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40余平方公里的良渚遗址 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的珍贵遗产 良渚文化是夏商周三代以前中国远古文化发展的一个顶峰,分布于环太湖地区一支著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遗址和文化命名地,位于余杭区的良渚、瓶窑两镇。 良渚遗址的发现可追溯到71年前。1936年,浙江省省立西湖博物馆年轻考古学者施昕更在其家乡余杭良渚镇,首次发现了大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石器。1949年后,考...
日前,南城县在城郊凤凰山新发现了两处尘封多年的摩崖石刻。据专家初步考证,它们距今约有500余年历史,是典型的明代摩崖石刻。此次发现对研究古建昌府在南城的发展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两处石刻均位于凤凰山山腰,阴刻,欧体书写,字体雍容饱满、气度非凡。近距离观看,能够清晰地看出“朝阳鸣凤”、“凤岗”等字样。据《南城其志》记载:明益王朱佑槟受封建昌(古南...
新华社6日专电索思比拍卖行5日在美国纽约以5720万美元天价拍卖一座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时期的母狮石雕,打破雕塑和文物拍卖成交价两项纪录。 这座母狮雕塑高仅8厘米多一点,创作时间约在5000年前,材料为白色石灰岩。母狮呈站立状,低头俯视左肩,双爪紧握在肌肉发达的胸前。 这家拍卖行说,这座雕塑“尺寸精小,构思不朽”,是目前已知少数仍由私人收藏的人类文明初期艺术名作之一。 ...
在昌江信冲洞挖掘出土的巨猿右下第一臼化石 在昌江红林三队采石场挖掘出土的熊猫犬齿 记者昨天从海南省博物馆获悉,在昌江黎族自治县信冲洞和红林三队采石场,考古人员首次发现了巨猿、熊猫、猩猩、鬣狗、犀牛、獏、象、硕豪猪等近20种哺乳动物化石,经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自旋共振(ESR)法测定为距今40万至60万年前,洞穴内堆积地质时代为更新世中期。 这一重大考古发...
大明湖畔 记者昨日从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获悉,为配合大明湖综合整治工程,经济南市文物局同意,大明湖抢救性考古发掘工程今日将正式启动,昨天,市考古所的工作人员已经入驻大明湖东南部,对发掘区域进行先期调查。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铭告诉记者,这次大明湖抢救性考古发掘的具体区域在大明湖东南部,先期将对一至两千平方米的一块区域进行考古发掘,这一区域是我市六大地下文物保护区中最重要的一处。此次抢救性考古发...
湖州城郊发现明清时期“官道” 12月1日,市文物普查试点工作队在道场山麓发现一条古道,古道全长400多米,在当地被习称为“官道”。这是迄今为止湖州城郊一带发现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一条古道。 古道位于湖州城南道场乡道场浜村青山坞的“蜈蚣岭”,台阶总数约500余块,当地人以古道石板台阶计数又俗称其为“五百步...
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说法流传了约两千年,但最近考古工作者在阿房宫前殿遗址20万平方米的勘探面内只发现了几处红烧土遗迹。专家认为,这表明历史上有关项羽放火焚烧阿房宫的记载是不准确的。 秦阿房宫是秦王朝拟建的政令中心,宫殿建筑群规模宏大。它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以西13公里处,与秦都咸阳隔渭河相望。西汉时,阿房宫遗址被划入上林苑范围内进行宫苑建筑。因其东、北、西三面有厚重的宫墙,史称“阿城...
前不久,位于江宁镇陈塘湖村的南朝贵族墓后壁被整体搬进了南京市博物馆,把“家”安在了朝天宫的后山。昨天,记者在朝天宫后山看到,墓室后壁还被封存着,上面遮了一层厚厚的挡雨帆布。据了解,这座有着1500多年历史贵族墓很快将搬进一个由仿古亭子构建的“新居”,从此再无风吹雨淋的后顾之忧。 去年11月,市博考古队在江宁一处砖瓦厂的取土点发现了这座千年古墓。据专...
12月3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工作者在对乌兰察布市明长城进行长城资源调查时,新发现两段明长城。 这两段明长城一段位于兴和县,长8.64公里,另一段位于丰镇市,长30公里。在此次长城资源调查中,考古人员共调查长城约320多公里,烽火台106座,相关遗存3处,记载长城具体兴筑时间的石刻1处。据了解,调查中考古人员发现,由于长年受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长城本体及其附属设施总...
“巴蔓子墓”文物保护牌 在渝中区七星岗28层的渝海大厦下面,隐藏着巴蔓子的古墓。古墓的石拱里边没有灯,没有干净宽敞的平台,也没有肃穆安静的氛围。 这一切明年有望得到改变。渝中区文广局有关负责人昨天表示:他们将马上对巴蔓子古墓进行修复。 28层高楼下藏古墓 七星岗一带的老居民把巴蔓子古墓称为将军坟。对每一个打听将军坟具体位置的人,他们都会热情相告:顺着通远门往下走,...
记:现在是否可以说,良渚古城表明当时已经建立了象征文明社会的国家? 严:西方考古学界定文明包括城市、礼仪中心、文字、青铜器四要素。对照此标准,良渚文化仅含有前两项或至多前三项要素。通过对考古学、民族学等相关科学的研究,总体上讲,很多概念有关联,但实质有可能不一样。史书上记载的“国人”,很多是指“城里人”。良渚古城什么时候出现阶级阶层、部落联盟甚至...
近日,明代大名府古城恢复工程被正式列入河北省大名县城建规划。这意味着不久的将来,这座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城将恢复明清时代的“真面貌”。 公元1401年,漳、卫两河齐发大水,宋代北京大名府城圮于这场洪水。明指挥使吴宓在艾家口镇北部重建了一座城,即现存的大名府古城。这座古城东西南北各有一道城门,城门上方修有两层城楼,城四角有角楼,城上有炮台,城周围有护城河。城内现存城门...
作为今年天津文物秋拍的压轴之作,111件明清金铜佛像精品将于12月11日在天津拍卖。 据天津市文物公司负责人介绍,这次以“十方宝相”为主题的金铜佛像拍卖专场,共推出汉藏佛像精品111件,其制作年代从明初期到清中期,跨越15世纪到18世纪300年的历史,代表了当今内地佛像拍卖的较高水平。其中一尊高26厘米的铜鎏金文殊菩萨像,头戴花冠,右手持剑,左手上置经函,莲座镌有...
11月27日,考古队队员在进行考古发掘 9月29日,由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开始对位于景德镇市北郊昌江东侧的观音阁晚明瓷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明代晚期陶瓷作坊遗迹和窑炉遗迹,出土多种瓷器标本。 这是出土的青花瓷残片 11月27日,北京大学的韩国留学生金志园在整理陶瓷碎片 这是出土的青花瓷残片
南京江宁一带已发现很多古墓,尤其是六朝墓葬规模庞大,自去年发现孙权家族大墓后,江宁更是名扬四海。近日,江宁上坊镇以东的谢家边村发现了一座明代墓。据村里人讲,当年墓前左右曾有两排石人石马守卫,墓主极可能是贵族或地主。明代墓江宁一带发现的也较多,但墓前有石人和石马的并不多见。 修路时意外发现地下墓室 记者几天前曾驱车来到谢家边村,绕过了几个弯路才找到一片村子,走过小桥,前方出现一座山岗,挖掘机正...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