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肥乡县白落堡村在修建公路时,在该村罗成庙前发现一通古石碑。经当地文物部门鉴定,这通古石碑为清代乾隆元年雕成并竖立,距今已有273年。碑文显示,白落堡村为唐代名将罗成落难之地,该通石碑的发现,为这一说法增添了新的佐证。 记者了解到,这通古石碑已被村民重新竖立在白落堡村罗成庙前。碑身高130厘米,上首宽56厘米,下为52厘米,厚16厘米,碑文为楷书字体,字形隽秀,虽经历近300年风雨侵蚀,但仍...
一座座旧厂房、旧仓库被拆毁,一件件旧设备、工艺流程、手工技能被遗弃、遗忘……当河北工业化进程在不断加速中,一些标志性的早期工业发展的遗存也不断消失在人们视野之中。 昨日下午,记者从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业遗产调查成果汇报会上获悉,河北省工业遗产专题调查组现已完成对张家口、保定、秦皇岛、邯郸及唐山五个地区的调查统计,河北新发现工业遗产由最初的27处增至61处。 61处...
自太原东行225公里,穿越太行山崇山峻岭,直抵燕赵大地之咽——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8月27日,记者与全国晋商会馆的发掘者、摄影家荣浪组成的本报前方报道组抵达石市,就近期该市在市政拆迁中发现的一座建于民国早期、具有百年历史的晋商票号展开了采访。 探访—— 震撼!“孤岛”中的“孤岛”,百年晋商票号孑然傲立于现代化都市中心 石家庄市,京广铁路在此与石...
今年以来,高平市文化部门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宗旨,在全市范围内扎实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先后发现描金绘画、上党戏工尺谱等多项饱含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金绘画又称描金,是指在漆器的表面,用金、银箔描绘花卉、人物、山水的工艺。清代雍正时期描金盛行,有黑漆描金、朱漆描金、识文描金,是漆器中最为奢侈的一种工艺,如今这项工艺已很少见。在普查...
去年9月以来,市博物馆组织普查人员完成了26个文物点的复查工作,新发现并登记46个文物点,其中8个为具有较高历史、文化、旅游价值的古遗址,使新发现的文物遗址数量多,质量高,排在全区前列。 针对这次野外普查,市博物馆制定好了相应的策略。在实地普查前,对全体普查人员进行了多次培训学习;在普查进程中,针对出现或存在的新、旧问题,还组织普查人员到浦北、灵山及南宁等地的博物馆同行进行交流学习。通过培训学习...
“崇州新发现了500余处文物遗址!”昨日,崇州市文管所对外公布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据崇州文管所长何树全介绍,这些新文物遗址是自2007年至今搜索发现的,其中有古墓葬200余处,其中有4处古墓葬至今末被盗掘;宅地民居上百处,多为清末民初的川西民居,大多集中在街子、三郎、怀远等山区受灾乡镇;最具特色的是崇州市公议乡的隋朝古窑址。 成都市考古专家对古窑内数万片瓷片进行了仔...
近日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宣城市文物部门在宣州区发现一处古窑址。该古窑址被国家文物部门列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据悉,我省被列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的文物点仅有三处,另两处是安徽休宁落石台石刻和安徽淮北口子窖酒厂建筑群。 宣城市此次发现的古窑址位于宣州区古泉镇邵村凤头村民组南250米处,占地面积1395平方米。该古窑址为馒头窑,堆积层高7米,在窑包东北下沿有一碎瓷片堆积场,常见...
今日,记者从甘肃省文物局了解到,在第三次文物普查期间,庆阳市第三次文物普查组新发现多处革命遗址。这些新发现的革命遗址,为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革命史的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 据了解,庆阳市庆城县、环县、华池县文物普查队在进行野外文物调查时,根据事先翻阅大量资料了解到的相关信息,通过走访当地群众,发现了大量的革命遗址。 新发现的革命遗址为七七0团大生产运动旧址、华池县苏维埃旧址、雷屹崂梁...
西堤头镇刘快庄村赵太君墓 北仓镇王秦庄村黄金祥故居 天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自2007年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已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819处。 记者日前从北辰区文物普查部门获悉,在第三次文物普查过程中,多处明清时代的庙宇、寺庙及古墓遗址被发现,如桃花寺庙宇遗址、南王平老爷庙、卢庄村东井、小芦庄大槐树、贾庄伙遗址、朱庄伙遗址、线河战备砖窑、赵太君墓等。这些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久远,建筑...
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为配合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邀请内蒙古文物考古所80余人进驻元上都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最大的考古收获是首次考察清楚了明德门及其护城河、外城西门护城河和穆清阁的范围以及局部结构,并有5处新发现。 这次是元上都遗址发掘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规划发掘面积8000平方米,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发掘3个月以来,有5处新发现。一是穆清阁是在一处排干水的湖沼区修建起来的,这与史书记载...
1999年以来,我们把二里头遗址田野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其总体聚落形态尤其是中心区结构布局的探究上。相继搞清了遗址的现存范围及其成因、中心区的道路网络系统、多组大型建筑的排列方式与演变过程,发现了宫城(详见本报2001年3月7日、2003年1月17日、2004年6月18日第一版)。这些发现无疑深化了我们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但其价值并不仅仅在于解决了某些问题,更在于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将引发我们...
记者16日从三亚相关部门获悉,该市在执行全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过程中有惊喜发现,新发现文物点21处,其中包括南宋时期的古墓葬。 从去年12月开始,三亚成立了专门的文物普查小组,对全市范围进行细致的文物普查。据了解,三亚目前在册登记的文物(遗物)点近80处,目前复查共原在册登记的文物点达85%,完成全市各乡镇所需普查的122村(农场)的54.9%,新发现文物点21处,征集了南宋时期瓷器若干件。 ...
近日,白水县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新发现文物点229处,其中秦汉以前的遗址数量明显增加,丰富了当地各类遗存的文化内涵,为研究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渭南市文物普查队共24人在为期18天的田野文物普查中,对白水县田野文物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行政村、自然村踏查率均达100%,共记录白水县369处,其中复查140处,新发现229处。
秦俑一号坑最新发掘现场。(资料图片) 前期发掘出的彩绘军俑。(资料图片) 记者昨日获悉,在秦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中,考古人员近日清理出两件留有彩绘的陶俑,一件为残留有较多零星彩绘的高级军吏俑,另一件是手部残留有彩绘的武士俑。 据秦俑一号坑发掘执行领队许卫红介绍,此次发现一个身着铠甲的军吏俑,俑头尚未发掘出来,俑身已断裂成多节。专家根据该陶俑身上所穿的铠甲认为其级别在武士与将军之间,属...
我省按照“大保护、大利用”的思路积极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享有“千年学府”盛誉的岳麓书院通过不断维护和充实,已成为海内外游客向往的景点。图为7月10日,众多外地游客来到长沙岳麓书院参观。本报记者 梁向锋 摄 近日,江永县的千年古村上甘棠村重新焕发了在历史长河中沉寂之后的美丽与辉煌。省文物局、江永县政府、上甘棠村3方签订协议,上甘棠村成为我省首个文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