上一块台地上,和该县著名的中坝遗址相连。从1994年起,该考古队就展开了对半边街遗址的发掘工作。至今为止,该遗址发掘出房址、灰坑、墓葬、灰沟、窑、灶等遗迹,发掘总面积达...
本报讯 近日,芦山县城郊某工地在施工时,无意发现了一片西汉古墓群。目前,当地文物部门已展开抢救性发掘。 发现古墓群的地点位于芦阳镇先锋村,为某制衣厂的施工工地。本月13日和14日,记者前往查看,但由于现场已被封锁,未能一探究竟。 据了解,10日,工地挖掘机挖出了4座汉代古墓,但古墓此前已受自然或人为因素影响成为残墓。12日上午,挖掘机挖出了一个青铜罐和一些铜钱,专家认定,此处应为西汉古墓群。原...
历时25天,行程2000多公里,由北京故宫博物院、四川考古研究院联合举行的康巴地区民族与考古考察活动,近日告一段落。昨日,参加活动的近十位考古专家返回成都并接受了记者采访。据介绍,此次考察取得重大突破,不仅发现了精美绝伦的明清壁画,他们还根据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平定两金川战图册”,找到了乾隆时期金川战役的发生地及大量清军兵器。
或许,中山门外的卫岗该有一个新名字——卧龙岗。前天,在卫岗东坡下进行下马坊遗地公园改造工程施工的工人们挖出了一块长6米、宽1.5米、厚0.5米的巨型石,上面雕着一条鳞爪飞扬的巨龙。经专家鉴定,这个大家伙是明孝陵神烈山碑碑亭的石构件,制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距今已有476年了。 现场:老槐树压住了“老龙头” 记者在现场看到,卧龙石的发现地点紧挨着路边的明孝陵神烈山碑...
华龙网讯(晚报记者李心成/文毕克/摄) 渝(重庆)隆(四川隆昌)路永(川)荣(昌)施工路段,在施工过程中竟挖出17座古墓。昨日,市文物考古所工作人员现场勘探后,初步认定是一个明代古墓群。 家住永川的李晓宁前日从荣昌回永川,在经过永川双石镇五龙桥村15组渝隆路永荣施工路段时,发现一土坡上裸露出一排由均匀厚石板砌成的墓室。李当即下车查看,惊讶地发现,这些墓室石壁上不但雕刻有精美图案,上面还有石龛,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